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一书中说:
杜甫是*伟大的中国诗人。他的伟大基于一千多年来读者的公认,以及中国和西方文学标准的罕见的巧合。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因为正像莎士比亚在我们自己的传统中,他的文学成就本身已成为文学标准的历史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杜甫的伟大特质在于超出了文学史的有限范围。
宇文所安对杜甫的评价,几乎已是万峰之巅。或许有人要问,世界上的许多事,似乎都要听一下美国人的看法,这一定有它的道理。可杜甫是一位唐代的中国诗人,杜甫生时,北美大陆还是一片洪荒,何以研究纯粹是中国的学问——所谓国学时,干嘛非得要听听美国学者的声音呢?
这话问得不错,然而人们不要忘了,近五六十年以来,国人对杜甫亦包括杜诗的评判,其中掺合了许多非文学性的因素,有许多判语竟为某些手握话语霸权的人所左右,相比之下,生活在大洋彼岸的学人,不为这种羁绊所困,他们的话语应该更客观些,兼听想必亦能有所得。
当然,现在不再是五六十年前的景况,当代的、新一世纪的杜甫研究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扭转,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研究正穿透上个世纪后半叶的风雨炎凉,而收获自己的成果。
杜甫是在动荡时代中,饱尝了贫穷、饥饿和病厄的伤痛的。他面对苦难用歌诗唱出的痛歌、哀歌与浩歌,在某一历史时期竟为廉价的以唱颂歌及媚上为己任的御用者所不容,操持霸语的耳朵甚至连杜甫挨饿与饿死幼子的哭泣声都不听,而且还有人故意跟风,唯媚悦是瞻,故意贬低杜甫,并涂抹出许多令人瞠目的话语。
杜甫是*伟大的中国诗人。宇文所安说: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一生多历动荡漂泊的杜甫,面对贫穷、.饥饿、病危所唱出的痛歌、哀歌与浩歌,跨越茫茫时空而成为民族的文化瑰宝。他用诗歌表述的对战争、叛乱的深度厌恶与痛恨,以及他对安定与和谐生活的极度渴望,都显示了他对时代的巨大超越。晚年他在《蚕谷行》诗中勾勒的“无有一城无甲兵”“男谷女丝行复歌”的理想画图,不仅成为他抵达圣化与崇高的独特标识,同时也为一个歌者的史诗铸就了不朽。
杜甫这次去郇瑕时间并不长,故而冯至《杜甫传》认为这不是一次正式的漫游,其理由也站得住。冯至系于开元十八年,杜甫十九岁,依据的是诗句“差池弱冠年”。弱冠就是男子长大成人束发戴冠,戴冠是一种成年的象征和礼仪,而“差池弱冠”就可以理解为接近束冠之年(二十岁),故系于杜甫十九岁之年,恰是开元十八年,澶水暴涨之年。
过了一年,也就是杜甫二十岁了,他离家南行,外出漫游。中原长大的人,身依京国,江南的旖旎风光,特别是南国佳丽,尤其令人向往。
自春秋战国时代起,长江下游、太湖周围,以及钱江地区的吴越纷争,早为这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历史风景线。不过,那已是一千几百年前的往事了。经过秦、汉,到了三国时代,由于孙吴政权的经略,江南地区有了更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一直持续到杜甫的十三叶祖杜预大将军率兵将东吴政权摧毁,东吴所管辖的南国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各地,重新归依到中原政权的指掌中。可是,晋朝司马氏政权不久就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的小政权的分裂繁争,江南历东晋后的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历北魏、北齐、北周三朝,*终又由隋而后由唐来统一。江南地区相对而言,比中原和北国战争要少得多,所以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唐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成功地迈入仕途之前,多方游历,特别要到江南漫游,已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常课。许多有成就的诗人,都不放过年青气盛、身体强健而适于远游的机会,去江南吴越地区游历观赏。
杜甫的好友李白,就是在二十多岁时由长江出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他先是游云梦七泽,后来也曾去吴越地区游历,然后经维扬而到安陆结婚。杜甫的另一位好友孟浩然,也去过吴越漫游。一一在漫游成风和漫游成为一种时尚之时,吴越地区的山明水秀以及越女白皙,对青年诗人的诱惑,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二十岁的杜甫由束冠而始,像唐代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一样,辞亲远游,沿着黄河转运河,乘船去南国。杜甫在吴越地区徜徉游历了四年,才意犹未尽地回到故乡。
这四年,他游览了哪些地区,都会见过哪些人,写过些什么作品,现代读者所知甚微。杜甫在江南地区的漫游活动,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记录,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了解杜甫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则是靠他自己的回忆得到的。在他一千五六百首(篇)的诗文作品中,某些片言只语的记述,某些一鳞半爪的回忆,终给读者透露出了他青年时代漫游的某些信息。
范震威,著名诗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业余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诗集《南去的云》,诗集《枯萎的月季》、《梦幻之船》、《秋音》,散文集《蓝天行述》,专著《唐代应试诗注释》(合作)、《唐诗绝句精华一百首》、《晚香堂苏帖》、《半壁居论评集》、《李白论稿》等。
李鸿章与淮军 内容简介 说到晚清的外交,人们自然会想到李鸿章。常言“弱国无外交”,在那风雨飘摇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东西方列强,李鸿章代表大清政府屡屡与列强...
