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书作者对玄学有很深的研究,以一日一谈的形式,用通俗的文字汇为成一本内涵丰富的玄学面面观。整本书分“十日”,各自成章,书证丰富,观点新颖,文字通俗,易懂且有趣味。通过“十日”谈“名理、玄言和风度”、“从‘九品中正制’到《人物志》”、“王弼融通《周易》《老子》的玄学体系”等等,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玄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以进一步理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玄学十日谈》作者对玄学有很深的研究,以一日一谈的形式,用通俗的文字汇为成一本内涵丰富的玄学面面观。整《玄学十日谈》分“十日”,各自成章,书证丰富,观点新颖,文字通俗,易懂且有趣味。通过“十日”谈“名理、玄言和风度”、“从‘九品中正制’到《人物志》”、“王弼融通《周易》《老子》的玄学体系”等等,读者可以通过《玄学十日谈》了解玄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以进一步理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第一日 名理、玄言和风度——魏晋玄学的成因、发展及其特点高峰提起魏晋玄学,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许是“魏晋风度”;眼前浮现的不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雅人风致,便是一往情深、酣饮啸咏的风流情性。然而“魏晋玄学”素来被看作是一种“玄远之学”;当时一部分“玄学名士”孜孜砣砣、殚精竭虑于语言的提炼和概念的辨析,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日后的发展无疑有着更多的积掇意义。另一方面,与俊逸不群的“风度”和清言疏脱的“玄思”这些表面现象有所不同,魏晋玄风的形成实际上和当时的现实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先从三国时代的政治制度谈起,对魏晋玄学的成因、发展及其特点作一个整体的概观。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事件,既标志着一个大一统帝国在文化精神上的真正确立,同时也暗示了注重礼乐教化的儒家思想将在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大一统局面中承担起重大的历史使命。在以后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儒士们一面注意对诸家之学的吸收会通,一面重视自身思想体系的构建,遂对两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汉人在事功方面是伟大的,儒家思想对于两汉政治正面的贡献也是卓然而不可磨灭的。然而汉人过于实际的政治兴趣也妨碍了他们在理论思维方面的进一步提高;从两汉诸儒到那位因崇尚神仙而特具神秘色彩的淮南王刘安,在建造各自的理论体系时,都没有能够全然摆脱素朴、具体的“元气论”的影响。东汉末年,儒家前此建立起来的道德准则、伦理规范逐渐变为教条,成了名副其实的“名教”。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败和地方察举制度的腐化, “综核名实”——考究一个人的能力与其所拥有的职位、名号是否相符——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汉末魏初,起于实际政治需要的对名实问题的探讨,不期然地将重心转向了对概念本身进行分析的“辨名析理”。于是,在公元240年的“正始”之初,道家思想借助名理之学的研讨以新的形式重新崛起,被时人冠以“玄学”的名称。至此,中国固有的学术思想在理论思维方面出现了关键性的飞跃,这对日后同化印度大乘佛学以及两宋诸儒重建理性的“道统”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 从“综核名实”到“玄远之学”“名教”云云,其实际的意思是因“名”而立“教”,其中包括了政治体制、人才配合以及礼乐教化等等属于“文教”制度的内容。所谓东汉以名教治天下,即指东汉的政策、制度均是建筑在儒家道德原则和人伦规范基础上的。然而
改造生命的原理-《八识规矩颂》通诠 内容简介 宗性编著的《改造生命的原理》内容介绍:对于现实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是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的。但就哲学体系而...
《降伏其心》作者万行早在中学时代,即为其深深吸引。皈依佛门进入佛学院之后,研习佛、道、儒等传世经典,兴致日浓,百学不厌。
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之一,全书除引言外,主要介绍了定位的转变:由意识形态到文化、“荒谬”中的逻辑、图腾崇拜:*早的宗教...
丝绸之路宗教研究 内容简介 新疆位于国际大通道丝绸之路的核心位置,是人类诸多文明的交‘汇点。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新疆自远古至20世纪上半叶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化及其基...
《佛家經論導讀叢書》總序本叢書的出版,計劃於西元1992年。其時羅時憲居士往返於香港及加拿大弘法,筆者則住夏威夷。羅公有意出
周易通解 本书特色 一、 "题解"部分 概述一卦之大义,以简明的解释,勾勒出卦象及卦爻辞的主要内容。二、 "注释"部分 在标明疑难字音、字义和分析句式前提下,主...
生命之思 本书特色 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人类生命的哲学认识——人有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作者围绕着人的三重生命展开思考,初步探讨了从三重生命...
六合内外-庄子内篇道论研究 本书特色 陈清春编著的《六合内外(庄子内篇道论研究)》是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文库之一。本书共五章节,内容包括物谓之而然、道行之...
经典与解释-叙拉古的雅典异乡人:柏拉图《书简七》探幽 本书特色 《叙拉古的雅典异乡人:柏拉图探幽》:“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
国学典藏书系---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大学》和《中庸》是两部儒家经典。其中,《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水镜神相 本书特色 本书基本内容为四类:一是基础类,包括十三部位、流年运气、五星六曜、五岳四渎等;二是综合类,抱括精神、气象、骨肉、声音等;三是意义类,具体论述...
本书是丘琼荪治音乐学的遗作。作者长期从事物理学与乐律学的教学与研究,又深谙中国传统古黄词曲艺术。本书以日本学者《隋唐燕乐
归途的路灯---问难二 内容简介 《东山讲堂文集》之一。不学佛的人,以个人的立场提有关和人生命及生活的疑难,初学佛者把佛法与个人的生命联系,联不上就会有“问题”...
主体性的黄昏 本书特色 《主体性的黄昏》是一部探索主体性的绝佳著作,旁征博引,论述精辟。许多耳熟能详的哲学界泰斗的名字及观点信手拈来,比如胡塞尔、海德格尔、哈马...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讲述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不衰,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
佛法初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本书特色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
南怀瑾选集-易经杂说 易经系传别讲-第四卷-[典藏版] 本书特色 璀璨国学,正知不绝,南师一脉,绍继如缕见地、修证、行愿,拈提精要,光耀千古会通儒道释,勤恳宣说...
收陈寅恪1923-1966年间致数十位亲朋、学者的二百余通书函,通信对象包括傅斯年、陈垣、胡适、罗香林、梅贻琦、杨树达、陈述、闻宥
普天佛香-宋辽金元时期佛教 本书特色 丛书的五大特性:1、知识性:体系完整,读者可全面的了解中国佛教文化;2、鉴赏性:图片精美,文字具有可读性;3、实用性:贴近...
阳明心学丛书:圣人传奇 本书特色 1.阳明心学通俗读别于深邃的哲学道理,别于惜字如金的史料典籍。这是一套以史实为骨,史话为肉的通俗普及读物,抛开深邃的迷雾,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