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存》,即存文。本是秉烛挑灯的心香,本是一种心绪.一种醉心民族的、艺术的心绪的交会。历史一瞬百年,竟“东风夜放花千树”,已然历历然。历史以文字方式存活,无非人与人的心绪交会。这样来读《北平皮簧史》以及戏台掌故、戏界杂言等等,可以读顺一个文化集体的心绪:从唐宋元明清跋涉而来的心绪,从东西南北中交会而来的心绪。晓行夜宿,任重道远。摩肩接踵,仆仆风尘。为艺术而承载艺术,孜孜不倦,他们是艺术人。为文化而输送文化,乐此不疲,凭谁吝惜一尊桂冠的天赋?——他们还是文化人。时光似云似烟,飘向无垠天涯,心绪如雪如雨.降给一个地方。这就是文存,文化的存活。
贵社此次莅平,本拟约全体学生多聚数次,借谈国剧之来源及组织之要点。奈因为期太短,且诸生日日出演劳碌异常,故未敢再搅乱其脑思。虽曾约两三人来谈过数次,然不愿常常烦琐损其演剧之精神故,只得稍为指点,致所欲言者未能道其万一,且于诸生毫无裨益。事与愿违,歉甚歉甚!
贵社在平所以成功之点有三。一因系学术机关故,观众皆另眼相看待。二因各生演唱皆认真,大致有“观光上国不敢自放”之意。此系一种美德,当永远保存之,因有此种思想便诸事谨慎,则无论做何事、到何处,不致失败也。三因各生艺术尚有前辈矩蠖至他人帮忙,乃其余事所谓帮腔的上不去台也。
此三点中,艺术一层尤关重要。但有由西安来者多云:贵社学生之艺术,尚不及陕中旧班脚色。噫!可知秦腔旧规矩之美且善矣。是则诸公不可不注意者也。
前闻家竺山兄归谈,曾聆耿古城兄教益,得悉贵社情形,兹再伸论之。总之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盖艺术者,皮也;剧本者,毛也。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倘艺术能保存,则无论何种剧本皆可排演,任他教忠教孝,家庭更善,社会改良等等,固无不可。下至“破坏主义”“赤化主义”,也无不可。即各国剧本,亦可翻来演唱。因此与戏剧之本质演剧之方法,毫无龃龉处也。
所谓艺术者何也?即说白、歌唱、神情、身段,四点是也。即贵社章程第七条所规定者。歌唱身段尤为重要。如说白不研究则词句之意思念不出来,神情不研究则词句之情节表现不出来,此人人皆知注意者也;至歌唱与身段,则人多忽视之。其实所关尤巨。
人但知歌唱以动听为要,固矣,但此仍算是第二步。*重要者,则在安置腔调之初,须审此段唱词之意义方能安腔。腔调安的好,便能将其人之心事完全烘托出来。所谓歌以咏言,长言之不足,则咏叹之者是也;否则,便失歌唱之本义。如此处不应安此腔,则虽能动听,亦不合理。兹就极浅显者言之;弟处只有秦腔唱片两段,即就此两段中论之。
如高生致中之《武家坡》王宝川唱词“先问奴夫好不好,再问他安宁却安宁”两句,本系合掌排偶之词,似应一气唱下去,倘唱一句稍事思索再唱亦无不可。如今则唱过**句后,接一很大之过门,则未免稍觉松懈。按秦腔规矩,此腔之后应接过门是已,但似不应安此腔,因如此一缓,则王宝川急于要知其丈夫情形之心事便烘托不出来了。这是安腔稍差的地方,与歌者无干。
再如王生天民《柜中缘》中之唱词,“无奈来我把相公怨,你遇的事儿本可怜。”此二句,一句是怨,一句是恕,其意思本不联贯,中间似应再补一二句以便转折。现在用一长腔,使音节稍事回旋,又加一哭头,则许翠莲回思转念之心绪曲曲传出,再接唱下句;如此,则腔调不但摇曳生姿,且饶神理,较用文字楠足又妙多矣。
此是腔调安置好的地方。腔调安的好,再唱的好,方能算尽美尽善。身段一层关系更大。中国剧之动作,所以能超乎世界任何戏剧组织法之上者,全在此点处处用美术化方式表现出来。此节已与贵社诸生略言之不再赘。兹仍以极浅近者证之。
此次所听贵社旧戏数出,*妙者为耿生善民之《宁武关》,就以此剧而论。周遇吉上场后十几分钟并无多少话白,而用身段锣鼓,便能将周遇吉之心绪完全表现烘托出来,即此可知身段之重要,国剧组织法之高尚矣。倘身段没研究、不坚实,试问此剧尚复有何意味耶?而排新戏则决无暇如此组织揣摩也。
贵社欲保存秦腔,并将秦腔推广遍全国,时则非注重以上四点不可。欲注重此四点,则非先练旧戏、后排新戏不可。李笠翁《偶谈》第二卷《选剧篇》云:
选剧授歌童,当自古本。古本既熟,然后间以新词。切勿先今而后古也。优师教曲,每加工于旧,而草草于新。以旧本,人人皆习,稍有谬误即形出短长;新本偶尔一见,即有破绽,观者听者未必尽晓,其拙尽可藏。且古本相传至今,历过几许名师传有衣钵,未当而必归于当,已精而益求其精。
云云。此段议论,实为确有见地且极精当之言。盖旧剧每句之轻重,每调之尺寸,每动之距离,皆有美术之规定,故演者皆有极确切之认识、深刻之练习。若新戏之说白,则此次多说两句,下次则或少说两句;动作,则此次多移前两步,下次则或多靠后两步;腔调、神情,更无论矣。所以说,欲艺术精美,则须先练旧戏也。因永排新戏,则各脚之神情、身段必皆模糊而不坚实。倘排新戏太多,更必把旧规全失,而国剧亦随之破产矣。因国剧之规定皆系用美术化方式表现,非将各种方式练的确有根柢者则表演时不能美观;率尔操觚,必不值方家一哂也。