查尔斯.狄更斯 本书特色 简·斯迈利的这部小传不仅刻画了狄更斯这样一个生性敏感的文学大师,也对狄更斯的写作生涯进行了有趣的思考。狄更斯在其同时代人...
最高法院的掌舵人-威廉.伦奎斯特首席大法官传 本书特色 《*高法院的“掌舵人”:威廉?伦奎斯特首席大法官传》是继《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该书进入深圳好书50强)...
四十自述 本书特色 “胡适三书”精选了民国大师胡适*具代表性的作品。《容忍与自由》是胡适文集精品选粹。《四十自述》可谓中国自传类名篇,从中可看到胡适的成长、觉悟...
粟裕故事 本书特色 熊铮彦编著的《粟裕故事》内容包括:1.长工阿陀哥;2.向往新学;3.勇斗“痞子兵”;4.投笔从戎;5.朱德印象:大智;6.朱德印象:大勇;7...
传奇大将陈赓 本书特色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
荣格的精神,一个英雄与圣人的神话,我们这个时代,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心灵导师,医治灵魂的人。我们相信,荣格的著作是许多重要思
《武士威廉》内容简介:日本首位西方武士的传奇史诗,再现大航海时代东西方的交流与碰撞,一部精彩的通俗史学著作! 本书讲述了英国
《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内容简介:本书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问题。以日本侵占东北海关为起点,按时间顺序分述战时海关的结构调整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 TO新生代导演 本书特色 动人的成长故事、精彩的文艺见解 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演绎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他自我表达的冲动和...
写给孩子的美丽楚辞 内容简介 写给孩子的美丽楚辞:《楚辞》*好用来听而不是用来背,如果我们把屈原的故事以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讲给孩子,同时融合大量有趣的神话,他们...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 本书特色 和徐志摩有关系的女性,没有一个蠢的,其中张幼仪和林徽因是有智慧的,而陆小曼聪明,算得上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女了。柴草关...
刘秀传 本书特色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年,海内分崩...
王朔研究资料 本书特色 丛书收录的对象,都应该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作家。每一位作家编为一卷。尽管每一位作家的研究情况有些不同,总体上,每一卷资料集...
《她过去的爱情》内容简介:结束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格雷厄姆终于能和第二任妻子——年轻、活泼的演员安——成婚,生活似乎开始变
诺贝尔奖百年英杰--加西亚·马尔克斯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诺贝尔奖百年英杰学生读本》之一,深刻揭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成功经验和巨大贡献,他...
左宗棠家书 本书特色 《左宗棠家书(精)》李金旺。向亲人陈情科场失意潦倒之苦闷,诉说战场叱咤风云之艰辛,坦诚时努风涌云动之忱虑——浓浓的亲情,真真的话语,深深的...
莫扎特传 本书特色 音乐天才莫扎特,大凡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然而绝大多数人不会了解他那充满欢乐的音乐和困厄连连的悲惨人生。对莫扎特顶礼膜拜的作者胡赫,...
影中行 本书特色 莱辛的生活之河与文明之湍流不期而遇,交汇出时而跌宕,时而静静流淌的咏叹曲。《影中行》早有莱辛一贯的嬉笑怒骂和少有的脉脉温情。——《卫报》“一个...
汤加丽写真日记 内容简介 二00五年夏秋之季,舞蹈演员汤加丽前往美丽的枫叶之国,完成其在加拿大的舞剧巡演。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她都沉浸在自己所钟爱的舞蹈中。那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