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杨富斌 编者:(美国)斯蒂芬·P·特纳 (Stephen P.Turner) (美国)保罗·A·罗思 (Paul A.Roth) 丛书主编:(美国)斯蒂文·M·卡恩 (Steven M.Cahn)
斯蒂芬·P·特纳是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和系主任,他撰写过许多著作,其中包括《作为翻译的社会学解释》(SociologicalExplanation as Translation,1980)。他还是《剑桥伴读:马克斯·韦伯》 (CambridgeCompanlon to Max Weber,2000)的主编。
保罗·A·罗思是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哲学教授.他是《社会科学中的意义与方法》(Meaningand Method jn the Social Sciences,1987)一书的作者,是每年一度的圣路易斯社会科学哲学圆桌会议的...
()
译者:杨富斌 编者:(美国)斯蒂芬·P·特纳 (Stephen P.Turner) (美国)保罗·A·罗思 (Paul A.Roth) 丛书主编:(美国)斯蒂文·M·卡恩 (Steven M.Cahn)
斯蒂芬·P·特纳是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和系主任,他撰写过许多著作,其中包括《作为翻译的社会学解释》(SociologicalExplanation as Translation,1980)。他还是《剑桥伴读:马克斯·韦伯》 (CambridgeCompanlon to Max Weber,2000)的主编。
保罗·A·罗思是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哲学教授.他是《社会科学中的意义与方法》(Meaningand Method jn the Social Sciences,1987)一书的作者,是每年一度的圣路易斯社会科学哲学圆桌会议的...
(展开全部)
1.斯坦福大学著名组织行为学教授集30多年经验之大成,惊世骇俗的颠覆之作。2.领导力大师《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
在受动作片电影和畅销惊悚小说影响而产生的流行误解中,在社会科学家的常规解释中,暴力往往与贫困、种族或意识形态仇恨、家族疾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德国最伟大哲学家之一。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
《沈氏女科600年:女人会养不会老》内容简介:不管是美丽的容颜还是健康的身体,都要靠养。而且, “养”又分为“内养”和“外养”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修订版)》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波澜壮阔,学术研究的发展自成一景。对
您知道社会学在您的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吗?其实,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不但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更是许
《鲁迅与孔子》内容简介:孔子和鲁迅都是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卓有影响的思想家,他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隔着遥远的年代,他们的差异
本书是供综合大学哲学系学生学习“西方哲学史”课程用的教材,也可以供自学者参考。研究历史必须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哲学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哲学家们的原著。但是哲学原著...
Aguidetothethinkersandtheoriesfrom1000BCtothepresentday.Thebookexplainsthemajors...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
《人类灭绝》内容简介:美国。总统收到一份关于人类灭绝可能性的报告--《海斯曼报告》,由此,一个关乎人类存亡的惊天计划缓缓拉开
这本书原本是写给意大利人的,两位记者以数据为依据,以实地调查和访谈为佐证,澄清了西方人对中国移民的许多误解,将事实真相客
《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内容简介:《在传统与现实之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古代文论研究》从全面和深入的角度,对中国
《课本里的《论语》》内容简介:北师大名师李山老师倾情打造,带领孩子一次读通读透《论语》,给孩子铺就受益一生的人文底色。康震
《寻觅意义》内容简介:所有迷茫、内耗、陷入精神困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王德峰。他用40多年中西方哲学修养,帮你厘清现实的种种迷
《社会学之思(第2版)》是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和蒂姆·梅富有吸引力的著作之一,为原书第二版。原书第一版由鲍曼撰写,第二
这是一本真正从“人”(而非技术也非管理)的角度关注软件开发人员自身发展的书。书中论述的内容既涉及生活习惯,又包括思维方式
本书作者威廉·詹姆士(1842—1910)是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全书收集了作者1906年在美国波士顿罗威尔研究所和1907年在纽约哥
《小说的准备(新版)》内容简介:本书由四个不同部分组成,包括两次课程讲演系列(“从生活到作品”;“作为意志的作品”),两次
吉奥乔·阿甘本最著名的论著均属于政治哲学领域,国内也不乏出版,但其处女作讨论的却是诗学和美学。《没有内容的人》是他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