齐如山,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民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撰写并编辑大量戏曲著作、和大量介绍北京(中国北方)风俗掌故作品。 齐如山在台湾有“文豪”之誉,大陆亦推崇其“戏曲理论家”之实。其著述丰富、篇章浩繁、涉猎广泛,皆令人惊叹;尤其笔触所向之雅俗兼备堪称观止。
《千姿百态看德国·社会篇(汉德对照)》内容简介:《千姿百态看德国》是为了满足我国广大德语学习者学好德语和了解德国的需求编写
朱自清散文经典(新版) 本书特色 为了让读者在*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精品,我们编辑出版了本书。书中收录了朱自清的经典力作——《踪迹》...
巴尔扎克文集-日读日新枕边书 本书特色 《日读日新枕边书·巴尔扎克文集》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和京华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巴尔扎克文集-日读日新枕边书 内容简介 巴尔扎...
可爱的洪水猛兽 本书特色 2008年是中国不折不扣的“大事年”,在这样的时刻,韩寒独立、智慧的声音尤其显得卓尔不凡。本书汇集了他在2008大事年的博客文章,文章...
丹·布朗(Dan Brown, 1964—),美国著名畅销作家,毕业于阿默斯特大学,曾是一名英语教师。1996年开始写作,先后推出了《数字城堡》《骗局》《天使与...
夏天的肖像-Vol.7 本书特色 王蒙著的《夏天的肖像》作品的时间跨度超过了半个世纪,是王氏相当独特的一个选本。包括《太原》《春堤六桥》《寻湖》《没有》《室内乐...
名人名家书系:我这两辈子 内容简介 萧乾,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一生写了大量小说、散文、笔记、随笔、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等作品。萧乾的作品,...
朱自强学术文集2: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 本书特色 集三十载研究之功建十卷本学术业绩——《朱自强学术文集》出版国内迄今规模*大,涉及研究领域...
荒野文明之思 本书特色在经历了革命时的疼痛、见证了革命后的乱象后,托克维尔意识到启蒙时代的美好想象解决不了法国的问题,于是他把兴趣集中在法国之外,试图在更广阔的...
河童旅行素描本 本书特色 这其实是一本坊间常见的杂文集子,就是把发表在报刊上的千字文拾掇拾掇,出本书。但是由于作者的身份不一样,这书就有了独特的魅力。妹尾河童是...
小北野武 本书特色 老哥和我的学习 老妈真厉害!我是说在督促哥哥他们学习这方面,没人比老妈的手段更厉害了。我家只有一间屋子,天花板上吊着一只孤零零的灯泡。老哥总...
半夏河 本书特色 ☆乡土中国的余韵个人史三部曲终章 申赋渔继《一个一个人》《匠人》后 于万里相隔的异国,思故乡风土人事,追索生命的来处 ○讲述申村的人文掌故、乡...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本书特色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
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 目录 序绪论**章 古代中越书籍交流**节 中国典籍在越南的传播一、汉籍向越南传播的途径(一)北蜀郡系時期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 节...
《VR虚拟现实:商业模式+行业应用+案例分析》内容简介:《VR虚拟现实:商业模式+行业应用+案例分析》既有详细、全面的实际操作方法
《白秋练》内容简介:美丽多情的鱼精白秋练,热恋着年轻的慕生。二人湖畔幽会,灯下吟诗,两相爱慕。但因门户不当,遭到慕翁的反对
新书--苏童作品系列--河岸 本书特色 该书呈现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残酷青春,故事展现了库文轩、库东亮父子的荒诞命运,展现了生命的卑微与顽强,青春成长的烦恼与历...
四季随笔:吉辛101篇手札珍品 本书特色 ◎《四季随笔:吉辛101篇手札珍品》是奠定吉辛文坛地位的经典佳作,这本半自传体散文集原名《亨利·瑞克罗夫...
生命之歌-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 本书特色 共赏精美散文,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
思无邪-[增订版] 本书特色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这本《思无邪(增订版)(精)》,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