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文集分为 “东西文化交流”,“欧美书藏概况”和“中外人物怀念”三个部分。所录文章为作者过去所发表有关中美及东西文化交流的论文、报告和杂著等汇集而成,其中所述大部分都是记录中美两国和东西双方的文化关系以及中国和东亚语文图书及资料在欧美各地收藏的情况。
《东西文化交流论丛》中所选论文及杂录虽非系统的撰述,但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类皆为“东西文化交流”之记述,尤其对中美两国间早期及近年的交往,增进彼此了解,都有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插图:第三,许多课本中对亚洲的评价,既没有眼光而又肤浅。亚洲的故事通常都被描写成落后的大陆,西化才意味着进步。而工业的不发达,好像就等于亚洲在各方面都落后。有一本书这么说:“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甚至中国曾有他们自己的文明。”这意味着中国文明不能和西方文明相提并论。许多插图,完全从旅游观光的立场着眼,特别注重奇异的风土人情,或不寻常和不合常态的景象,许多是完全过了时的。一本教科书的著者说:“我们觉得中国人比埃及人、巴比伦人或印度人都难于了解。”另一个又说:“中国人的语言这么怪,他们的社会风俗与我们的如此不同,他们的土地又离得这么远,因此,中国人实在太难以了解。”再有一位又说:“日本与此情况略同,代表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东方型式。”如此特别强调别国的土地、人民和风俗的怪异,每使青年们抱着畏缩不前的态度去认识这些他们原打算探索的国家。而且这些叙述的精确性,也实在大有问题。教科书内对亚洲论述的不当,不仅要归罪于著者和出版者的无知,而那些常被用来作为著书根据的失实而陈旧的资料尤该谴责。这些资料有些已是19世纪或20世纪初写成的,常常难免于歧视、错误和偏见。这与17、18世纪间耶稣会传教士所写的报告又很不同,那些作品曾使欧洲人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然而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传教士和旅游者的作品,却大部分都充满肤浅、曲解和对亚洲人民傲慢的态度。运用此等资料时,若不能加以批判性的检讨和健全的判断,则极易产生这种过分简单的结论和错误的论断。而这些论述反映在一般教科书的内容中,因此却被一般美国人所接受了。
钱存训,1910年1月11日(农历己酉年十二月初一日) 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学历经历:南京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 文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博士。曾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代理馆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图书馆南京分馆及上海办事处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兼图书馆学研究院教授、远东图书馆馆长,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荣誉教授、东亚图书馆荣誉馆长,英国李约瑟科技史研究所荣誉研究员,美国中国出版服务公司董事长。名誉职务: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中国及亚洲内陆理事会第一届理事,美国图书馆协会亚非组理事,美国东亚图书馆协会主席,国际东方图书馆协会顾问,美国教育协会国际教育交流委员会顾问,美国中西部中国留美同学会会长;伊朗国家图书馆顾问,台湾中央图书馆顾问,中国国家图书馆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顾问,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续修四库全书》学术顾问等。荣誉奖状: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美国科学基金会、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及李约瑟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奖助金;中国教育部杰出服务奖状和奖金;北美东亚图书馆协会、美国华人图书馆协会杰出服务奖;芝加哥大学杰出校友奖,中国国家图书馆荣誉奖状,《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纪之光’荣誉奖状,美中政策基金会终身成就奖;并被选入芝加哥市荣誉市民名人堂。著作研究:中、英、日、韩文本《书于竹帛》、《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英文本《中国书目解题汇编》、《古代中国论文集》、《区域研究与图书馆》,及中文本《中国古代书史》、《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中美书缘》、《东西文化交流论丛》等专书十余种,和有关历史、传记、图书目录学、造纸印刷史、中外文化交流等学术论文百余篇;以及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者》月刊特约以15种语文发表的论文一种。著述评论见:别立谦<论钱存训对中国书史研究的贡献>(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8年6月) ;附录<书评择要>。生平小传:见英文本《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国际学者指南》、《美国名人录》、《英文中国年鉴》,中文本《中国人物志》、《中国文化名人录》、《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世界华人精英传》、《美国中国学手册》、《北美汉学家辞典》等20多种。
战后日本的汉字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言文字功能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战后日本的当用汉字、人名用汉字,jis汉字等汉字政策的演变轨迹,从字种、音训、字体等三...
世界远古文明之谜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世界范围内的远古文明之谜,讲述了人类起源之谜、古代巨人族之谜,以及史前核战争之谜等历史谜题。世界远古文明之谜 目...
汉字六论 本书特色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中华文化的构成、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全球学汉语的热潮中,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
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 本书特色 《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是一本精心设计和文学优美的上乘之作。在以国家的名义实施暴力和犯罪行动的时代过去以后,南美、欧洲和南非一直...
中国古代的商人 内容简介 历史学的命运不是没有转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古老学科已经逐渐转向于一些新兴的分支。其中很值得注意的,有文化史和社会史。文化史...
影戏 本书特色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
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名组合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中对“形名”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多半集中于对“形名”与“形的名”格式问的对比分析,专门针对“形名”组...
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折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
彩云之南:探访中国西南边陲的神秘之地 本书特色 美国著名旅行家比尔·波特以其20多年前自己在我国西南云贵黔地区的亲身游历为我们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当年...
作品目录推荐序一推荐序二作者序郭序庄序第一章 磊众健康素质分析第二章 问题在无知与疏忽第三章 提高免疫,无所畏惧第四章 生存
浙江民间丧俗信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七章,书中具体内容包括:民间信仰;丧葬习俗与信仰;民间信仰与丧俗信仰的关系;堪舆的形成与发展;相墓术与风水文化;浙江墓葬...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精选(上下) 内容简介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精选》,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故事情节编织得突兀离奇,变幻多端。《孤儿的八十句谎言和四十首谎言歌》中,一国之...
老江湖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二十多种“老江湖”,有俩意思。其一,指代人,他们生活在早已远逝的年代,他们靠卖技艺谋生,靠嘴巴求食,走南闯北,四海为家,见多识广,阅...
臀部的尊严(中国笞杖刑罚亚文化) 本书特色 康圣人主张跪拜,以为“否则要此膝何用”。走时的腿的动作,固然不易于看得分明,但忘记了坐在椅上时候的膝的曲直,则不可谓...
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讨论的范围比较宽泛,由浑沌学这一概念为契入点,对与语言和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探讨。本论文集的作者均立足自己的研究领...
探索者 本书特色 本书告诉我们西方文化所经历的三大探索时代:首先是先知和哲学家,如摩西、约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宗教改革家们,他们义无反顾地从上帝...
《译海初探——实用翻译二十二讲》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笔译问题展开,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专题(共22讲)组成,包括翻译标准、影
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库·第二辑 内容简介 何谓“俗文学”?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本书引用大...
中国神话人物百图 本书特色 彭连熙的线描作品一个突出特点是他的以情用线,以意用笔,画中贤者的超脱,文者的沉静,武者的豁达,行者的奔放,或刚或柔,或圆或方,或铁线...
汉语史纲要 内容简介 《汉语史纲要》由史存直先生生前出版的三部著作——《汉语语音史纲要》、《汉语语法史纲要》、《汉语词汇史纲要》组成,以商周以来主要是周秦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