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远古时代》:大家的观点,通俗的阐释,一部精要的中国通史,一部精略的中国史学史。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国代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此后,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主持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办了史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等。国家教育部称他“年高德劭,学识渊博,教书育人,誉满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赞他“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史学会认为他“学术的追求,是创新的意识,批判继承祖国文学遗产,成自得之学;学术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变,关注祖国历史的兴衰,思考民族的未来。”他的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史学概论》、《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民族宗教论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回族史》等,由他总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全部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亲笔致信祝贺,对《中国通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远古时代》内容简介:这里描述了从考古资料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远古时代主要描述了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1万年前)、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1万年-前3500年)、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前2000年)和周边地区(东北、甘青、东南、华南、西南)远古文化的辉煌。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已有分布广泛的人类活动。他们留下了原始社会的踪迹。
中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是主要原因之一。1.相对独立的环境与走着一条封闭独立的道路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中国的西部、西南、西北分别由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阿尔泰山,延续不断;北部为蒙古戈壁沙漠,浩然一片;东北为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相连;东边和东南是汪洋大海,其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在这幅员辽阔的地理大环境内,西部和北部高寒干旱,远古的人类缺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外界的交往更是困难;中部偏东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远古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佳条件,也就成为我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这一切也就决定了我国史前文化起源的本土性,以及在世界诸史前文化中的独特性,并决定了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走着一条比较封闭而且独立的发展的道路。2.多元化的史前文化之起源与不平衡的发展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山脉和河流的走向大多自西而东,这就形成了四个与纬度大致平行的自然区域:第一个自然区域为塞北区,大致为我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和新疆等地区,均为温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在0°-10℃左右。这里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为草原或荒漠,植物的年生长期一般低于210天。青藏高原虽然纬度很低,但地势非常高,自然条件比较适于农业或牧业的发展,现为主要的牧区或农牧混交区。第二个自然区域是华北区,约在长城以南和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黄河流域,同样是暖温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约为10°-15℃。年降水量约为400-8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植物的年生长期大约在210-270天,现为旱地作物的主要产区。第三个自然区域是华中区,约在秦岭一淮河以南和南岭山脉以北,主要是长江流域,均为亚热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约为15°-20℃,年降水量约为800-1500毫米,植物的年生长期大约在270-300天。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现为水稻的主要产区。第四个自然区域是华南区,在南岭山脉以南,台湾、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南部、云南南部、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均为热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约为20°-25℃,年降水量约为1500-2000毫米,植物的生长期应该为一年四季,是我国水稻和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区。上述四大自然区域内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等,也都不太一样,再细分下去,可为若干个亚区。在这种情况下,就自然地决定了我国多元化的史前文化之起源与不平衡的发展。
史上關於原爆故事最感人至深的作品《鐵達尼號》、《阿凡達》導演卡麥隆特別推薦!這世上不該再有藍色螢火蟲的墳墓,這世上不該再
史记 本书特色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阅古知今系列《史记》共分六册,译文精准、清晰流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使读者轻松阅读经典史学著作,收获知识。另外,本套书定价低...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书特色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500万点击率!超级话题人物!袁腾飞=易中天+郭德纲!百家讲坛当红主讲袁腾飞,与900万人一起重上历史课。...
时光里的文明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二十世纪-上下册 本书特色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十五年沉潜之作史上*好读、*好懂、*权威的世界文明史一部全景揭示世界文明发展轨迹的百科...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本书特色 人类历史在不断地发展,财富也在逐渐地积累。人类在发展中创造了财富,同时又借助财富推动着文明前进的步伐。世界上每个国家几乎都...
汉书新證 目录 高纪**上高纪**下惠纪第二高后纪第三文纪第四景纪第五武纪第六昭纪第七宣纪第八元纪第九成纪第十哀纪第十一平记第十二汉书新證 节选 此书曾于195...
《地铁2033》内容简介:核战争结束二十年后,人类几近灭亡,世界化为一片废墟。楼房倾塌,森林被烧为灰烬,遍布辐射尘的地表被各种
通鉴漫话 本书特色 本书甄选《资治通鉴》的精华,整合为战国争雄、天下一统、楚汉相争、大汉天下、三国鼎立、南北对峙、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八大部分,用深入浅出的笔法,...
明朝那些事儿7 内容简介 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讲述了从万历年间中日战争到明熹宗即位前后二十七年的历史。万历年间,内忧外患,外有日、朝进犯,内有四处...
《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内容简介:博恩·崔西花了超过25年的时间,研究全世界最成功的人士所使用的最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他的
百年世事:德国原总理施密特与美国历史学家斯特恩对话录 本书特色 《百年世事》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对话录,凭借赫尔穆特施密特的丰富政治阅历和弗里茨斯特恩的深厚...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
《中国五岳1924》内容简介:对于古老的中国文化,西方人总认为伟大而神秘。这神秘,既让他们着迷,又让他们困惑。而中国的五岳具有
《追逐荣耀(1648-1815)》内容简介: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时,欧洲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时的欧洲
经与史-华夏世界的历史建构 本书特色 本书从夏商周三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以“经”与“史”为关键词,选择各朝代在社会、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关键点,以勾勒出...
《精通Neo4j》内容简介:图数据库是NoSQL类数据库的又一大典型代表,在国内图数据库属于新兴事物,其优异的复杂关系解决方案引起了
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厄本对话录 本书特色 《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厄本对话录》是汤因比与厄本的对话录,也可以说是汤因比对其毕生所从事的历史研究的一个小结,...
战国策全集上下 本书特色 名著精读,感受国学博大精深。一部独特的国别体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1240年间,12大诸侯缤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
先秦年代续探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致力于梳理史书中年代的误漏。作者从史料中搜集年代中的相矛盾处,又从天文学和文字学等角度分析取证,从而厘清了史书中年代的分歧和差异...
民国研究(总第15辑) 本书特色 《民国研究(总第15辑·2009年春季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民国研究(总第15辑) 内容简介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