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六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
本册专论宋以后之学术,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黄东发、王深宁、吴草庐三家学述,叙朱学之流衍,可见元初学术思想之大概。《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正续篇,举诸家诗文,以证明初诸文臣留恋故朝旧阙,怯于进而勇于退。作者由文论史,抉隐发微,含蓄地批评了这些元遗民缺乏夷夏之辨和民族意识。《金元统治下之新道教》一文对以王重阳和邱处机为代表的新道教(全真教)的历史成因及其三教合一、阳道阴儒的思想实质有很深刻的论述,极有助于我们了解元朝复杂的思想状况。《理学与艺术》一文,则专举绘画一事,以发明学术思想与艺术之相互关系,可为研究中国艺术史者启一新途。
本册专论宋以后之学术,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黄东发、王深宁、吴草庐三家学述,叙朱学之流衍,可见元初学术思想之大概。《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正续篇,举诸家诗文,以证明初诸文臣留恋故朝旧阙,怯于进而勇于退。作者由文论史,抉隐发微,含蓄地批评了这些元遗民缺乏夷夏之辨和民族意识。《金元统治下之新道教》一文对以王重阳和邱处机为代表的新道教(全真教)的历史成因及其三教合一、阳道阴儒的思想实质有很深刻的论述,极有助于我们了解元朝复杂的思想状况。《理学与艺术》一文,则专举绘画一事,以发明学术思想与艺术之相互关系,可为研究中国艺术史者启一新途。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6)》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六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专论宋以后之学术,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黄东发、王深宁、吴草庐三家学述,叙朱学之流衍,可见元初学术思想之大概。《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正续篇,举诸家诗文,以证明初诸文臣留恋故朝旧阙,怯于进而勇于退。作者由文论史,抉隐发微,含蓄地批评了这些元遗民缺乏夷夏之辨和民族意识。《金元统治下之新道教》一文对以王重阳和邱处机为代表的新道教(全真教)的历史成因及其三教合一、阳道阴儒的思想实质有很深刻的论述,极有助于我们了解元朝复杂的思想状况。《理学与艺术》一文,则专举绘画一事,以发明学术思想与艺术之相互关系,可为研究中国艺术史者启一新途。
昔孟子论学,有亲炙与私淑艾之别。孔子以圣师垂教,七十弟子及门亲炙,斯诚旷世难觏之奇遇。然既生值同时,能尊所闻行所知则止,若求别有阐发,其事则难。抑且身在庐山中,不易识庐山之真面目。孔子惟赞颜回为好学,因颜子于孔子,所识特深。然使颜子获寿,后孔子而卒,恐亦于孔子之道未能别有所发明。何者,时代不相异,则其立言传教,自亦无可大相异也。孟子生后孔子百有余岁,时移世易,虽自日私淑艾,若有异于及门之亲炙,然能发明孔子之道,使后世并称日孔孟,则私淑之与亲炙,固虽异而并不异也。二程传道于伊洛之间,谢杨游尹及门亲炙者亦有徒矣,然必至朱子而后二程之说获以大明。朱子之于二程,亦已在百年四传之后,是亦私淑也。朱子及门亲炙之徒亦盛矣,然朱子殁,其徒亦尊所闻行所知而止,无有能大发明于朱子之学者。下及东发深宁,则亦三传四传几达百年之久矣。余今考论朱学流衍,首举东发深宁,盖以学术之传,非久无以见其变,非变无以见其通,非通亦无以大其传。朱子之学,传至于东发深宁,一若面貌全非,然其精神血脉,则固不失为朱子之嫡传也。朱子之学,大率可分两途。一日性理之学,一日经史之学。性理之学,上接二程。伊川之称明道日:先生生乎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今纵谓伊川之言可信,然子贡有言,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则岂可谓孟子以下千四百年,乃并无不贤识小者之存在乎!子贡又日: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是知孔子之教,固兼有性与天道与文章之两途。孔子前辈弟子中,惟颜子能言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知兼两者而为学。子贡则日,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是其着意已仅在于博文。不知孔子固日: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此乃孔子即在文章中见性道,即在博文中见约礼,而子贡不之知,故有孔子少言性与天道之疑。孔子后辈弟子中,有子曾子,偏于性道与约礼。子游子夏,偏于文章与博文。故孔子既以告子贡,复以告曾子,皆日:吾道一以贯之也。孟子似偏于性道一面,荀子则偏于文章一面。今纵谓性道之学,自孟子后千四百年无传人,至宋而有程子。然文章之传,则固千四百年未尝绝。亦岂可谓此千四百年文章之传,乃绝无性道之可见乎?朱子言性理,推尊其传自程子。而其经史之学,则跨越二程,直溯北宋诸儒以上接汉唐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或此或彼-(全2册) 本书特色 思想接踵而至;我刚刚有了一个想法,正要写下来,一个新的想法又喷涌而出——抓它、挠它——疯狂——神经错乱! 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在...
哲人哲语——人生 本书特色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
思与所思-哲学的历史与历史中的的哲学(杨国荣卷) 本书特色 本书是笔者近十余年有关论著的选辑,所讨论的,主要是哲学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如笔者一再强调的,在哲学领...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5辑):先秦哲学与文献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2016年底主办了“先秦诸子的哲学与交锋”靠前学术会议,希望促进前沿研究的交流攻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1年8月至1853年3月所写的政治论著、时事评论、声明和文件。这一时期,1848-1849年席...
卢梭.康德.歌德 本书特色 伟大的心灵总是相通的,正因乎此,一位大哲学家和一位大诗人之间的距离,就比他与一位蹩脚的哲学家之间的距离为小。卡西尔的《卢梭康德歌德》...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作品-(全三册) 本书特色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
老子之道 本书特色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
吐蕃在祖国历史上建立王朝达二百余年之久,从公元7世纪初到9世纪中,几乎和唐朝的统治相终始。在这二百余年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 内容简介 一般说来,宋代以降,中国佛教基本是走向衰落了,但是它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诸领域却依然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在中国发展...
《叔本华与尼采》一书是西美尔一九○二/○三年间在柏林维多利亚女子中学所作的一系列报告的讲稿。这些讲稿不像一般专题报告,只是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全2册)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套装上下册)》:人文译丛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全2册) 节选 《在历史...
游牧思想 本书特色 《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 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是人文译丛之一。游牧思想 节选 《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 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是法国哲学家...
申鉴注校补 内容简介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申鉴注校补(繁体竖排中文)》东汉荀悦撰,明代黄省曾注,今人孙启治校补。《申鉴》凡五篇,曰《政体》《时事》《俗嫌》《杂言...
巴赫金全集(全七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2版2印★ 巴赫金为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世界知名的符号学家苏联结构主...
作者在书中借助于心理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理论以及历史学家的理论,审慎地得出主体性和自恋的观念。论证的结果是通过对笛
甚深智慧 内容简介 过去宗教的圣人发现头脑制造幻想,现在科学家发现头脑所描述的世界并非真实,人一旦将头脑认作主人,痛苦的梦就开始了,于漫无边际的痛苦梦中,遗忘了...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丛:艺术史的终结?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西方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下,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内容有:保护神(护法神)的形貌;护法神的分类、形貌和标志;出世间护法神;班丹拉姆女神;太黑护法;多闻子
理学与文学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文章23篇,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学与儒学”,主要以理学为聚焦点,探讨理学和儒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价值。二是“理学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