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世纪,法显去西天取经之前,他的印度老师鸠摩罗什就告诉他,不要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寻求宗教知识上,而应该详细地研究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了解整个的印度人民和他们的国家。鸠摩罗什的意思是,一国文化,尽在一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中。
但本书不在于探讨各种群间的生活习惯,或者说生活方式,因为这种不同是显而易见的。本书探讨的是,自人类有电以来,文化是如何在不同种群间相互浸染的。
在文化浸染的过程中,人类历史上的二十余种文明,有的现在已经绝迹,而有的至今依然兴盛,并形成独有的文化帝国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本书选取了人类历史上六个文化帝国予以解读,目的在于找出这样一个答案:人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为什么是这样走而不是那样走?
《风中的文化帝国》,用通俗的文字传播西方现代观念,让人们在历史的黑暗的索道中找到启明的光芒,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林贤治(著名学者、作家)
每见他的文章,必读,他较我激进,时有新见。我不一定同意他每个具体论断,但我相信,因他博览,多思,又直言无隐,好文章必然会从这样的笔下写出来。
——邵燕祥(著名杂文家、诗人)
魏得胜的作品书卷气浓厚,在历史与现实间涉流穿隧,见解精到,如有神会。
——刘洪波(著名杂文家)
对魏得胜这个名字,我是从2000年初开始注意的,此前,他已经发表过一些相当不错的杂文,他的杂文给人的印象十分有见地,且有深度。这位作家很有潜力。
——刘成信(《杂文选刊》主编)
我都喜欢魏得胜的文字,无论杂文还是随笔,我都喜欢。立意新颖,视角独特,语言明快,思想尖锐,是其*大特点,而这没有思想、勇气和才情是不行的,想做也做不到。
——周实(原《书屋》主编)
《风中的文化帝国》选取了人类历史上六个文化帝国予以解读,目的在于找出这样一个答案:人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为什么是这样走而不是那样走?公元五世纪,法显去西天取经之前,他的印度老师鸠摩罗什就告诉他,不要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寻求宗教知识上,而应该详细地研究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了解整个的印度人民和他们的国家。鸠摩罗什的意思是,一国文化,尽在一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中。但《风中的文化帝国》不在于探讨各种群间的生活习惯,或者说生活方式,因为这种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风中的文化帝国》探讨的是,自人类有电以来,文化是如何在不同种群间相互浸染的。在文化浸染的过程中,人类历史上的二十余种文明,有的现在已经绝迹,而有的至今依然兴盛,并形成独有的文化帝国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希腊风
风到哪里,我到哪里
先讲个和禅有关的故事。
有两派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个小和尚,他俩每天早晨总能碰面,而且常常暗中叫劲,互试机锋。一天,甲问乙:“你到哪里去?”乙说:“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甲语塞,回去请教师傅,师傅教他说:“如果没脚,你到哪里去?”次日,甲又问乙:“你到哪里去?”乙说:“风到哪里,我到哪里。”
文化的本质,亦如小和尚所言,也是随风而至的。惟其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才成全了几个文化帝国。
文化而称帝国,你会不会感到很新鲜呢?不过是观点之一种罢了。实际上,在我们提出“文化帝国”这一概念前,它已经实际存在了两千多年。纵览世界古老文明,就会发现,文化确会随风飘送。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古埃及人在地中海南岸撑船捕鱼,没留神,一阵儿东南风,兴许就能把他们的船吹到地中海北侧的克里特岛上去(当年的葡萄牙舰队,就是被大西洋的风暴刮到南非口岸的,白人文化也随之登陆南非)。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航海技术十分落后,被风送到异地他乡的人,通常就回不来了。怎么办呢?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就留在那儿了。这就是最初的殖民,是被动产生的。东方文化,也由此传人西方。
留下来的人,给异乡带去了他们的宗教和生活习惯。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生活习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假如外来移民和当地土著能够和平共处,就避免不了交流,一交流,埃及人会发现,咦——好玩好玩,克里特人用带坑的石头当碗。克里特人也有所发现,噫——古怪古怪,埃及人用瓢吃饭。假如双方不能和平共处,就会发生战争,于是就有了武器交锋。武器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这种文化交流虽然很被动,也很残酷,但双方仍有所发现:咦——克里特人用鸡毛当令箭;噫——埃及人用古怪的文字下达战令。
历史当然不是我假设的这个样子,但就文化的相互传播、相互影响而言,是大致不错的。起初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不是人为的,差不多都是东南风惹的祸——偶发使然。可谁也没想到的是,那阵儿东南风把埃及人送上克里特岛的时候,同时也把东方文化送上了这个西方小岛。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常讲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上面所说,乃自然风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力。而更多的情况,文化是靠人为因素来传播的。说起来很美,也很动听,文化传播嘛,好事呀,但这些人为因素形成的风,在古代来讲,多是夹裹在血腥风雨的战争风暴中进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两次文化大转移,第
魏得胜,山东人,现居云南,专事杂文、随笔、散文的写作,其作品多见于《随笔》、《书屋》、《南方周末》、《湘声报》等报刊杂志。2002年被《杂文选刊》读者评为“我最喜欢的5位杂文作家”之一。2003年,成为《读者》首批签约作家。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其文化散文《历史的点与线》,荣登当年散文类图书的畅销榜。近期图书著作有《另类人生》、《历史深处话名著》。
作品目录翻译例言圣训概说编者序序 严斥借先知捏造谎言第一章 信仰第二章 清洁与小净第三章 大净、月经和代净第四章 拜功第五章
正音撮要 本书特色 《正音撮要》,清代高静亭著,刊于嘉庆十五年(1810),是在清代统治者在南方大力推广官话时,为广东人学习官话所编写的教材,是目前所见的清代*...
