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
本册迄春秋,共收论文七篇。首先推论中国上古之时北方农作物及山居情况,详密考索华夏
先民的基本生存境遇。再论周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探求《诗经》的源流意蕴,考辨《西周书》之文体,发明《易经》之旨趣,皆援史证经,多发前人所未发。*后引经据史,以春秋时代人的行为事例验证中国文化之特殊性——道德精神,深细剖揭民族文化之生命内涵。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迄春秋,共收论文七篇。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一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迄春秋,共收论文七篇。首先推论中国上古之时北方农作物及山居情况,详密考索华夏先民的基本生存境遇。再论周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探求《诗经》的源流意蕴,考辨《西周书》之文体,发明《易经》之旨趣,皆援史证经,多发前人所未发。*后引经据史,以春秋时代人的行为事例验证中国文化之特殊性——道德精神,深细剖揭民族文化之生命内涵。
周公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以儒学为其主要之骨干,此义尽人皆知。然传统儒学本身,乃有一重大转变。即在唐以前,每以周公与孔子并尊,而自宋以后,则以孟子与孔子并尊是也。此一转变,实有其内在甚深之涵义。而周公之为人与其为学,实当重为之深细阐发,此亦研讨中国儒学与中国文化关系一主要题目也。中国儒学传统,若以近代语扼要说之,实可谓其抱有一种人文的历史观,此不失为儒学传统一中心主要之观点。孟子言知人论世,以一圣人之作,代表一时代之光明,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即人文的历史观中一重要意见也。夷考其实,中国古史所传述之圣人,如尧舜禹汤文武,其人其事,传说之色彩常胜于纪实。若论人物个性在中国历史上之明显表现,而具有真实重大之影响者,则应自周公始。盖周公以前,中国历史动力尚偏属于集团性、地区性,其时则自然环境之制限,胜过人物心力之创进。换言之,其时中国历史之主要动力,其依赖于地理性之自然刺激者,犹胜于其依赖于人物性之德慧领导。故古史人物在历史上之活动,亦每见其为富于传说性或神话性,未可以史家考证方法,一一证实之。惟就中国古史言,则与其谓之是神话,不如谓之是圣话。因中国古代人观念,圣人地位,早已超越于神之地位之上也。故中国古史,尧舜禹汤文武历圣传统之传说,为后代儒家常所称道者,与其谓之是富于神话性,更不如谓其富于圣话性之远为允惬。因尧舜禹汤文武诸圣之在中国古人观念中,确是圣而非神。所谓圣人者,乃人文历史中之杰出人物,而并非自然界之神。换言之,中国古人,早认为人类历史之演化与创进,其主要动力,在人不在神,此所以当称之为人文的历史观也。惟此诸圣,其在中国古史上之真实地位,则恐不能与后世人物相提并论。因其时中国历史动力,尚当归属之于氏族性、集团性、地区性,为一种自然之演进,而尚未能跃进达于因个人之动力而影响历史之时代。而后人特以此诸圣人为其时历史演进之代表,此乃后人之观念,非属当时历史之真相。故此诸圣之历史活动,仅当称之为中国古史中之圣话,未可一一遽视之为当时之信史也。今若论人物个性之在历史活动中,明显居有主动地位,而此等历史,又确可视之为信史者,就中国古史言,其人其事,皆当自周公始。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故日:甚矣我衰也,我久矣不复梦见周公。则孔子之所志所学,梦魂萦绕,心香一瓣之所归依,独在周公,显可知矣。孔子非不尊尧舜,然既日民无得而称焉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或此或彼-(全2册) 本书特色 思想接踵而至;我刚刚有了一个想法,正要写下来,一个新的想法又喷涌而出——抓它、挠它——疯狂——神经错乱! 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在...
论语通释-(二) 本书特色 1. 名家执笔,精心编著; 2. 文本厚重,阅读性强;3。寓理于事,深入浅出。 论语通释-(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
紫微斗数讲义-星矅性质 本书特色 中国由晋代起,即有玄空与斗数的秘密传授,这种传授,今日称为“中州学派”。据说由晋代的郭璞开始成立,及至明末,有蒋大鸿出,融合道...
圣乐与崇拜 本书特色 华东神学院创办于1985年,设有神学专业和圣乐专业,至今已为中国基督教会培养教牧与圣乐人才1000多位。 谢炳国主编的《圣乐与崇拜》为华东...
老子还原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论述了《老子》的传播、经典化过程及孔子问礼的时间等问题,第二部分编排了相关的研究资料。老子还原 目录 序言上编老子还...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
周易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的全是中国古代史上(春秋至北宋时期)的著名易占。其中见诸《左传》、《国语》的卦例,是周时人运用《周易》占卜的**手材料,*能体现《周...
品读经典系列:道德经 本书特色 老子著,孔庆东主编的《道德经(精编)/品读经典》讲述了:老子之言,博大精深。世人读之,各有所得。哲学家以之洞悉天道,军事家以之参...
图解经典95-图解焦氏易林 本书特色 购买紫图任何图书,可加买:《李居明虎年运程》或:《神之雫1》任一本,即可抽奖赢大礼!推荐购买::图解灵棋经: 享誉古今的易...
陶伯斯(JacobTaubes,1923-1987)出生于犹太教家庭,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研习宗教学,于1947年在瑞士苏黎
一本书读懂中国哲学史 本书特色 专家不觉其浅,大众不觉其深。本书选取近百个哲学故事,从细节出发,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哲学史。 既有哲学故事,也有相关链接...
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本书采用中华书局权威版本,原典配以白话翻译。64开本,便于携带翻阅;双色印...
南怀瑾著作选集(全15册) 本书特色 ★ 16开箱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南怀瑾,国学大师,国民党元老李石曾赞美南老师『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
禅宗十五讲 本书特色 《禅宗十五讲》以通俗讲解的形式和语言,在中国古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对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清晰生动又...
《孟子》选评 本书特色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书选录了其中的一些主要文章,分别介绍了孟子关于心性、伦理、学问、人格、政治五个...
序言中在耀县和麟县之间有一县名打不出来目录 序言第一章序论第二章中国石窟分布的地区第三章汉至南北朝的佛教艺术第四章隋、初
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 本书特色 “艺术”、“美”、“形式”、“创造陛”、“模仿”、“审美经验”这六大观念在美学研究中被频繁地使用,以至于我们竟然无暇去考察它们两千...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全三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印质上佳,东方出版社出版★星云大师,国际著名佛学大师,著作等身,有百余种佛学著述,并翻译成英、日、德、法、...
儒学经典三百句 本书特色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特别是儒学经典名句精辟深刻、微言大义,浓缩了儒学的精华,千百年来跨越时空、广为传颂,也是学习和弘扬儒家文化的...
老子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学术名著,历代注释者甚多。河上公老子章句是现存老子注本中成书较早,影响较大者。但是,关于此书作者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