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爸巴金》: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们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感情。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我的四爸巴金》一书,在巴老进入百岁之际,曾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以此书作为百岁礼物献给巴老和热爱巴老的读者。现由中国华侨出版社推出增订本。李致的父亲李尧枚是巴金的大哥。在与巴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老的为人有不少的感受。巴老曾在给李致的信中说:“我离开世界以前,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我。你可能理解我多一些。”为了倾诉自己的感情,李致从多方面写出他心目中的巴老。到目前为止,李致写了约二十万字的随笔和日记,先后发表在《人民文学》、《文学报》、海外中文报刊以及四川、北京、天津、吉林等省市的报刊上。这次增订,并配有百余幅新老照片。对李致写巴老的散文,评论家吴野写到:“由于提供了翔实的**手资料,提供了人物传记、辞典一类文体难以涉及的生动细节,因而早己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作家马识途在题为《情深文自茂》一文中谈到李致,他说:“巴金的人格力量,无疑在他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不是这样,要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困难的。”时任全国文联主席的周巍峙读了李致的近作,挥毫录清人张问陶诗句“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以赠李致。《我的四爸巴金》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插图:永远不能忘记的四句话作家巴金是我的叔父,我叫他四爸。四爸在一九二三年离开四川去南京读书,以后又到法国留学。我出生的时候他在上海,所以我十一岁前没有见过他。一九四一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他第一次回成都,但我当时在读初小,不懂事,没有留下更多的印象。只记得他经常带我的几个姐姐去看电影,说我看不懂,就给我钱买邮票。我是集邮爱好者。大墙西街有一家卖中外邮票的小商店,我拿着钱就往大墙西街跑。一九四二年,四爸第二次回家。这时,我们住在成都北门荣华寺街。大门很简陋,进去是一条小巷,巷子两边各有一家独院。正中的院子比较大,住有五六家人,我们家租了两间房子。院子里有各式各样的人,经常为一些生活小事发生争吵,很像四爸后来在《小人小事》一书中所写的情景。然而我和邻居的孩子们却很要好,放学回来,一起打仗、捉猫猫,或者跳房、扯响簧,无论吃饭、睡觉,都要大人“捉拿归案”。一天,四爸对我说:“你一天到晚不回家,我给你改个名字,叫李国飞吧!”我不知道这是批评,心里想:要真能飞起来,那才好玩哩!我和四爸住在正房,睡一张大床,这张大床有很结实的床架。我上床以后,总觉得没有玩够,便在床架上翻来翻去,等到实在疲倦了,才肯睡下。我睡在床里面,占地不多,把大部分“领土”留给四爸。这时,四爸往往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写文章。据说写得很晚,但我不知道,因为我钻进被窝,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被叫起来上学,我总是轻脚轻手,从他脚后爬下床,生怕把他惊醒。我还记得家里摆供的时候,上自祖母下到我,都对祖宗牌位叩头,只有四爸一人鞠躬。我很奇怪,大人解释说四爸是“新派”,令我佩服不已。如果说我拥护“新派”,这算是开始。虽然我什么也不懂,但我顶讨厌叩头。我立志长大了也要当个不叩头的“新派”。那个时候,青年学生中很盛行请人签字留念。许多人都有一本“纪念册”,一般都请教师、同学题词。四爸在家的时候,来找他的人很多。青年学生来找他,大多拿着“纪念册”请他题词。我有时也伏在他旁边看,不过有些字不认得,有些认得的字并不懂得什么意思——例如,“路是人走出来的”。我想,乡下田里的路是我们上学时走近道踩出来的,这对,但城里的马路哪是走出来的呢?我看见过修马路,一条马路要修很长的时间。直到长大以后,才知道这话的意思是鼓舞青年勇往直前。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特别愿意和哥哥姐姐享
李致(1929- )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共青团工作。粉碎“四人帮”后,任四川省出版局副局长兼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出版总社社长,第六届省政协秘书长、党组成员,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15岁开始学习写作,1949年前曾在成都、重庆等地的报刊上发表一百多篇习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往事随笔”为总题,先后出版《往事》《回顾》《昔日》《我与川剧》《终于盼到这一天》等散文随笔集,并编选《巴金的两个哥哥》《巴金的内心世界?给李致的200封信》等书。 现为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巴金文学院顾问,巴金研究所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是关于17世纪中叶一位佣兵的海上冒险回忆录,书中真实呈现大航海时代记述者所见的亚洲各国风土人情,内容精彩刺激。利邦是荷
未公开的采访手记 本书特色 池莉、崔永元、冯小刚、黄永玉、金丽红、刘恒、刘震云、莫言、石钟山、汪曾祺、吴冠中、阎连科、周国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听到过...
