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是全世界版本最多、印数最高、传播最广和影响最大的典籍。本书兼顾《圣经》的现有编排形式和内在主题发展,吸收国际学术领域在《圣经》释经学、考古学、人类学、评断学和神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跨出了把《圣经》简化为信仰典籍的传统窠臼;复原《圣经》中命运多舛的以色列人面对国际变局时回应何去何从的问题意识,补足《圣经》各卷之内和各卷之间缺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关联,成功地把实为“一套书”的66卷经卷整合为首尾贯通的“一本书”,真正呈现出《圣经》“形散而神不散”的精髓。本书不流于对《圣经》经卷的单纯形式分析和简单故事复述,而是致力于展现《圣经》多方面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影响,搭建《圣经》与读者多维度精神交流的桥梁,帮助读者读出字里行间的“精义”、读出文本背后的“时代精神”。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圣经》的形成
一、《圣经》的概况
二、《圣经》的名称
三、《圣经》的源流
第二节 研读《圣经》的三种进路
一、属灵进路
二、批评进路
三、实证进路
第一讲 上帝圣言万物起源
——希伯来人的创世信仰与圣约意识
第一节 上帝创世(1—2)
一、“耶典”底本的创世故事(2:4b—25)
二、“祭典”底本的创世故事(1:2—2:4a)
三、两个版本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人类堕落(3—4)
一、叛逆——《创世记》第3章
二、暴力——《创世记》第4章
三、以色列人对人之为罪人的理解
四、社会历史底蕴
第三节 上帝审判
一、从亚当到诺亚——家谱
二、大洪水
三、巴别塔
四、“约”的开始
五、众族与亚伯拉罕
第四节 列祖圣约
一、亚伯拉罕传统(《创世记》12—26)
二、以撒和雅各传统(24—36)
三、族长们的宗教
第二讲 出离埃及兵发迦南
——希伯来人出埃及传统与践约准备
第一节 出离埃及(1:1—18:27)
一、出埃及叙事(1:1—15:21)
二、“十灾”与红海奇迹
三、西奈旷野(15: 22—18: 27)
第二节 西奈立约(19: 1—24: 11)
一、西奈山的位置
二、耶和华崇拜的“基尼人假说”
三、特选和约法
四、“十诫”与会幕
第三节 《利未记》——祭司制度方面的准备/
一、“献祭”主题
二、制度确立
第四节 《民数记》——军事上的准备
一、从西奈到外约旦
二、巴兰的故事(22—24)
三、摩西之死
第五节 《申命记》——神学上的准备
一、上承“摩西五经”、下启“申命历史”
二、摩西的三个遗言
第三讲 迦南逐鹿文明冲突
——希伯来人征服迦南与建立王国
第一节 《约书亚记》——征服迦南
一、征服迦南的两个版本
二、耶利哥圣战
三、南征北战
四、设立“逃城”
第二节 《士师记》——守卫迦南
一、“士师”的含义
二、文化冲突的滥觞——巴力崇拜
三、背信与悔罪的轮回
第三节 以色列人建立王国的契机——非利士人的挑战
一、前王国时期以色列人的劲敌非利士人
二、撒母耳与扫罗的政教纷争
三、扫罗与大卫的君臣张力
第四节 大卫与以色列帝国
一、大卫称王、定国安邦
二、宫闱艳史与传位之争
第五节 所罗门
一、智慧之王
二、随同异神
第四讲 兄弟阋墙国破家亡
——以色列人王国的分裂与覆灭命运
第一节 埃及和亚述帝国阴影下以色列人的南北分朝
一、从王国分裂到亚述危机开始的历史梗概
二、士剑分裂与北方以色列国的建立
三、耶罗波安一世与南北王国的对峙
第二节 北国以色列的宗教背信与先知运动的发端
一、反巴力的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
二、反巴力的君王耶户
第三节 先知运动的勃兴与正义呐喊
一、正义和公义的先知阿摩司——《阿摩司书》
二、忠信圣约的先知何西阿——《何西阿书》
第四节 亚述危机时期北国以色列的亡国命运
一、亚述危机时期的分裂王国
二、耶路撒冷的以赛亚——先知和政治家
三、来自乡村的先知弥迦与希西家改革的命运
第五节 巴比伦阴影下南国犹大的定数
一、犹大和巴比伦危机梗概与约西亚宗教改革
二、亚述大城尼尼微毁灭的先知那鸿——《那鸿书》
三、耶和华审判之日的先知西番雅——《西番雅书》
四、求索的先知哈巴谷——《哈巴谷书》
五、“新约”先知耶利米——《耶利米书》
第五讲 异乡明月故土情怀
——犹太人囚掳归回与智慧文学
第一节 巴比伦囚掳期间以色列人的信仰和生活
一、以色列人的回乡盼望
二、被掳之民的先知以西结——《以西结书》
三、囚掳中犹太教的发展
四、囚掳终结的契机——波斯王古列灭新巴比伦
五、普救主义的先知——巴比伦的以赛亚
第二节 囚掳归回之后重建家园和信仰的努力
一、波斯帝国治下以色列民族的复新大业
二、鼓励百姓重建圣殿——《哈该书》和《撒迦利亚书》
三、谴责百姓因未得建殿现报而生的宗教幻灭——《玛拉基书》和《约珥书》
