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中国与宗教、宗教社会学与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宗教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宗教;中国的宗教——儒释道“三教”;中国的民间宗教——存续与发展等。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中美学者合力打造宗教学新教程。《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宗教历史于一身,共同努力成就这一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著作。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努力为中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性宗教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们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为宗教社会学的学术研究提供基本的知识;探讨有关中国宗教的过去与未来。
插图:(一)共有的精神遗产。古代中国文明中的精神取向和道德信念并没有完成融合进制度性宗教中去。制度性宗教一般的结构在中国社会没有明显的地位:组织性的教会、规范的教条以及僧侣集团似乎对于其传承与保持生命力不那么紧迫。相反,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宗教参与的头等标准不一定是相信,而是归属一个社区,例如:村庄寺庙组织、家族或者香会组织……”“不是信仰,而是归属”——在各种各样的民间仪式与活动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信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民间组织活动形成了带有宗教实践的精神取向——祈祷、仪式以及道德表现。在本书中,我们将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取向确定为中国人“共有的精神遗产”。我们使用“共有”这个词,来肯定在中国文化中所获得的共识,正如欧大年(Ovemyer)已经指出的那样,这种精神传统已经成为“被最广泛民众所接收的基本价值和象征符号”。这种共识常常表现为明显的地方性,人们根据本地世代相传的记忆和仪式在村子里以及地方社区进行活动。这种较大规模的文化体系(包括祖先崇拜、对“天”和“气”的信仰、以及善恶报应的实践),不仅是在中国本土为民众共有,而且还超越中国本土在有华人的地方传播。关于“精神”,我们倾向于超越西方“宗教”概念所涉及的范畴——即“宗教”要具有制度性结构和正统教义等,来关注那些分散于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道德取向和民众共有的世界观。中文“遗产”一词,表述的是传统以及传承的东西:通过代际传递来完成。在我们的使用中,“遗产”意指这一具有悠久传统的信仰和仪式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中已经枝繁叶茂。这份遗产,是道德观念和精神愿景的宝藏,当中国人面对世纪性全球化挑战时,足以从中汲取营养从容应对。下面所附表综合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本书中我们将通过这些方法来讨论中国人核心的宗教关怀。这种多方面思考的目的是出自对居于中国文化精神主体的丰富性和深厚性的尊重。
范丽珠,宗教社会学家,哲学(社会学)博士(CUHK),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美国旧金山大学(USF)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RicciInstitute)EDS-Stewart Chair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旧金山大学、波士顿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等访问学者,在美困芝加哥大学、瑞士佛莱堡大学等讲授中国宗教课程。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历史与民族志的研究,并涉足于宗教社会学理论的探讨以及民间宗教信仰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出版了《当代世界宗教学》、《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等专著,翻译杨庆垫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在China Quanteny Joanlal of Chinese Religion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三十余篇,近年来更多地主持或参与有关中国宗教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并承担国际课程的教学。James D.Whitehead,宗教历史学家、基督教理论家,哈佛大学博士。在哈佛期间,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佛教的中国化问题。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宗教在晚期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宗教跨文化对话的可能。James D.Whitehead博士是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杰出学者EDS-Stewart讲座教授。从1998年开始,他每年都与Evelyn Eaton Whitehead一道来中国,他们在上海、杭州、南京、香港等地的多所大学,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举办系列讲座、开设学期课程。Evelyn Eaton Wtlitehead,社会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博士。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她壬要关注人类发展的比较研究。她目前的研究兴趣在于宗教意识中文化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她与James D.Whitehead一起合作出版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当代宗教生活和精神实践,他们的大部分著作都已有中文译本。Evelyn Eaton Whitehead博士是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杰出学者EDS-Stewart讲座教授。
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本书特色 《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对十余部史书、古籍中所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有影响的典型事件,从计谋和社会心理两个角度作了深透的分析...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论实证精神 内容简介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
《自由的迷思》是根据丘扬,创巴仁波切(chogyamTrungpaRinpoche),于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三年间,在美国各地所作的演讲结集成书的
古训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识 本书特色 当下国学很流行,因为古人的智慧总会给找不到出路的人们指出一条出路。古训在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留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内容简介 六祖惠能明心见性,开启本有的大智慧,他所说的经典是由智慧光明所说出来的,这是由真正智慧所说的经典!六祖惠能怎么开悟?他一听《金刚经》...
论语图文本 内容简介 读论语孟子法点校者按:此文据清仿宋大字本补。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
论语新解 本书特色 在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弘道扬善(道教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城隍庙·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之一。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
旧约-漫画圣经故事-上篇 本书特色 一流画面,一流品质,不可不读的经典!用美式漫画的形式诠释《圣经》里旧约的故事,为**次接触《圣经》的读者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安乐哲比较哲学著作选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孔学堂书局出版★ 国际知名汉学家安乐哲,对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学界称为“当代利玛窦”★ 本书获201...
《西方哲学精神》深入浅出,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体会,适用于各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社会公众。目录 前
阳宅三要-一函三册 本书特色 《阳宅三要》,清代堪舆大家赵九峰著。所谓阳宅三要,即阳宅的三个重要因素:一、门,是阳宅的关键所在,是一家人朝夕出入之途,如一个人的...
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
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上半部注释 本书特色 《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上半部注释(精)》:韦卓民:康德哲学著译系列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
柯小刚,字如之,号无竟寓。1972年(一说73年)生于湖北大冶灵乡谈桥村。吉林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博士。曾在德国耶
《五灯会元》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禅宗经典巨著。宋代大儒沈静明认为:禅宗语要,尽在五灯。自六祖慧能始,禅宗更以灯喻佛法
天人合一-领悟老子心中的自然神和人的灵魂 本书特色 《天人合一(领悟老子心中的自然神和人的灵魂) 》作者党连文依据《道德经》中关于人、自然及其关系的阐...
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 本书特色 “历史哲学”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一般地说,思辨的历史哲学主要是寻求历史演变的规律,思辨的历史哲学的对象是...
宗教经验种种:人性的研究 本书特色 阅读《宗教经验种种》,深刻理解东西方宗教体验。本书是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的代表作,尚新建的这个新的翻译版本也更加...
你一定要懂的哲学知识 本书特色学习哲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大大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能够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逻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