《地狱里的希望》内容简介:当战火燃起,联合国人员在机场大排长龙等候撤离时,“无国界医师”正在抵达,准备入境执行紧急任务……
耙粪者自述 内容简介 《耙粪者自述》主要内容包括:圣路易斯的无耻、匹兹堡:揭开盖子的地狱、费城:泄气的民众、人之将死的大佬、芝加哥:改革榜样、纽约:好政府、科斯...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学图书馆文库 本书特色 欲探讨《史记》的风格,需先了解司马迁之人格。李长之认为,司马迁从其父亲那里继承了批判精神,接受了道家立场;从孔子那...
《李小龙:神话和真实》内容简介:他,是问题少年,是打架斗殴的街头混混,是迷途觉醒,自我提升的功夫小子,也是好莱坞的浪荡客,
艺术世界ABC:蒙德里安 本书特色 蒙德里安(1872—1944),生于荷兰中部的一座小城阿姆尔弗特(amersfoort),后来到阿姆斯特丹学习绘画。在此期间...
最后几年的玛丽莲.梦露 本书特色 她的生父是谁?她到底是不是自杀?是谁对她的死亡真相遮遮掩掩?她与迪马奥复婚的真相是什么?她与肯尼迪总统及其兄弟司法部长博比的关...
本书是一本三合一的书。既是麦克卢汉评传,又是一部专著,而且是让网民“扫盲”和提高的指南。《数字麦克卢汉》实际上有两个平行
王春研究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稿由三部分组成, **部分为《王春文选》, 主要收录了王春20世纪40年代到1950年的文章19篇 ; 第二部分《研究文集》, 主要...
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2 本书特色 《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 (2)》是一套不定期连续出版的丛书。 所谓当代学人,主要是指进入21世纪以后仍然活跃在...
魏武帝-曹操传 本书特色 这套《帝王传记系列》,以帝王们的一生为主线。从他们的家族渊缘入手,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帝王们一生的沉浮。在打天下与守天下...
追寻普鲁斯特 本书特色 《追寻普鲁斯特(莫洛亚文学传记)》是莫洛亚众多传记作品中的杰出代表,不但是讲述普鲁斯特一声经历的传记,更是深入探讨与评析《寻找失去的时间...
普拉东诺夫的世界-个体和整体存在意义的求索 本书特色 《普拉东诺夫的世界:个体和整体存在意义的求索》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普拉东诺夫的世界-个体和整体存在意义的...
陶渊明传论 本书特色 《陶渊明传论》探讨了陶渊明的思想来源,即他的两个重要先辈——陶侃和孟嘉,还阐述了陶渊明的一生及其作品。本书资料翔实可靠,内容丰富深刻,观点...
中南海风云人物沉浮录 本书特色 一部可以被完整地“看”到的历史现场,100多幅珍贵照片瞬间“说”出的人物生活;披露鲜为人知的文革重大事件始末,揭示政坛风云人物沉...
台上台下张火丁 本书特色 丛芳艺苑族欣荣,赵系秋声别有情。应是传薪传续火,张灯会意谢高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奚派传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目前戏曲界女演员有一...
细说明太祖 目录 总序……………………………………………………郭志坤1自序…………………………………………………………l一佃农家出了个皇帝……………………………...
逆境-首位留美盲人医科博士的奋斗史 本书特色 一个真实的故事。叙说主人公一段酷烈而温馨、晦暗复明快的奋斗历程。命运的过山车把一个幸福的“小王子”从美妙的天堂瞬间...
细说宋太祖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的语言,科学的举证,把赵匡胤这个历史上众说纷纭的皇帝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他--本是浪迹江湖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却在十多年后变成一位叱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