四、谴责犹太人归回后的劲敌以东人(以土买人)——《俄巴底亚书》和“第三以赛亚”
五、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和宗教改革——《尼希米记》和《以斯拉记》
六、对尼希米和以斯拉宗教改革狭隘民族主义的制衡——《路得记》和《约拿书》
七、仍然留居巴比伦的犹太人的情况——《以斯帖记》
八、《历代志》史观的历史
第三节 诗歌经卷和《诗篇》
一、诗歌经卷
二、爱情礼赞——《雅歌》
三、崇拜文学——《诗篇》
第四节 智慧文学
一、《箴言》
二、《传道书》
三、《约伯记》
第六讲 两经之间上帝无言
——希腊化时期犹太人政治和思想的新趋势
第一节 希腊文化的影响与塞琉古王朝的统治
一、犹太人对希腊化的两种态度
二、塞琉古王朝的激进希腊化运动
第二节 《但以理书》——启示文学的先声
一、启示文学的先河
二、对马加比起义的理论支撑
第三节 马加比起义与犹太人党派的兴起
一、马加比起义与哈西蒙尼王朝
二、犹太人的最初党派——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
第四节 罗马时期的弥赛亚期盼、末日审判观念与新兴党派
一、罗马任命以土买人大希律为犹大地的王
二、苦难中的犹太人的弥赛亚盼望日强
三、犹太人的新兴党派——奋锐党人、希律党人和爱色尼人
第七讲 耶稣基督纳新吐故
——“同观福音”与耶稣基督的改革
第一节 加利利传教之前的耶稣
一、耶稣诞生的世界
二、耶稣诞生及其婴儿期的叙事
三、耶稣改造性地继承了施洗约翰的衣钵
四、耶稣经受试探
第二节 耶稣在加利利传教
一、传教伊始
二、登山宝训
三、善用比喻
四、行使神迹
五、挑战权威
第三节 耶稣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
一、第一次退出
二、第二次和第三次退出
三、第四次退出
四、南下耶路撒冷
第四节 耶稣受难与复活
一、荣入圣城
二、捕前叙事
三、被捕和受难
四、钉十字架和埋葬
五、空墓和复活
第八讲 因信称义教传外域
——《使徒行传》与早期教会的建立
第一节 早期教会及其传道(1:1—2:47)
一、教会的雏形
二、耶稣复活与圣灵降临
第二节 犹太地、撒玛利亚和沿海城市的早期教会
一、教会在耶路撒冷(《使徒行传》2:42—8:1)
二、教会在犹太地、撒玛利亚和沿海城市(《使徒行传》8:1—11:18)
第三节 教会在小亚细亚、马其顿和亚该亚
一、教会在安提阿(11: 19—27)
二、第一次传道旅行(13—14)
三、耶路撒冷会议(《使徒行传》15:1—35;《加拉太书》2:1—10)
四、教会在马其顿和亚该亚(《使徒行传》15: 36—18: 22)
第四节 致加拉太人和帖撒罗尼迦人的书信
一、《加拉太书》
二、《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
第五节 爱琴海周围的教会
一、保罗在以弗所的前前后后(《使徒行传》19—20)
二、《哥林多前书》
三、《哥林多后书》
第六节 保罗的罗马之旅
一、《罗马书》
二、保罗前往罗马(《使徒行传》21—28)
第九讲 迫害频仍夹缝求生
——基督教组织化的外力和过程
第一节 保罗狱中书信
一、《腓立比书》
二、初期灵知主义
三、《歌罗西书》
四、《腓利门书》
第二节 与犹太教冲突中教会秩序的确立
一、与犹太教冲突的教会
二、《雅各书》
三、教会领导权
四、《以弗所书》
五、教牧书信
第三节 面临外部问题的教会
一、《彼得前书》
二、《希伯来书》
三、《犹大书》
四、《彼得后书》
第十讲 同舟共济新天新地
——约翰文学与《启示录》
第一节 约翰书信
一、约翰文学
二、约翰书信
三、《约翰一书》
四、《约翰二书》
五、《约翰三书》
第二节 《约翰福音》
一、《约翰福音》与“同观福音”
二、《约翰福音》的背景与目的
三、《约翰福音》的“序”与“道成肉身”
四、《约翰福音》的叙事
第三节 《启示录》与期望中的教会
一、《启示录》的文体
二、《启示录》的背景
三、《启示录》的内容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跋
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西方人学观念史卷.中国人学思想史卷)(全三卷) 本书特色 人学是21世纪的新兴学科,但是之前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没有把人学当作一门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法文版:第四十三卷:第一卷:资本论 本书特色 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在个别情况下,为了保持一部著作或一组文献的完整性和有...
古兰经 内容简介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马坚先生的汉译本,一直畅销不衰,并远...
