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传统之发展而言,清民之际乃是*重要的转型时代。这里的“民”不仅指狭义上的中华民国(北洋时代与南京时代又不同),也还包括了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帝制崩溃乃是一大转折,由此所开辟者非仅一朝一代之“更名换姓”,更具备我文明中国之步人现代世界的标志性意义。
虽然我们能看到的历史进程极其有限,但自清帝逊位、民国肇创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毛泽东曾有意援用中华民国之名号,充分体现出其作为历史过程自觉者的伟人意识,可终究抵不过劝进者“开天辟地”的创新而*后重新更定国号。不过“民”之一字却始终未易,也可见出“清民易代”的长效性。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史意识的逐渐恢复,大陆学界对民国一代学术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除了编撰学案、结集成史之外,重印昔贤经典、接续学术传统。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史意识的逐渐恢复,大陆学界对民国一代学术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除了编撰学案、结集成史之外,重印昔贤经典、接续学术传统。
**编 上古时代(约公元前3000-公元588年)
**章 太古时代合奏的开始(约公元前3000-前1122年)
在太古时代音乐的叙述里面许多历史家都说,那个神话式的帝王伏羲约莫在公元前3000年创制了瑟——一种二十五弦的拨弦乐器(参看《史记》)。据说他曾经谱过一首乐曲,题为《立基》或《扶来》(参看《通志》),或者亦称为《立本》(参看《通典》)。那同属于神话式的女帝女娲氏据说曾经委托她的从官随去制作笙——一种用许多装有簧片的竹管编扎起来插入匏斗里面的木管乐器——她又使娥陵制造一种都良管,以便把一国的音律统一起来(参看《路史》)。另一个神话式的帝王神农氏据说曾经制作了一种用五根弦的琴(参看《吕氏春秋》),他的乐曲则称为《扶持》或《下谋》(参看《通典》)。这两首乐曲肯定是独奏曲,因为除了这两种弦乐器之外再没有提到过别的乐器。关于黄帝(公元前2697年)有这样的报道,他曾经命他的乐官伶伦按照十二个音制作十二支乐管(参看《汉书》),他的从官则奉命创作了一首舞曲题为《云门大卷》或者《咸池》(参看《庄子》及《白虎通》)。这首乐曲直到周朝还是用为*重要的舞蹈教材之一。此外古帝少吴(公元前2597年)写有乐曲《大渊》,古帝颛顼(公元前2513年)写有《五茎承云》,对于后者,前人也把原始的钟和磬算在他的名下(参看《乐纬》及《竹书纪年》)。帝喾(公元前2435年)曾命他的从官咸黑写了乐曲《六英》并委任有佳作鼙、鼓、钟、磬、笙、管、埙等,(参看《吕氏春秋》)。帝尧(公元前2257年)时作有《大章》或称《大咸》(参看《路史》),这些乐曲到了周朝还经常用作舞蹈的教学。很明显,乐器制造得越多,就越来越容易产生合奏。关于帝舜(公元前2255年)有过这样的报道,当他任命夔为大臣之后,他对他说:“夔,我任命你去主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正直但是温和,宽弘但是庄重,勇敢但是不残酷,简易但是不傲慢。诗应该具有特定的旨意,歌唱应该发挥言词的内涵,曲调应当与歌词适应,乐器应该使曲调得到和谐,八种乐器的音响(这是说乐器的八种分类:匏、土、木、石、金、丝、竹、革)互相协调,不让这一种压倒另一种,从而达到神人接近的境界。”(参看《书经·舜典》原文:“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乐正夔曾经受命制作一套乐曲,到了这套.乐曲结束的时候,一共有过九次的反复,因此被称为《九韶》(参看《竹书纪年》)。关于这套乐曲演奏的效果,《书经》也有记载:“夔说:当我(在堂上)打击鸣球,别人弹琴鼓瑟,伴着歌唱的时候,祖先(的灵魂)都来聆听,舜帝的客人(尧帝的儿子,作为助祭的参加者)来就他的席位,诸侯互相谦让。中庭人们吹箫击鼓,起奏祝(木制乐器),结奏敌(也是木制乐器)。
《建筑速写技法》对建筑速写加以分析和演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配有绘图步骤,详细介绍建筑速写的基础、透视、明暗、配景和
RealGhostStories-Howcanthereberealghoststorieswhentherearenorealghosts?Butarethe...
颜直卿多宝塔碑精选百字卡片 本书特色 2.视听、书写、字体对比三者相结合的练习方式,更能帮助读者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得所需信息。 3.32开小开本,携带方便,临...
玩石指南 本书特色 俞莹所*的《玩石指南》既按照国家颁布的《观赏石鉴评》,对各类观赏石的主要特征和鉴评要素做了具体分析,又对已经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失落的文明》各卷所展示的,正是文明肇端及其早期嬗变的轨迹,是后世人们久已淡忘了的,读起来就像成人重看儿童时期的老照片一
《生来闪耀:不负星光》内容简介:也许我是先眨眼的那个人 但我不能让她们看见我哭 当你站得越高,你就跌得越重。梦想与爱情的成本
《早期夏文化与先商文化研究论文集》收录有关早期夏文化与先商文化研究论文40余篇,包括:二里头一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二里头文
沙漠考古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景爱先生提出的沙漠化二重性的论断,已被国内外学术界所采纳和接受。这一论
旅行,是建筑人甘冒身心劳顿之苦却又乐此不疲的宿命。近年来,建筑旅行的风潮在台湾逐渐传开,越来越多人随团远赴世界各大城市朝
欧体创作必备 内容简介 欧阳询(557-641年),唐代大书法家,字信体,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欧阳询学识渊博,博贯经史,...
中国书法(英文)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陈廷祐著,他曾先后任《人民日报》、《北京周报》编辑记者、商务印书馆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苏轼行书入门 本书特色 为了贯彻教育部意见精神,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书法自学丛贴”。本辑楷书选取了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钟绍京的《灵飞经》、赵佶的《秾芳...
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 本书特色 此研究追溯和探讨了从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超现实主义的制度化的超现实主义视觉艺术理论的发展和接纳过程。金·格兰特...
《清代文学概述 书学源流论(外五种)》内容简介:此册收录《清代文学概述》《书学源流论》《临池一得》《论书绝句》《铁如意馆题画
元代书画藻鉴与艺术市场 内容简介 《元代书画藻鉴与艺术市场》主要包括元代书画发展概况、元代代表画家的艺术风格及其藻鉴、元代代表书家的艺术风格及其藻鉴、元代绘画概...
郑文公下碑 本书特色 在今山东省莱州市城南五公里处,有一座云峰山。山上林木蓊郁,怪石突兀,自古即为莱州近郊的名山。山上有《郑文公碑》《论经书诗》《咏飞仙室诗》《...
历代碑帖经典 (册页版):晋 王羲之兰亭序 本书特色 ★ 8开经折装,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兰亭序》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内容简介:本书要想让孩子成为富有的人,并不需要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而是应把他培养成一个可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设计配色基础(彩印) 本书特色 国内知名设计师原创作品,与台湾同步上市;通过图书内文的版式、色彩设计及丰富的原创代表作讲解配色规律、诀窍;...
历代碑帖善本精选(唐):道因法师碑 内容简介 《道因法师碑》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通所书,现收藏於西安碑林。碑全文楷书,三十四行,满行七十三字。为唐高宗龙朔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