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学者郑光路耗时数年的心血之作《张献忠剿四川真相》,以翔实可信的史料,通过剖析家喻户晓的著名历史人物张献忠的种种“真相”、“谜案”,极真实地解读了明末清初四川大毁灭的那段惨烈异常的历史,是一部以独特视角研究张献忠和明末清初历史并填补空白的力作。
书中真实再现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张献忠“大西国”的建立及其消亡过程。书中破解了许多历史谜团:张献忠究竟剿没剿四川?怎样剿?恶果是什么?张献忠究竟剿杀了多少四川人?史书记载他杀了“六万万”是真有其事还是所谓的污蔑?书中还以独特史料,讲述了外国传教土同张献忠密切相处的惊险岁月;张献忠耽酒好色之谜(有妃嫔三百名)、“藏宝”之谜、死亡之谜……讲述了浩劫幸存者的种种离奇故事:有人屠刀下侥幸脱逃,有人周游“地狱”般而幸存,有人变成野人、飞人、白毛人和“鬼怪”……
书中还真实再现了明末清初历史上罕见的四川“人吃人”现象、令现代人难以置信的四川“虎患”、可怕的大瘟疫、天府之国变为千里无人的荒漠……种种惨烈的历史真实画面,令人读后惊心动魄。书中还以独特视角,讲述了清王朝对四川艰难统一的全过程,及“湖广填四川”这一影响中国历史的大移民运动的来龙去脉。
作者追求一种“大俗大雅”,即学术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的完美结合。作者在许多方面有重大的史料发现,较之前人的研究有许多创新、突破。本书既可使广大读者真实了解明末清初那段难以说清的历史,也是一部研究中国明清史、中国战争史、中外交往史、中国人口史、四川地方史等方面极有价值的学术性参考书籍。
《张献忠剿四川真相》是**本全面剖析著名历史人物张献忠真相的专著真实披露明末清初时期一段少为人知的惨烈历史。四川学者郑光路耗时数年的心血之作《张献忠剿四川真相》。以翔实可信的史料,通过剖析家喻户晓的著名历史人物张献忠的种种“真相”、“谜案”。极真实地解读了明末清初四川大毁灭的那段惨烈异常的历史,是一部以独特视角研究张献忠和明末清初历史并填补空白的力作。书中真实再现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张献忠“大西国”的建立及其消亡过程。书中破解了许多历史谜团:张献忠究竟剿没剿四川?怎样剿?恶果是什么?张献忠究竟剿杀了多少四川人?史书记载他杀了“六万万”是真有其事还是所谓的污蔑?书中还以独特史料,讲述了外国传教士同张献忠密切相处的惊险岁月;张献忠耽酒好色之谜(有妃嫔三百名)、“藏宝”之谜、死亡之谜……讲述了浩劫幸存者的种种离奇故事:有人屠刀下侥幸脱逃,有人周游“地狱”般而幸存,有人变成野人、飞人、白毛人和“鬼怪”……书中还真实再现了明末清初历史上罕见的四川“人吃人”现象、令现代人难以置信的四川“虎患”、可怕的大瘟疫、天府之国变为千里无人的荒漠……种种惨烈的历史真实画面,令人读后惊心动魄。书中还以独特视角。讲述了清王朝对四川艰难统一的全过程,及“湖广填四川”这一影响中国历史的大移民运动的来龙去脉。作者追求一种“大俗大雅”,即学术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的完美结合。作者在许多方面有重大的史料发现,较之前人的研究有许多创新、突破。《张献忠剿四川真相》既可使广大读者真实了解明末清初那段难以说清的历史,也是一部研究中国明清史、中国战争史、中外交往史、中国人口史、四川地方史等方面极有价值的学术性参考书籍。
插图: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川曾发生震惊全国的“打五蠹”大民变。事件起因是彭县百姓未交纳杂税“鞭银”作为衙役工食。彭县知县想出个馊主意,临近过年时,让衙役们去直接向老百姓大举追索,闹得怨声载道……当地人王纲、王纪大骂衙门中人为吸食百姓的蠹虫,敲着铜锣聚众打“衙蠹”(意思是政府中的蠹虫),尽毁众役吏之家。各州县闻风群起,发展为打“五蠹”:一日“衙蠹”,即各州县杂吏差役。二日“府蠹”,指投靠蜀王府的地绅。三日“豪蠹”,谓民间豪强。四日“宦蠹”,指官宦缙绅。五日“学蠹”,谓秀才、举人中之喜害人者……因积愤太深,当时川中各县百姓把“五蠹”活活打死,或扔到锅里炖烂吃掉,或推入土窑活埋的,不可胜记。只有新都知县黄翼圣、金堂知县程大典有善政,两县才未发生民变。陈士奇叹气说:“廖大亨当四川巡抚没两年,就因这次‘民变’被免官【1】此处皇室虐民情况,参见《明实录类纂——四川史料卷》中《万历实录》卷421,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2】百姓毁内江王府第事,参见[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12:“蜀宗人虐民,民相聚,将焚内江王第。”【3】成都书吏反蜀王府事,参见[明末清初]费密《荒书》:“(崇祯十三年)两院三司之书吏七八百家歃血与王府斗。家带僮仆仅约共数千人,骑马执器自城内出青羊宫,谓之扬兵。”【4】“打五蠹”民变为明末四川大事件,参见[明末清初]顾山贞《客滇述》:“或捶击死者,或糜烂于鼎釜者,或活埋于土窖者,不可胜记。”[明末清初]费密《荒书》等史料中也有类似记载。
郑光路,长期“以研究历史的严肃学术态度进行文学写作;以文学写作的方式去研究历史”,其作品具有材料独特、新奇、大题材等个性特色,融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形成其“文史结合、雅俗共赏”的独特写作风格。曾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有影响的文史类文章六十余篇。已出版的长篇著作有:《气卷神州》;《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之特殊内战》(海外出版)、《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文斗之喧嚣怪状》(海外出版);《四川旧事》;《成都旧事》;《川人大抗战》等。其作品广受专家学者好评并多次获奖。海内外不少人士评论作者的诸多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空白。