中国经学(第11辑)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第11辑)》分为经学名家;日本经学;经学史论;经学文献;经学实践;札记·资讯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以来日本的十三...
尼采与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尼采以透视主义认识论为主要武器,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全面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世界的新解释。本书是周国平当年的博士论文,是他...
薪火传承话前贤-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本书特色中国传统哲学是先哲创立的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中华民族爱智慧的独到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现象学。它以自强不息、实事求...
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 本书特色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 本书特色 萨义德生前整理的*后一部著作为他唯一的信念——人文主义辩护他在政治方面拥有巨大的勇气,他的雄心投入巴勒斯坦的自由事业并每每为之而碎...
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 本书特色 历史早已说明,佛教的发展与弘扬,不可能超越于时代的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经济、学术之外。虽然20世纪的中国佛教曾经面临着...
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对这四大思想家在苏东剧变后走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轨迹作出如实的描述和考察,以帮助人们破解这个谜。...
世界汉译学术名著-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世界汉译学术名著:道德情操论》是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世界汉译学术名著-道德情操论 目录 **卷论行为的合宜性**篇论...
这本《思想的界碑——西方政治思想史讲稿》虽然谈的也是思想史的人物,但均不属于专著式的笔法,而是演讲体,大致勾勒了十位经典
中国伦理学史 内容简介 学无涯也,而人之知有涯。积无量数之有涯者,以与彼无涯者相逐,而后此有涯者亦庶几与之为无涯,此即学术界不能不有学术史之原理也。苟无学术史,...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本书特色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繁体版)》: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是大唐高僧义净作著的作品,记述...
金安平,毕业于密执安州立大学数学系,之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中国思想的博士学位。金安平曾任教于卫斯连大学,现任教于耶鲁大学
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 本书特色 《出版说明》(傅佩荣,2012年5月撰)学习儒家,不能错过《孟子》。代表孔子思想的是《论语》,但是《论语》像是格言录,言简意赅...
古籍举要 本书特色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
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
爱语的力量 本书特色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生命*庄严的景致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方寸之间,端看心田种的是桃李春风,还是荒草连天?讲话要能趣而不谑,诙谐、幽默、风趣、谈...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孔子哲学思微 内容简介 《孔子哲学思微》不仅给出了孔子哲学的新解,还提供了比较哲学的范本。这种大跨度多层面的对话,由哲学家郝大维和汉学家安乐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