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内容简介:60年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明显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对外贸易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从无到有,从数量极其有限发展到200多亿美元的规模,换取了宝贵的外汇资源,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在出口贸易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从农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化趋势,进口商品结构也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经过了三次重要变化,出口商品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结构愈来愈趋同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口商品结构则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内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增长方式愈来愈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内容简介:60年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明显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对外贸易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从无到有,从数量极其有限发展到200多亿美元的规模,换取了宝贵的外汇资源,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在出口贸易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从农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化趋势,进口商品结构也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经过了三次重要变化,出口商品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结构愈来愈趋同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口商品结构则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内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增长方式愈来愈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用60年走完了世界贸易大国的路程。到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次于美国、出口贸易总额仅次于德国。但是,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虽然中国对外贸易绝对量不小,但相对规模还很小,这表现在人口与世界市场份额很不相称。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13%,2008年中国出口只占世界总出口的8.9%,而德国人口只占世界的1.26%,出口占9.1%;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6%,出口占8.1%;日本人口只占世界的1.96%,出口占世界的4.9%;欧元区15国人口只占世界的5.3%,出口却占到世界的34.8%。另一方面是,中国出口商品反映的产业结构还不全面和不够高级化,中国出口的商品是同类产品中的低端加工的产品,而且,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在国内创造的附加价值往往不超过商品价值的25%。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道路还很漫长,中国还需要20年到30年才能实现贸易强国的梦想。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时间里,中国还需要继续增长和变革,还需要继续扩大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还需要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与贸易伙伴实现互利共赢。
第一章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一节国际贸易背景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对外贸易不同,它不能在旧社会建立,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旧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根本对立。因此,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只能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这个根本的政治前提下,才能建立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帝国主义列强长期侵入中国,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向中国发动多次的侵略战争。例如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1857年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用战争打败了中国之后,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占领了中国周边的许多原由中国保护的国家,而且抢去了或“租借”去了中国的一部分领土。例如日本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租借”了旅顺,英国占领了香港,法国“租借”了广州湾。割地之外,帝国主义列强又索取了巨大的赔款,强迫中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中国驻扎海军和陆军的权力,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并把全中国划分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并把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它们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因此它们便能够大量地推销它们的商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工业品的市场,同时又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经营了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企业,以便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并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直接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经过借款给中国政府,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因此,它们就不但在商品竞争上压倒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而且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也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对外贸易。帝国主义凭借种种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身符,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因而促进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计算,从1868年到1913年,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7倍,1929年比1913年又增长了2.5 倍。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的东北、华北大片领土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内容简介:本书第一部讨论了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整体结构,特别是他在经验研究中折射出来的原理性假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特色 1.图文并茂,全书彩色印刷。2.零点袁岳强势作品,杨澜、张颐武、曹保平、于峥嵘、邓飞等联袂推荐3,讲述中国老百姓一路走来的20年脚步日子...
作品目录《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宗教与历史 远古诸神 吠陀诸神 婆罗门教时代的发展 印度教神话 佛教
《技术分析指标大全(原书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从技术指标的基础开始,解释了何为技术分析以及技术分析应用的原理。对于股票或期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数学分析(第五辑) 本书特色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数学分析》为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数学分析(第五辑) 内容简介 马...
《观星指南:轻松成为观星达人》内容简介:本书从黄道附近的十二星座和行星讲起,介绍了黄道、行星、岁差,以及地转天旋和四季星座
《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是我的第二部论文集,收录了我在2003-2009年期间写的主要论文。我的论文集的第一部叫《中国的货币化进程》
《历史的微声》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就是对书的评论,展示了历史学家王笛近四十年读史观察,也可以说是他的阅读史,
《少林禅武医宗师无言正道》内容简介: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少林文化有禅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内容简介: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白手起家,仅靠投资便积累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但两人的投资风格截然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2020年版)》内容简介: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的基本依据,会计人员
国内贸易对大国区域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本书特色 《国内贸易:对大国区域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从国内贸易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国内贸易特别是行业内贸易如何影响区域产业成...
人与知识-青年对话录 本书特色 《人与知识(青年对话录)》是汪丁丁从知识经 济的视角,根据“有知的无知,即有限理性”—“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问题”—“精英意识...
1935-1945-满铁与华北经济-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节选 nbsp; 序 王忍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为了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史以及抗...
《手把手教你踢足球》内容简介:本书是专门为广大足球爱好者所设计的入门级图书,书中通过677幅超细致连拍步骤照片、多角度拍摄的技
资本的城市化-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历史与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有关历史和城市理论做更具确定性的解释,是哈维一直坚持的学术抱负,《东吴城市哲学译丛·资本...
日本平成经济通论 本书特色 国际金融危机、东日本大地震、核泄漏,三年换三相的民主党政权,效果未知的“安倍经济学”,特朗普冲击&helli...
《带出销售冠军》内容简介: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仅能洞察客户的潜在需求,而且能够提供定制化的销售方案,并用专业和真诚影响客户的购
《变与不变》内容简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K型分化”,即新兴领域快速增长,传统领域逐渐衰退的趋势。新能源、碳中和、半导体芯片、
《十指间的娉婷:陈洪绶的高古画境》内容简介: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