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高素质的要求。艺术修养在素质教育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少年了解一些文化艺术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激发自己热爱美、追求美的兴趣,陶冶情操,培养“真、善、美”的品质,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化艺术修养是内涵,是知性,是技能,是为人处世,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享用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想在今后的事业上有所作为,那么就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人!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内容简介:品味高的人,生活优雅、精致、有情趣、有格调、有追求、有意义;品味低的人,生活粗鲁低俗,愚昧无聊。文化艺术充满内涵,充满乐趣。当你潜心于提高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时,你就会慢慢摒弃一些低俗的习惯和爱好,选择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你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提高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你对生活,对工作,对环境,对人生的态度也会改变。你会懂得欣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会感受生活中丝丝缕缕的快乐。你的眼光,你的品味就变得高雅,变得艺术,变得独特了。文化艺术修养是一种具有重大实质性意义的人格力量。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丰富而充满活力,他眼中的大千世界那么富丽,他自己也变得富有。他更能体谅人,更仁慈,更幽默,更易展现个性,更潇洒从容。
插图:司马相如与汉赋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种很特别的体裁,也是汉代最具特色的文体,叫做“赋”。赋是从先秦的楚辞演变而来的,像诗,要押韵;又像散文,写法讲究铺得很开,不像诗精炼。谈到汉赋,就不能不提到司马相如,他是以写赋出名的大作家。司马相如,原名长卿,西汉时期蜀郡(今四川)成都人。他少年时代就很爱读书,也练习击剑。他对赵国的蔺相如特别佩服,便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相如。司马相如年轻时候便在景帝的宫中当了个武骑常侍,但景帝不喜欢文学创作,也没发现司马相如这个人才。一次,梁孝王带着邹阳、枚乘等人来朝见景帝,枚乘早就以词赋创作而出了名,司马相如和他们很合得来,便辞去了景帝宫中的位置,到梁孝王府中去供职,梁孝王收留了司马相如,让司马相如和他的其他文士们在一起,这一段时间里,司马相如创作了不少作品,流传到今天的有一篇代表作叫《子虚赋》。不久,梁孝王生病去世,依附在梁孝王府中的文士纷纷走散,司马相如也回到了老家,因家里很穷,便来到临邛(地名,在今四川邛来县),过着流浪文人的生活。汉武帝刘彻当皇帝后,非常喜欢辞赋这样的文学作品。有一天,他读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读了一遍又一遍,喜欢得不得了,还叹气说:“我怎么就没福气遇到这样的大臣!”狗监(宫庭里管猎犬的官)杨得意说:“这个人是我的同乡,现在还活着,你要见他,一点不难!”武帝一听,立即传诏,要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见到汉武帝后,对汉武帝说:“《子虚赋》只体现了诸侯王的规格,还不够皇帝家的气派,我还能写更好、气派更大的!”汉武帝很高兴,让他赶陕做,不多久,司马相如写了一篇大赋叫《上林赋》,《上林赋》比《子虚赋》果然更有气派,但两篇赋的特点、内容大体上差不多,都是写皇家园林如何大,皇帝出游如何有声势,极其讲究文字的工整、节奏的和谐,并且用了许多典故词语,读起来很有气势,赋的结尾还很巧妙地说:气派当然要大,但皇帝如果长期、陷进游乐之中,那会对国家不利的。还有一点劝告的意思。司马相如的一生,没有做成蔺相如式的人物,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却是声名远扬。他糅合各家之长,成为汉赋的第一人。赋在他的手上趋于成熟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以后的文人都把他看做是效法的榜样。由于几个皇帝的重视提倡以及司马相如作品的影响,当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写赋之风,以至于对后代散体文、骈体文
邃谷书缘 本书特色 《书林清话文库》全套**辑分6册,包括6位专家学者的著作。虽然每册书均有自家的侧重,但大家探研古今书籍、藏书文化,典籍聚散的精神内涵却气息相...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本书特色 希腊神话是世界上*系统、对人类文明影响*大的神话,是一扇通向西方文明源头的窗口。《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由我国著名文学家郑振...
基拉•安妮•派力肯博士作家、剧本顾问,拥有25年的影视行业经验。职业生涯始于“电影之神”斯坦利·库布里克(作品有《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本书特色 随着语言的发展,总得有新的词典来反映语言的变化;随着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修订和增加,总得有词典来体现。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也应该...
史讳辞典 本书特色 王建编著的《史讳辞典》是已故旅日学者王建先生编撰的一部有关中国古代避讳的工具书,作为日本爱知大学文学会丛书的一种,于1997年由日本汲古书院...
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铜版纸全彩,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原版复刻,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
专家讲敦煌 本书特色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
自然话语中的重复现象 本书特色 《自然话语中的重复现象》研究主要从语篇衔接、会话分析等角度探讨汉语自然口语和书面语中的重复现象,以期认识重复的组成形式和分布情况...
口福老北京 本书特色 《口福老北京》是金受申先生的一部饮食文集,本书以老北京的饮食为主线,全面而又翔实地记录了老北京生活中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而以中下层普通百姓...
闽台缘与闽南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研究“闽台关系”、“闽台社会”和“闽南文化”的专题论文结集,共收文16篇,内容涉及闽台社会文化领域的多个方面。作者善于从档案...
《爸爸我爱你——一个音乐家的父教笔记》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一位音乐家爸爸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采用案例写作法,亲笔记录陪伴孩
岁时佳节记趣 本书特色 民俗学是了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敲?砖,可是一般人却常忽略了这门学问,也无缘对中国风俗史作概括地认识。 为此,笔者...
臺大學生口耳相傳「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名師!超過43000人爭相搶修的超人氣課程,首度結集出書!歷史上成功和失敗的關鍵究竟何在?如何在巨變時代中找到一條出路...
中国境内语言的空间表达 本书特色 《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中国境内语言的空间表达》通过汉语普通话和一些汉语的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汉语手势语的研究,以跨语...
现代修辞学:新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从较新的角度揭示了修辞的源流及嬗变,揭示了修辞的新的含义。论述了修辞学的性质,修辞和语境以及和发话人的社会角色的关系,揭示了修辞...
杜鹃啼血 本书特色 《青蛙》、《癞蛤蟆的来历》、《牛老实犁田的传说》、《黄牛的毛为什么是黄的》、《牛上腭为何没牙齿》、《江猪与白鳍》、《公鸡叫的来历》、《田鸡的...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本书特色 汉语是中华灿烂文明的瑰宝,是现代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极大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山海经-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彩图版 本书特色 《国家经典规范读本·山海经(彩图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顶级中国哲学史...
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黄嘉略生平及其为在欧洲传播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 黄嘉略自1702年来到巴黎,为早期法国汉学...
中国古代的邮驿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邮驿》主要讲述了:历史学的命运不是没有转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古老学科已经逐渐转向于一些新兴的分支。其中很值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