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本书为牟宗三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探讨东西方生命哲学的专著。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的义理;心、性与天与命;所欲、所乐与所性;康德论善与圆满的善;康德论圆满的善所以可能之条件;圆教与圆善六章。
《圆善论》内容简介: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译注)、《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有的人其性天生是不善的。天生是善的者不因坏的风向(如纣为君)而不善,天生是不善的者不因好的风向(如尧与舜为君)而为善。公都子列举此三说,都表示人性不能定说是善。今子定说“性善”。然则“彼皆非与”?案:此三说皆“生之谓性”原则下之说。中性说直接函蕴着“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天生有善有不善”则是后来所谓“性分三品”说,与中性说不直接相隶属,但亦同属“生之谓性”,不相冲突。盖一个体存在之“自然之质”本有种种姿态也。荀子“性恶”亦是其中之一说。自然之质如生物本能、男女之欲,本无所谓善恶,然不加节制。即可流于恶,此即荀子所谓性恶。故性恶亦与中性说及可以为善可以为恶说.相通也。即使后来扬雄之善恶混说亦与此相通也。故此诸说皆赅括在“生之谓性”一原则下。“生之谓性”所抒发之性之实皆属于动物性,上升为气质之性,再上升为才性:综括之,皆属于气也。以上诸说皆就善恶言。若升至才性,虽大体亦可分三品(如上智与下愚以及中等之资),然多姿多彩,实可无量品。此是由性者生也”了解性之老传统,亦是一般人所易接触到的性。在“生之谓性”之原则下。亦可说有天才,亦可说有白痴。孔子说“上智下愚不移”,亦观察到生之自然之质如此。故由“生之谓性”一原则所了解之性决不能建立起道德原则,亦决不能确立人之道德性以于价值上有别于犬、牛。故生之谓性之“生”字定是实指个体存在时所本具的种种自然之质说。故由“性者生也”来了解性便有此种种说。而此种种说皆非道德意义的定善之性。故知孟子定说性善决不与“性者生也”为同一层次。若真想了解人之价值上异于犬、牛,而不只是事实上类不同之异。则决不能由“性者生也”来说性。因此,彼等诸说,就此“价值上异于犬、牛”之异一问题而言,皆非(因其不能说明“人价值上异于犬、牛”而非)。而孟子言性之层面,则就人之内在的道德性而言,因此,“性善”这一断定乃为定是。孟子以下之答语,“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即在显发此“内在的道德性”。此是孟子说性之洞见也。然则孟子何以能超越“性者生也”之古训而不从俗以说性?究竟者而趋;非了义者函着向了义者而趋。圣人初始所说大抵皆是当机而说者,很少是纯客观地如理实说或圆说。圆实之境大体皆是后来之发展或后人之引申,而且越重视具体生活而少玄思者越是如此,此如孔子。但孑L子之教亦有其圆实之境.此虽是后人之发展.亦是引申的发展,但其所决定之方向本可含有此圆实之境非是外来的增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译注)、《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佛学经典宝藏肇论 本书特色 《肇论》是后秦佛学大师僧肇所著的关于般若思想的论文集。僧肇是鸠摩罗什门下*杰出的弟子之一,由于鸠摩罗什全...
旧约-漫画圣经故事-上篇 本书特色 一流画面,一流品质,不可不读的经典!用美式漫画的形式诠释《圣经》里旧约的故事,为**次接触《圣经》的读者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藏密文库021-唐卡中的三界 本书特色 走进神奇的佛教三界,了解生命的轮回流,100幅精美传世唐卡,展示三界众生百态。三界概念抽象深奥,不易理解,但西藏美丽的唐...
宋代佛教政策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宋代佛教管理政策的探讨。全书共七章,包括宋太祖受禅的佛教谶言与宋初政教关系的重建、宋代僧尼隶属机构的变迁及其意义、宋代的僧官...
本书是学人江竹虚先生的遗作,由《五经源流变迁考》和《孔子事迹考》两部合璧而成。前者主要以“时代”、“传授”和列朝列代的“
原道-第21辑 本书特色《原道(第21辑)》研究对象从先秦的《尚书》、《大学》、《论语》到唐宋的《春秋》学,再到现代新儒家梁漱溟、牟宗三的经典著作。在这些解读中...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the coming into being of the world of meaning 本书特色 现象学关注中心是意识,符号学关...
《贾题韬讲般若》内容简介:六祖大师的《坛经》见地是“一切发空”的般若智慧,同《金刚经》的宗旨是一致的。而六祖大师大悟到:
◎阿姜查最完整的輯錄。◎華梵大學助理教授,香光尼眾佛學院講師自鼐法師專文推荐智慧是從平靜的覺知中產生,如果我們不持戒、修定
叔本华人生哲学 内容简介 生存环境只不过是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至于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
话说中庸 本书特色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因不满意宋儒对《中庸》的解释,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
蒋维乔 杨大膺宋明理学纲要:吕思勉理学纲要 本书特色 《蒋维乔宋明理学纲要吕思勉理学纲要》由蒋维乔、杨大膺、吕思勉所著,本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
逻辑与形而上学-思想史研究(第五辑) 本书特色 《逻辑与形而上学:思想史研究(第5辑)》是思想史研究丛书之第五辑,该书采撷英华,从不同的方面对逻辑与形而上学这个...
周易译注 内容简介 《周易译注》:群经之首,思想之源,中国文化“经典”。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荣格说: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意在探寻中国文化的来源”(丁山语),在古神话的考辨、推原方面成绩卓著,显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
美的五次沉思 本书特色 真正的美并不仅仅存在于已被认定为美的事物之中;它几乎首先在于向美的欲求与冲动之中。它常是一种不期而至的临在。此中精神或心灵的维度...
西方哲学导论(第2版)(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西方哲学原理的基础性著作,创造陛地按照哲学三大主题——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选择和安排材...
《禅心三无》内容简介: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有言:“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自它诞生起,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便深入其各个层面
鬼谷子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春秋战国肘代,是一个诸侯争霸征战不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如何谋求生存、如何富国强兵?成为当时各个诸侯国君臣首先要考虑的...
和谐静心身心灵 本书特色 外壤中,虽然缺失的还是缺失,匮乏的也还是匮乏,但身心却会进入从来有过的充盈,从未有过的宁静。从未有过的坦然的幸福。不再为人生各种挫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