多部著作被中国863计划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国内外馆藏机构正式收藏。郑光路创办有“中国独特文学网”网站(国际一级域名:http://www.tstcwx.co m.cn),电子邮箱:ZGL706@263 net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诞生不久的德国空军成为纳粹德国实施侵略的中坚力量之一。呼啸的“斯图卡”式,快速灵活的BF-109……一度主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本书特色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其思想古老而深邃,对诸子百家以及后世百代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的门徒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外,其余...
尤是·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1924-)是位我国读者很熟悉、也很喜爱的作家。他曾任苏联作协书记和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苏联作家
《卢瑟经济学》是一本穷人必须了解的经济学,多数人为什么越来越穷?多数人越来越穷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件事情,
青铜自考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十二吏部九十六《处分例-举首诗文书札》载,乾隆四十四年(1779),皇帝论...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本书特色 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古人所面临的伦理上的两难困境,关注了思想家在各种流行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古人对正义问...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战役的》内容简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会战,国军伤亡154余万人,共军伤亡24.2余万人,伤亡
生在城南 本书特色 外城也称南城,是相对于老北京内城而言的。清军入关后,将京城汉人悉数赶至外城,外城从此成为汉人亦即相对于旗人的“民人”...
占领历史研究:1931-1949 本书特色 《占领历史研究(1931-1949)》:“1931-1949占领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占领历史研究:1931-...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内容简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宣部组织专家遴选了100首热情讴歌党
《城镇化与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内容简介:尊重劳动,保障劳动者权益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马克
大清奇案冤案 内容简介 大清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君可知,天命汗王努尔哈赤是以哪些冠冕堂皇的借口诛杀了手足兄弟?又可知,他那年轻貌美的大福晋是怎样被活活...
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1.适合作为相关专业教材或参考书。2.视角新颖,吸引人,适合普通文史爱好者阅读。3.关于中世纪历史的图书销量良好,而...
团购:三千年来谁著史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冷成金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已创作多部畅销历史杂谈著作,作品被翻译到韩国和日...
1434-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点燃文艺复兴之火 本书特色 备受争议的英国业余史学家加文·孟席斯推出新书《1434: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
西汉经济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分四章,首先介绍了西汉以前中国经济发达不平和、封建制度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上中下) 本书特色 500张罕见西方版画+50万字西方记者一手现场报道世界上**份以图画为内容...
著名宋史专家陈振先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对宋朝这个中国历史积弱王朝的政治、军事等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举教育和文学艺术
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是一套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案丛书。传统学案体史书在于研究不同学派的学*源流、...
《威尼斯:晨昏岛屿的集市》内容简介:本书是继《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伊斯坦布尔:面纱下的七丘之城》后,“读城系列”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