《谈文学》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中国著名教育家、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抗战后期所写的针对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书中文字深入浅出、
《Photoshop淘宝天猫网店美工与广告设计实战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内容简介:随着电商竞争的加剧,网店的装修,也就是网店的美工与
多功能现代汉语词典-彩色版 本书特色 近三十多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汉语应用得到长足的丰富与发展。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应用,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日益不可或...
标点符号用法90题 本书特色 《标点符号用法90题》由刘一玲著,为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不少人对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认识不...
福州老行当 本书特色 《福州老行当(修订本)》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文化积淀深厚,流传下来的各个行业的传统技艺,无不体现出一种极富区域特色的文化气息。民俗专家解读那...
法国掠影 内容简介 作者1882年到法国做了这次旅行。从北到南,走了近四十个地方。对法国,他褒贬参半,而且以自己的好恶和小说家的文笔尽情地评论着这些地方。南方的...
新评中国之武士道 本书特色 江苏著名作家、文学博士、江苏教育学院编审冯保善先生在其畅销图书《话说唐僧》出版后的又一部力作。作为近代较早“睁眼看世界”的爱国知识分...
徐文兵徐小周,字文兵,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醫門診部身心醫學專家。1966年出生於山西大同,自幼隨母親學習中醫,並在父親的影響下,閱讀大量古籍,...
清代卷-历代寓言 内容简介 《历代寓言》系列丛书由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晖主编,集合了上百位中文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历时近十年倾力编纂。从全方位的角...
民间信仰史话 本书特色 民间信仰在塑造和丰富中国文化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侯杰和王小蕾编写的这本《民间信仰史话》在概括分析了民间信仰的源流及其总体特征之后,又以民...
杜康卖酒 内容简介 这些故事是民间知识的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间历史知识如...
俏皮话儿精选9999 内容简介 俏皮话儿,就是歇后语,它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语言,是一种口耳相传,流行域广,运用灵活,富有表现力的譬喻。它含蓄幽默,诙谐风趣,把...
中国民俗通志-服饰志 内容简介 《中国民俗通志:服饰志》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我国**套按照当代民俗学学术规范撰写的、系统介绍中国民俗事象的大型志书。《中国民...
生态批评的空间 内容简介 在21世纪,生态学似乎已经成为一门“颠覆性的学科”,它将要“颠覆”的是300年来支配人类社会突飞猛进、为所欲为的价值观,世界观。“ 颠...
玩乐的层次:去玩吧! 内容简介 有些事情,听来似乎足天生就该会的,不必经过什么学习。譬如,玩。很多人听到“玩”,不免会想,谁不爱玩,谁不想玩,谁不会玩,只是没那...
寓言精华 本书特色 寓言是智慧的源泉,自古以来就是读者喜爱的文学体裁。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是一颗特别灿烂的明珠。其表现方式通常是用鲜活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
说不尽的李叔同 本书特色 他,至孝孩儿,乡关何处?他,红尘才子,情缘何依?他,热血男儿,路在何方?他,敬业夫子,出家何为?他,弘法高僧,因缘何求?他,文章惊海内...
当代翻译理论--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 内容简介 《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学的性质及学科架构、翻译的方法论、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问题、翻译的技能意识、翻译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