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史学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几乎每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政权,都有人为之撰写历史。同样,早在一千多年前,封建史学家们也撰写过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的专史(国别史),可惜先后散佚,至今还没有人重新为它们分别撰写历史。推其原因,一是隋唐以后历代封建史家对十六国的历史不够重视,认为十六国时是“五胡乱华”的黑暗时期,这些政权是“僭伪”之国,不值得去为它们撰写历史。即便是撰写通史,对它们也是寥寥几笔带过。二是由于十六国时史官所撰的各国史书,均先后散佚,这给后世撰写十六国国别史造成了极大的团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大的史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开创了我国史学繁荣的新局面,加之,建国三十多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掘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和古籍,使撰写十六国国别史成为可能。一九八二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杨伟立同志撰写的《成汉史略》(四川通史丛书之一),首先为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作出了努力。
本书主要是叙述十六国时在西北建立的南凉、西秦两个政权的历史。为什么要将这两个政权的历史合起来撰写呢?第一、是这两个政权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由在曹魏末至晋初从大漠南北迁入我国西北地区的鲜卑族所建立;而建立这两个政权的鲜卑族都不是纯粹的鲜卑,一是主要融合了匈奴族的秃发鲜卑,一是主要融合了高车人的乞伏鲜卑。两个政权建立时间相差十二年,南凉建立时间晚,存在时间也短,最后亡于西秦。因此,他们所处的时代、整个西北地区的形势均大致相同。甚至两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亦均有相似之处。第二、南凉与西秦两个政权关系密切,几乎难以分割。他们一个在河西,一个在陇右,相距不远,而且乞伏鲜卑最早臣属于秃发鲜卑,乞伏鲜卑建立西秦政权后,一度为后秦所灭,乞伏氏王族投奔南凉。后来,西秦复国后,又灭了南凉,原南凉领有的河湟之地遂为西秦所有,一直到西秦灭亡前夕。第三、有关两国史料大都散佚,要单独叙述他们的历史比较困难。基于上述三个原因,我们将南凉与西秦的历史合起来撰写。南凉秃发鲜卑迁入河西较早,而亡国在前,故先叙述南凉史,再讲西秦史。
撰写南凉、西秦历史,最大的困难是史料问题。十六国前后有关南凉、西秦的史书,即《托跋凉录》、《西秦记》、《十六国春秋》等,均先后散佚。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两国的史料,主要是唐代房玄龄等所撰《晋书》卷一二六《秃发乌孤载记》、卷一二五《乞伏国仁载记》、《魏书》卷九九《秃发乌孤传》、《乞伏国仁传》以及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有关部分。此外,还有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所录崔鸿《十六国春秋》的一些片断。而现存的三种《十六国春秋》均为后人所撰[1],只能作参考之用。同时,因两国建国时间短,存留和发掘的地上地下文物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撰写两国历史,只好利用现存的《晋书》、《魏书》、《通鉴》及北宋类书所引的《十六国春秋》了。《晋书》载记三十卷,是“兼引伪史十六国书”[2],故在十六国史书散佚的情况下,此书就成了最重要的资料。北宋司马光等修《通鉴》时,崔鸿《十六国春秋》及《纂录》可能还存在,故《通鉴》保存了许多《晋书》载记没有的资料,也可作信史引用。至于《太平御览》等类书引《十六国春秋》的资料,除个别字句有错讹外,均系《十六国春秋》或《纂录》原文,它们也是本书所据的主要资料之一。
由于南凉、西秦两政权是由我国古代鲜卑族所建,故我们首先从民族史的角度,分别探讨了秃发、乞伏鲜卑的来源、迁徙及融合情况;叙述了他们建立政权的背景和经过,两国与邻近各政权的关系,以及他们盛衰的历史。最后,对两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也作了一些探索。由于资料缺乏和作者水平所限,本书存在问题很多,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南凉篇
第一章 秃发鲜卑与河西鲜卑
一、秃发鲜卑的来源及其向河西的迁徙
二、晋初秃发树机能的反晋斗争
三、西晋末至十六国初期的河西鲜卑
第二章 南凉政权的建立
一、南凉建国前河西的形势
二、秃发乌孤的建国及其发展
第三章 南凉的兴盛及其与邻国的关系
一、后凉的衰落与南凉的兴盛
二、极盛时期的南凉及其与邻国的关系
第四章 南凉的衰落与灭亡
一、由盛转衰的南凉
二、南凉的灭亡及其原因
三、南凉灭亡后秃发鲜卑的分散和汉化
第五章 南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南凉的政治制度
二、南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性质
三、南凉的文化及其对河湟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西秦篇
第一章 乞伏鲜卑与陇西鲜卑
一、乞伏鲜卑的来源和迁徙
二、陇西鲜卑及其部落
第二章 西秦的建立及其与邻近政权的关系
一、西秦建立前陇右的形势
二、西秦政权的建立
三、西秦政权的发展及其与邻近政权的关系
第三章 西秦的亡国和复兴
一、后秦的西进和西秦的亡国
二、复兴和极盛时期的西秦及其与邻国的关系
