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思想底三阶段;殷代的主要意识生产;周人“国有思想”及其前途;周人思想**次的变迁等。
侯外庐,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史学界,侯外庐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并称“五老”。《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是他讲授中国思想史古代编大纲的整理扩充,1942年末完成,1944年由文风书店出版。此书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的姊妹作,又为《中国思想通史》工作的起点。书中,作者将解决思想史上的难题作为重点,同时注意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关联,将思想史研究放在社会史的背景下加以研究,从材料实际出发,力求实事求是。这在作者自己是“**次”,“在并时学者的同类著作中或者也是较早的实践”,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至今仍不失启发和指导作用。
在此次编辑过程中,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以文风书店1946年再版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尽量保持原著风貌。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内容简介:侯外庐,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史学界,侯外庐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并称“五老”。《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是他讲授中国思想史古代编大纲的整理扩充,1942年末完成,1944年由文风书店出版。此书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的姊妹作,又为《中国思想通史》工作的起点。书中,作者将解决思想史上的难题作为重点,同时注意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关联,将思想史研究放在社会史的背景下加以研究,从材料实际出发,力求实事求是。这在作者自己是“**次”,“在并时学者的同类著作中或者也是较早的实践”,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至今仍不失启发和指导作用。在此次编辑过程中,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以文风书店1946年再版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尽量保持原著风貌。
第二节 官学到私学底转变在这一节首先要加一段插话,即《老子》的年代问题。因为如果《老子》一书果是孔子问礼的老聃其人所作,那么这里必先规定中国私学是由老子开始,孔子当退后一步。果是这样,我们依据社会史的发展,实在有好多矛盾问题在老子思想中不能解决。《老子》一书,自清人汪中、崔述以来,即致疑其晚成,崔言日:“《老子》文似战国诸子,与《论语》、《春秋》之文绝不类。孔子称述古之贤人及当代卿大夫,《论语》所载详矣。何以不载老子一言?孟子但距杨墨不距黄老,果老聃在杨墨前,孟子何以反无一言辟之?”(《洙泗考信录》)汪中以史无楚人仕周之事为疑,梁任公以《老子》文句体例以及生死年代矛盾为疑,冯友兰引司马谈“道家采儒墨之善”证道家后起为疑,钱穆以思想议论为晚世战国之遗绪为疑,各家所疑,相得益彰。郭沫若氏《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书,列老子于孔子之前,作者认为颇有问题,比该书一、二章的有价值的议论似不联结。老子思想本与西周天道观念未能相接,所以郭氏用“发明”来裁剪,他说:“老子的最大的发明便是取消了殷周以来的人格神的天之至上权威,而建设了一个超绝时空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这种思想,我以为要和社会史相比研究的,只有“礼堕而修耕战”的战国思想,才在“尽地力”之教方面,寻到地下的原理,产生了战国诸子自然的天道观(类似泛神论),只有在类似显族贵族的社会出现。土地向私有转化,否定了西周到春秋的土地国有(氏族贵族的公有)制度,才可能否定人格神的天道。这里,郭先生认《老子》一书成于环渊(关尹)之手,在考证学上本可以立足,但他又以为《老子》书则似《论语》的语录,为环渊所纂集。这就问题太多了。第一,《孟荀列传》所言“环渊著上下篇”,明言是著而非述,第二,《道德经》文体为经体,和《论语》的语录体显明是春秋与战国著述形式之区别,未能类推,第三,按《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所引《老子》文句而言,秦以前《老子》一书固然可能问世,但决不能证明书在墨子甚至孔子之前,以郭先生考证《易经》成年的方法讲来,《荀子》言《易》,《孟子》不言《易》,《易》可能成于孟、荀二家之中间时代,同样地孔、墨、孟诸家不言及老,何以《老子》一书可能产生他们之前呢?尤有进者,郭先生发现金文中没有与天对立的“地”字,这确是一个土地生产手段为氏族贵族公有的反映,地下生产手段的独占(非私有),可以形成了天道的独占观念,难
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 目录 导论**章 道德与人生**节 ...
秦汉道家与道教 内容简介 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天地之襲精为阴阳。秦汉时期的道家和道教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课题,它既包含着整个秦汉时期道家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也饮食...
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最高水平。本书由周予同先生的学生当代著名学者
紫气千寻落楼观 本书特色 《紫气千寻落楼观》,楼观道文化在中国具有怎样的文化史学地位?老子的《道德经》与楼观经典《西升经》、《化胡经》有无哲学渊源关系?楼观道文...
手和脚-关于人类及其长大的欲望-哲学小讲座-4 本书特色 国内**部当代著名哲学家面向青少年的哲学讲座不同专业、不同话题的深入解读读者/听众与哲学家面对面交流帮...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本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洛克论人权与自由 本书特色 约翰·洛克著石磊编译的《洛克论人权与自由(精)》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作者提倡个...
刘蕙孙《周易》讲义 目录 引言凡例六十四卦曲成说乾说坤说屯说蒙说需说讼师比小畜履泰否说同人大有谦豫随盅临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说习坎离咸恒逐大壮晋明夷家人...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东正教与俄罗斯人道主义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西方人道主义思想进入中国。一些相关的译作和研究作品以及当时出版的工具书,使国人知...
西方历代哲学家思想纵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9部分, 内容包括: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古希腊繁盛时期哲学家、古希腊晚期哲学家、古罗马时期哲学家、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文...
法家简史 内容简介 法、术、势。法:健全法制:势:君主的威势;术:驾御群臣,推行法令的策略与手段。法、术、势合而为一的东方政治家(全彩典藏图本)。法家是春秋战国...
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 目录 引言一、研究动机二、研究材料与方法三、研究创见与一点说明**章 创造学术范型的朴学人生**节 家学传承与学术积累第二节 由...
菩提树下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以一个文化人的视角观察、思考,以细腻的笔法描述圣地名寺,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购买此书的理由:行走佛祖诞生之地,智慧开启放下自在;...
宇宙之问·《天问》新考 本书特色 何新涉研领域宽广、学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宇宙之问-《天问》新考》精录于他的14部国学著作之中。宇宙之问·...
还原《道德经》本意 本书特色 本书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德经》为依据,同时参考了传世的八十一章《道德经》等诸多版本,对《道德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解读。全书分为...
马克思主义史-(第三卷)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史》三卷本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的一部,本书稿为第二卷,由弗兰尼茨基所著,是对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
释净空-认识佛教 本书特色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佛教传...
李叔同说佛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师一生开示佛徒的讲稿和其晚年整理、辑录的处事格言,忠实地体现出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
两汉易学史 本书特色 在中国易学史中,两汉时期的易学总觉得像是被一团迷雾笼罩着,它给人的印象是索奇弄怪、内涵神秘且朦胧不清。许多易学家讲到汉易,除了举出几个特有...
智解大学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形态,在先秦时期是以易、礼为中心的天人思想,秦、汉以后形成儒、道、墨三家学说并立,隋唐以后形成儒、释、道三家鼎峙的局面。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