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刺的书囊》,是由读书、评书而及论人、论事、论世的一部随笔集,分“人与事”、“书与人”、“道与器”三辑,近50篇批评文章如束薪入书囊,软中有硬,故名。
黄叔度、李太白、茨威格、泰戈尔、高罗佩、易宗夔、钱锺书、顾准、文怀沙、张中行、范笑我、余杰、木心、陈丹青、张艺谋……褒贬人物不管尊卑冷热,涉及话题无论古今中外,诚恳以心,诙谐以文,却不失批评风骨,尖锐有刺。正如作者所谓:“斜眼读书,正眼看人;冰炭杂出,庄谐纷纭;渎书评书不信书,知我罪我宁作我。”
本书由《百家讲坛》“新说水浒”主讲人鲍鹏山作序。
《有刺的书囊》,是由读书、评书而及论人、论事、论世的一部随笔集,分“人与事”、“书与人”、“道与器”三辑,近50篇批评文章如束薪入书囊,软中有硬,故名。黄叔度、李太白、茨威格、泰戈尔、高罗佩、易宗夔、钱锺书、顾准、文怀沙、张中行、范笑我、余杰、木心、陈丹青、张艺谋……褒贬人物不管尊卑冷热,涉及话题无论古今中外,诚恳以心,诙谐以文,却不失批评风骨,尖锐有刺。正如作者所谓:“斜眼读书,正眼看人;冰炭杂出,庄谐纷纭;渎书评书不信书,知我罪我宁作我。”《有刺的书囊》由《百家讲坛》“新说水浒”主讲人鲍鹏山作序。
五行之中,虽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却也有个强势弱势的力量对比。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这是五行相生之序。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此乃五行相克之序。最终,五行编织成了一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毛虾”的食物链。看来看去,五行之中,最受欺负、也最脆弱的是木。木者,金可伐之,克金之火亦能烧之。最霸道、也最好惹是生非的好像是火,除了水,似乎没有谁能奈它何!火虽因木而生,反过来却能“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可怜木在生火之时,便作了火的牺牲。金虽能克生火之木,火却能“冶”克木之“金”,虽有“真金不怕火炼”之言,可那个“怕”字还是透出了“金”骨子里的虚弱。甚至连生金之土都怕火,所以才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常言道:“水火无情”。但印象中,除了洪水堪比猛兽,作为万物之源的水,总比火要温柔敦厚得多。否则,何来“太一生水”之说?言归正传。这篇小文想说的是书与火。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盖书和火前生今世都有因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豆萁之叹,用在书与火之间,也是实至名归。最早的书谓之简牍。王充《论衡·量知篇》记载“简牍”的创制云:“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片之为版,力加刮削,乃成奏牍。”可知竹简也好,木牍也罢,书的早期形态总是离不开“木”的。后记十多年前,我还在江南某著名中学教书,平庸繁琐的教书生活让我每感憋闷,业余与三五朋友喝酒聚会之外,最大的消遣不过是读书写作。那时,在报刊上“发表”文字成了我聊以自慰的一件事。但那些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的文字,很快让我有了“自悔少作”之感。一个强烈的感觉不断来袭——对“发表”那些报章体文字的热衷,很可能会毁掉我少时就做得五迷三道的文学梦!经一位朋友点破摆脱之法后,我如睡狮猛醒。此后数年,无论辗转栖身之地如何变化,挑灯夜读成了我平凡生活的一部分。1998年至2004年,我有幸重返校园,在学院的书斋中整整度过六年苦读生涯。我学的是古典文学,如果要填表,在“研究方向”一栏里,还要将包围圈缩小,具体到“魏晋南北朝文学”。尽管彼时已不再年轻,甚至已为人父,但仍有些夫子所谓“小子狂简”习气。我不满于学院体制中的学科壁垒,常常“人在曹营心在汉”,把交游和读书的圈子自行扩大,学古典文学的才俊之外,还与一拔年轻的诗人、评论家、艺术家相与过从。读书买书,亦常左顾右盼,东鳞西爪,古今中外,生吞活剥,学养是谈不上的,总之胃口越来越大。论文写作之外,亦不忘操练另外一支笔,写点与所谓专业稍远、甚至旁人看来“不务正业”的文字:散文,随笔,杂文,诗歌,小说,书评,时评
留白,本名刘强,别号有竹居主人,河南正阳人。人文学者,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攻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研究,兼事现当代文化批评与随笔杂文写作。2000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随笔、评论、杂文等近百万字。著有:《堂吉诃德缩改本》(明天出版社1996)、《世说学引论》(2004博士论文,待出)、《世说新语会评》(凤凰出版社2007)、《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译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今月曾经照古人:古诗今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一种风流吾最爱:世说新语今读》(人物篇·典故风俗篇全二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等。
头火:刘一达京味小说手稿(竖排典藏本编号本 共2册) 本书特色 刘一达是有名的“胡同儿记者”,他以地道的“京味儿”,描写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北京城大厨赫二爷...
