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了周有光先生的39篇文章,是这位104岁的语言文字学家近年来所观所感所写的各类杂文的结集,其中包括作者百岁之后的23篇新作。本书共分五辑:华夏思古、读史纪实、文化演进、语文探新、笔尖畅想,涵盖了经济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内容。周有光先生早年从事经济学研究,本书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全球化巡礼》、《从人均gdp看世界》、《两大文明古国的经济起飞》等篇什,即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预测各国经济的未来走向。自从1955年10月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便被委以文字改革的重任,由他主抓并*终制订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被世界所公认,人们尊称他为“汉语拼音之父”。本书“语文探新”部分,集中收录了这方面的文章。“终身教育,百岁自学”,周有光先生秉承老一代学人之风,从八十几岁开始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本书收录的《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华夏文化的复兴》、《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不丹王国的民主化》等文章,就是周有光先生近年来研究成果的突出体现,展示了这位世纪老人孜孜以求、探索真理的精神。
《朝闻道集》是周有光先生在一百零五岁之前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现实。21世纪人的座右铭是:了解过去,开创未来,历史进退,匹夫有责。“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个理想是华夏民族的旗帜,前赴后继,亿万同风。思想的催眠,逻辑的诡辩,不能再继续F去了。中国群众的心灵起飞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迷信时代要过去了,盲从时代要过去了,现在是独立思考、择善而从、不拘一格、奋力求进的“与时俱进”时代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壮心在,老骥千里;忧天下,仁人奋起。
《朝闻道集》辑录了周有光先生的39篇文章,是这位104岁的语言文字学家近年来所观所感所写的各类杂文的结集,其中包括作者百岁之后的23篇新作。《朝闻道集》共分五辑:华夏思古、读史纪实、文化演进、语文探新、笔尖畅想,涵盖了经济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内容。周有光先生早年从事经济学研究,《朝闻道集》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全球化巡礼》、《从人均GDP看世界》、《两大文明古国的经济起飞》等篇什,即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预测各国经济的未来走向。自从1955年10月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便被委以文字改革的重任,由他主抓并*终制订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被世界所公认,人们尊称他为“汉语拼音之父”。《朝闻道集》“语文探新”部分,集中收录了这方面的文章。“终身教育,百岁自学”,周有光先生秉承老一代学人之风,从八卜几岁开始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朝闻道集》收录的《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华夏文化的复兴》、《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不丹王国的民主化》等文章,就是周有光先生近年来研究成果的突出体现,展示了这位世纪老人孜孜以求、探索真理的精神。
第一辑 华夏思古01 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大同论”。《礼运》,孔子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中国人民历代的崇高理想。在大同理想的启示下,康有为提倡“维新”,作《大同书》;孙中山创导“三民主义”,大书“天下为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以“小康”为建设目标。孔子(前551-前479)提出“大同论”之后,柏拉图(前428-前347)提出《理想国》,莫尔(1478-1535)提出《乌托邦》,傅立叶(1772-1837)提出“法郎吉”幸福社会,圣西门(1760-1825)提出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乐园,马克思(1818-1883)提出科学社会主义,英国提出费边社会主义(1884),美国以自由民主立国(1776)。这都是引导人类前进的崇高理想。比较上面各种理想,“大同论”在时间上早得多,在意境上高得多,这使我们不能不感叹孔子的先知先觉!今天诵读这篇“大同论”,好像是跨越两千五百年,跟先师孔子面对面讨论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问题。苏联的理想是建立没有阶级剥削的社会主义;伊朗的理想是建立地上天国;美国的理想是建立自由民主的世界;中国的理想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你选择哪一种?我选择“大同”。因为:“大同理想”,崇高、远大、广博、平易!我们的当前任务是:建设小康,志在大同。大同与小康“大同论”把人类历史分为“大同时期”和“小康时期”。大同时期的特点:1.天下为公(政权禅让);2.选贤与能(文官考试);3.讲信修睦(守信、睦邻);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终身福利,从摇篮到棺材);5.男有;分,女有归(幸福家庭);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1923-1927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1928-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该组织经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
担任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语文专著2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1989年离休。
2012-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人民日报评论年编-(共两册.含光盘) 本书特色 《人民日报评论年编(2012)(套装共2册)》由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人民日报出版社...
《孩子的情商是培养出来的》内容简介:情商绝不只是“会说话”那么简单!情商其实是一个人能够处理好三种关系的能力:和自己的关系
南无袈裟理科佛,苗蛊热创造者,被网友昵称为“小佛”。以长文《苗疆蛊事》连载而在磨铁中文网享有盛名。其文被转载于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其网络点击率均在短短几个月内...
记述村庄的政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三农”问题的随笔,从田野的调查工作中走来,将社会转型中农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深入浅出地反映出来。吴先生的文字通俗灵动,而表达...
已落言诠 本书特色《已落言诠》是《文史知识》资深编委白化文先生多年文章的结集。其中包括序跋、书话、师友交游、杂谈、札记等多种类型的短文,按类型分章编排,散文性质...
作品目录2016年再版序 2004年译丛总序 中译者导言 上编 伊壁鸠鲁文存 一、致希罗德信(论自然纲要) 二、致皮索克勒信(天文学纲
叶•季•盖达尔(1956—2009),经济学博士、教授。1992年任俄联邦政府代总理;1993—1994年任俄联邦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94—2001年任“俄...
宁夏经济史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古代篇、近代篇和现代篇, 主要内容包括: 远古先民在宁夏的早期经济活动和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宁夏经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和西夏时期的...
郭良鋆,女,1943年5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社科院印度古代梵语巴利语文献研究员。专著:1、《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中国...
人文社会科学数字资源使用手册 本书特色 近年来,数字资源以传统资源难以比拟的优势迅速成为信息资源的主体,而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日益成为科研用户...
现代性的图景 内容简介 “现代化”与“现代性”一、“现代”、“现代性”与“现代化”三个概念的内涵二、对“现代性”和“现代化”的诠释早期探索中的“二分法”倾向一、...
《人力资本经营思维》内容简介:未来已来。数字技术变革将业务与人力资本融为一体,企业越来越依赖人的创造力,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
新闻业与新媒介 本书特色 “帕夫利克……介绍了全景相机等新技术的发展,论述了数字报道的复杂性。他并未掉入技术乐观主义的陷阱,他强调了新技术对隐私权、新闻准确性和...
花边新闻-另类中国记者史 本书特色 以新闻的方式写历史,花边无处不新闻,以人性的角度看记者,嬉笑怒骂皆文章——这就是《花边新闻》,一部中国记者的心灵史,一部百年...
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 本书特色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演进和死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图像...
《深度实践OCR》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融合了企业界先进工程实践经验和学术界前沿技术和思想的ORC著作。本书由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研究院
《人口原理》内容简介: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学著作之一,是人类文明史、学术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自出版以来直到今天乃至可见的
百科由来 本书特色 汤效禹编著的《百科由来》内容介绍:1984年9月,我有机会考入宁夏大学读书。在两年的大学生活中,我除了完成学业以外,还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
俞伟超(1933—2003)江苏江阴人,出生于上海,1950 年 9 月至 1954 年 7 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考古专业毕业生。19...
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柏杨解码-5/8 本书特色 《高山滚鼓集》所谈主题有病、吃、酒、建筑等大项,随意而谈,生活杂事,娓娓道来,笔调轻松。《道貌岸然集》中柏杨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