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固然很痛苦的,病固然很痛苦的,死固然很痛苦的,然他所痛苦的是重在别离了少壮的老,别离了盛好的病,别离了生活的死。所痛在别离即无常也。
功利主义对于人生是肯定其欲望的。径直可以说,欲望就是人生的一切。——人生不就是在欲望的满足或不满足中度过乎?
人类的本性不是贪婪,也不是禁欲,不是驰逐于外,也不是清静自守,人类的本性是很自然很条顺很活泼如活水似的流了前去。所以他们一定要把好动的做到静止,一定要遏抑诸般本能的生活,一定要弄许多矫揉造作的工夫,都是不对的,都不是合理的人生态度。
习惯和社会环境总分不开,好习惯往往不过是社会所需要的道德,非真道德。清虚高明之怀是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怕的,抑何威胁牵掣之有?一切威胁牵掣只为受牵累于身耳。心胜乎身,则无此事。此即身心间有矛盾。然此卓然不受牵累之心,岂世俗寻常所有哉!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和人生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是对梁漱溟关于宗教、道德与人生问题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由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宽先生亲自辑录审定。梁漱溟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毕生追寻人生的真味。他对人性生动立体的剖析和对人生全面透彻的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代国学大师的卓绝智慧;他自由无束缚的思想和开豁通达的人生观,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给今天的我们以极大的启示。梁漱溟以传承并发扬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为己任,躬自践行,为我们展现了新儒家新儒学的新思想,实为后世之瑰宝。
从讲生活那段起,似乎偏于叙述及抽象,不像批评具体的问题有趣味,而却是很重要,是我们全书的中心。我们批评的方法即因此对于生活的见解而来。我们现在将奋斗的意思再解释一下。照我们以前的解释。所谓生活就是用现在的我对于前此的我之奋斗,那么,什么叫做奋斗呢?因为凡是“现在的我”要求向前活动,都有“前此的我”为我当前的“碍”,譬如我前面有块石头,挡着我过不去,我须用力将他搬开固然算是碍,就是我要走路,我要喝茶,这时我的肢体,同茶碗都算是碍;因为我的肢体,或茶碗都是所谓“器世间”——“前此的我”——是很笨重的东西,我如果要求如我的愿,使我肢体运动或将茶碗端到嘴边,必须努力变换这种“前此的我”的局面。否则是绝不会满意的;这种努力去改变“前此的我”的局面而结果有所取得。就是所谓奋斗。所以凡是一个用力都算是奋斗;我们的生活无时不用力,即是无时不奋斗。当前为碍的东西是我的一个难题;所谓奋斗就是应付困难,解决问题的。差不多一切“有情”——生物——的生活都是如此,并不单单是人类为然。即如苍蝇所以长成六个足,许多眼睛,全都因为应付困难,所以逐渐将他已成的我变成这个模样。以求适应环境的。不过这种应付都是在意识以前的,是本能的生活。人的生活大半分也都是本能的生活。譬如小儿生下来就会吃乳、睡觉
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他的狂放。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的傲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追求。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他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梁漱溟。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大众眼中特立独行的梁漱溟,一身傲骨,不趋炎,不附势,被誉为“中国的脊梁”。梁漱溟自认是一个有思想,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他毕生思考不停,笔耕不辍,不断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梁漱溟一生治学严谨,著作等身,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
诸相非相:二:画禅 本书特色 放下,为禅家之身影;无心,是宗门之立基。以凡圣皆遣,遂无法为法,到此,有佛处不坐,无佛处称尊。禅家之啐啄原生杀一事;禅画之应机亦杀...
本书是对《周易》包括《易纪》全文的注释。作者继承象数学的传统,认为《易》辞皆观象而累,故重在以象释《易》。除了依据《易傅
《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模式》是赫费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赫费从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及作为概貌性科学的实践哲学两个方面对亚里士多
列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验教材:列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是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之一。列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
上海道教音乐 本书特色 吉宏忠主编的这本《上海道教音乐》为“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之一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专项的普识性系列读本。...
荀子-治世的理想 本书特色 《荀子:治世的理想》是“国学基础教程”丛书子部的一种。荀子是儒家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大家,对儒家学说有进一步的发展,主张人性本恶,须要...
易经与老子 本书特色 《易经与老子》是胡兰成到日本后撰写的讲解《易经》与《老子》的重要著作,也是新发掘的胡兰成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典之作,在日本封尘半个世纪,此次...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5辑):先秦哲学与文献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2016年底主办了“先秦诸子的哲学与交锋”靠前学术会议,希望促进前沿研究的交流攻错...
老子 本书特色 老子是我国古代哲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道家 学派的创始者,他的学说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老子当做圣...
沉思录-(千年经典智慧书.外国卷) 内容简介 《沉思录》是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哲学思考,是一部人生智慧书。作者在书中探究了宇宙、自然、人生等哲学问题,充满着理性、...
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 本书特色 郑玄是中国古籍整理的奠基人,现存的多部儒家经典,都是经由郑玄之手,才得以定型并传世,其功甚伟。本书主要尝试在以下问题上有所突破...
密解般若心经 本书特色 《密解般若心经》:一部首次完全演绎文殊,般若两次大菩萨自内证的佛智妙书,一部*具创见性的破解《般若心经》的图文经典,一部数年时间再版二十...
西北宗教论丛(第3辑)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
奇门探索录 本书特色 《奇门探索录》八卷,原是民国李盛铎先生辑录《秘传奇门十种》而成,本次出版,郑同先生重加校订,新增《奇门先天要论》、《奇门大成心传》、《奇门...
荀子--全文注释本 内容简介 荀子,名况,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
我的佛教观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池田大作和野崎勋、松本和夫两位佛学大师之间的对话记录,涉及佛典的结集、阿育王、东西文化的交流、大乘佛教的兴起、法华经的精神等内容。我...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理论体系奠基性部分,下篇为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和拓展。笔者通过对中国古代文本的一...
圣经故事 本书特色 *近,有机会读到焦仲平先生所译的《圣经故事》。译者在译后记里提到,他是少年时**次从雨果的诗里接触到出自《圣经》的典故的。这倒勾起了我对这一...
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学说探究(从基督教哲学角度的一种解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之一,该书对托马斯主义的基督教哲学的特征做了比较详细、全面的阐...
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张岱华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创造的哲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