书斋闲话 本书特色 幸田露伴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大家,原名成行,别号蜗牛庵。他从小受到中日古典文学的熏陶,学识渊博,文学造诣颇深,与尾崎红叶、坪内逍遥、森鸥外等人齐...
七绝名诗一百首赏析丛书:咏物抒怀 内容简介 《七绝名诗100首赏析丛书》共分五卷,每卷选诗100首左右,每首附以题解、注释、诗意、分析等,全书120多万字。本书...
红色丽人 本书特色 从历史的尘埃中发现焦点与疑点在今天的重访中捕捉答案与真相,《重访》是新影厂、cctv-10合创栏目。所播出的节目内容,主要是通过寻访、考证、...
容斋随笔-图文版 本书特色 《容斋随笔》由宋代学者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纂而成。其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乱兴衰、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自问世...
生死恋歌--周信芳与裘丽琳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将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更丰富多样的色彩。传奇事变和热点探讨,伟大人物和平民生活,历史追问和现实思考,文字特色和图像魅...
笑的艺术 本书特色 这里有*酣畅的文字、*勇敢的呐喊、*精粹的传承、*真挚的情感、*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找精神...
散文集:日子一天一天过 本书特色 ◎高晓松推崇备至的文学大师,被西方国家翻译ZUI多的中国作家,世界文坛的无冕之王老舍先生散文典藏本。 ◎别着急,莫慌找,日子一...
飞花令里读宋词 本书特色 宋词中有才子:他们口吐锦绣,笔下生花,花前侧帽,柳边系马。宋词中有佳人:或拈花微笑,端坐如莲;或眉头紧蹙,掩卷伤神。宋词里有美景:可以...
大地之门丛书-人在天涯 目录 自序敢问沧桑岁月,雪在何方我的母亲遥想艾青大江小川文怀沙先生别了,西部歌王黄河万里独行客维熙与山理由与海两座山两个人阆中人物盐亭的...
上课记 本书特色 在一个孤悬海外的*荒凉的省会城市,她并非科班出身的写作课教授,他们也不是中文或广告传媒专业的学生;她在数十年前就已誉满文坛并无经济压力,他们则...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畅销书作家七堇年的首部随笔集,本次作者逐章逐节全新修订,特新收入曾发表在《最小说》上大受好评的中篇小说《少年残像》,更加完整呈现那些年我们...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本书特色 你总有一天将爱我,我能等你的爱情慢慢地生长;像你手里的这把花,经历了四月的播种和六月的滋养。今天我播下满怀的种子,至少有几...
(精)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泽雅堂文集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
《昆山之路》内容简介:《昆山之路》问世25年了。这部作品曾经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个人文艺大奖和中国作协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人
译笔生花 内容简介 作为《高等学校商务英语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1部分主要介绍外事接待,涵盖机场接人、日程安排、宴会活动等;第2部分主要介绍对外经...
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典藏: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对中国古代的优秀词作进行了集中点评,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洗...
唐孙过庭书谱 本书特色 我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书法宝库十分丰富。为了适应广大初学者特别是中等学校学生临习传统书法的迫切要求,以及书法...
中国诗歌-2011年民刊诗选-第24卷 二零一一第十二卷 本书特色 阎志编写的《中国诗歌(2011年民刊诗选)》收录了《当代诗人》、《潮白河诗刊》、《微光诗刊》...
生活端倪 本书特色 《生活端倪(散文)》:读书品茗,品味名家经典,欣赏佳作,感觉唯美瞬间。世上*豪迈、*光荣的事业就是生活的写意。任何其他事情,都只是这个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