第四章 西秦的衰亡及其原因
一、西秦的衰亡
二、西秦衰亡的原因及乞伏鲜卑的分散和汉化
第五章 西秦的社会制度
一、西秦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二、西秦的社会形态
三、西秦的意识形态
第六章 西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附录一 南凉秃发氏世系表
附录二 西秦乞伏氏世系表
附录三 南凉大事年表
附录四 西秦大事年表
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著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 多桑编著的《多桑蒙古史(上下冯承钧译著集)》是十九世纪初瑞典人多桑写的一部蒙古史,所叙时间为十二世纪初至十四世纪...
《谈读书》内容简介:朱光潜先生是一个爱读书、好深思的人,涵泳于中西方文化,通过阅读培养了深厚的学养,塑造了自己的人格。他对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真题详解及押题密卷:经济法》内容简介: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进行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
五代十国《五》:力挽狂澜 本书特色《五代十国-力挽狂澜》讲述了盛唐隆宋之间,帝国迷失了方向,社会已面目全非。从末唐时代,天下陷入了持续的动荡与混乱,历经五代割据...
杀死一切会动的东西-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 本书特色 五角大楼机密文件,重磅披露,震惊全球,国内首次完整引进尼克·特斯亲自走访越南战地,采访越战老兵168名,历时...
共和国震撼瞬间 本书特色 这里的故事会令你感慨,这里的镜头定让你动容!珍贵照片,动人历史。辉煌悲壮,一册珍藏!震撼影像 记录光荣坎坷,倾情回顾 讲述巨变沧桑!共...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内容简介:《〈中国治水史诗〉评传》是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之后,我国部用文学表现形式所创作的治水巨
《五胡录》中文网络世界风行五载的激扬文字,火焰塔打造的五胡十六国历史传奇!《五胡录》以史诗般的气魄、谐趣生动的语言全景式
当世界还没有完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惧和其造成的灾难性结果——大萧条——当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另外一场更大的战争灾难发生了
《艺术概论》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艺术基础理论教材,内容系统丰富。上篇囊括了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
国宝华光 本书特色 《国宝华光》收录47篇文章,聚焦国宝重器、丝路遗珍,旨在通过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多侧面的展现和历史多层次的探秘,展示国宝之美、重器之重以及&ld...
《大元史与新清史》内容简介:作者以西藏和藏传佛教为观察点,通过对于当时的藏文历史文献原著的解读,重新审视了蒙元王朝、明王朝
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清代财政与社会经济发展、康乾盛世的疆域与边疆民族、清代前期的文化发展与文化政策之得失等内容。本书收录...
飞翔在中国上空:1910-1950年中国航空史话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装帧精美,史料丰富★ 本书的照片来源广泛,许多照片来自私藏,并有一部分照片从未出版...
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周末秦初,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期。西周覆亡,进入东周。东周又分为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英雄辈出。战国时期,战乱频仍,...
八十三天皇帝梦-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根据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定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出版计划,我社拟安排再版《八十三天皇帝梦——回忆袁世凯》一书。本书...
历史研究法-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历史研究法》中介绍了西方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历...
《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讲述了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历史,本就是真假掺半的。也许就在那些古老优雅的繁体字刚刚组合成官方史书
中国政治精英利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战败编织了一整套饱受外族剥削、欺侮为内容的“民族叙事”和“历史建构”。但在中国经济崛
中国历史大讲堂两晋南北朝史话 内容简介 两晋是西晋和东晋。继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公元265年,司马氏从曹魏手中取得政权,建立了西晋王朝。西晋在公元280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