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是老残,或者可以说是作者刘鹗,感叹身世的抒情的作品。一般的解释,都以为他为中国的衰亡而哭泣,为帝国的末日而哭泣。但作者觉得它的意义,远不只如此,他用一种抒情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帝国末日的情景,带出来一种中国山水画的写意传统。
“夫梦之情境,虽已为幻为虚,
不可复得,
而叙述梦中情境之我,
固俨然其犹在也。
若百年后之我,
且不知其归于何所,
虽有此如梦之百年之情境,
更无叙述此情境之我而叙述之矣。
是以人生百年,
比之于梦,
犹觉百年更虚于梦也。”
——刘鹗
关于经典3.0n种解释:
●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
●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
●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
●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经典3.0
25种经典/25位名家导读
梦幻阵容前所未见
● 我们是在传播一种新观念:web3.0阅读
● 我们是在倡导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书+网络+旅行
● 我们是在倡行一种新的阅读体验:“我阅读,我存在”
● 我们是在致力于一项事业:
→ “为了人与书(经典)的相遇”;
→ “阅读经典,打开梦想和未来”;
→ “探寻两岸三地华文文化普适价值”(实现文化三通)。
3.0提供经典:——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果错过这些经典,自己错过的是什么。
3.0也提供体验:——网络将结合文字以外的声音、影像、气味、触感,甚至意念,提供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帝国末日的山水画:老残游记》一般研究《老残游记》的人,大部分只注重这本小说的政治的意义。到底作者是不是对于清末的政治有所影射?可是作者是把它当作一个有哲学意义的抒情作品来看。胡适认为,中国传统小说里面,写景写得这么细致的,写得这么有抒情味道的,《老残游记》是**本。这本小说是老残,或者可以说是作者刘鹗,感叹身世的抒情的作品。一般的解释,都以为他为中国的衰亡而哭泣,为帝国的末日而哭泣。但作者觉得它的意义,远不只如此,他用一种抒情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帝国末日的情景,带出来一种中国山水画的写意传统。 “夫梦之情境,虽已为幻为虚,不可复得,而叙述梦中情境之我,固俨然其犹在也。若百年后之我,且不知其归于何所,虽有此如梦之百年之情境,更无叙述此情境之我而叙述之矣。是以人生百年,比之于梦,犹觉百年更虚于梦也。”——刘鹗关于经典3.0N种解释:●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插图:唤回抒情的美学历史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端看一个文学家怎么写。我们熟悉的晚清小说,如《孽海花》和《官场现形记》都是“野史”,是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演绎出来的,唯有《老残游记》不然,它用一种抒情手法,把当时的现实“美化”,变成一幅历史的山水画。如果是在汉唐盛世,这种山水画可以拿来共享,但到了十八世纪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己经是在追忆似水年华,但大观园中的那个抒情意境还是完美的。然而到了清末的《老残游记》,这个抒情意境本身已经残缺了,这个残缺意境的背后,是一个历史的阴影,小说愈抒情,阴影愈大,但刘鹗并没有把当时的历史危机的现实──诸如拳匪之乱、八国联军、戊戍变法、孙中山的革命──写出来,只是从一首诗中略作影射,这并不表示作者会全置身度外,因为我们知道刘鹗本人熟悉铁路、采矿、炼盐之术,也参加过这一类的工作,只不过是他后来生意失败了,被流放到新疆,郁郁而死。正因为在文本中他不写,这个乱局的阴影反而和抒情的意境之间形成一种紧张,表面上越平和,你越觉得背后的乱性越大。有时我想到同一时期的奥匈帝国和世纪末的维也纳文化,可谓颓废之美逹到极点,也更危机四伏,这个比较,恐怕须要进一步探讨才行。最后,我想做一个小小的结论。也回到王德威的意见,他引用了捷克学者(也是我的老师)普宗克(Jaroslav Pr??ek)关于“抒情”和“史诗”的两模式并将之引伸,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到了廿世纪,已经进入一个史诗式的文学时代,也就是革命时代,这个大时代是须要投入的,小说是写实的,社会性的,似乎是继“抒情”时代以后的东西,二者互相取代,王德威再三探讨论证的是,在这个史诗时代,抒情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抒情?我对王德威的看法的感觉是:其实抒情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艺术传统,即使山水画也有它永恒的美学意义,是不容取代的,甚至可以超越历史和现实,譬如曹植的诗中所达到的最高意境。照另一位名学者高友工的说法,这是一种“美典”。我又觉得,反而在史诗时代,危机四伏时,抒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教授。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及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
著有中英文著作《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中西文学的徊想》《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随笔集《狐狸洞话语》《世纪末的沉思》《世纪末呓语》《音乐的往事追忆》《范柳原忏情录》《东方猎手》等。
[绘者介绍]
谢祖华,普理茅斯大学图形设计系毕业。曾参加“1997英国新进设计师联展”。作品有《通往幸福的密语》《红瓦房》《我爱蓝树林》《风岛飞起来了》等插画创作。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历史阐释 节选 bsp; 序 李昌集 本書是作者在揚州大學讀博期間完成的博士論文,我是他的導師。選題和...
济南泉水诗补遗考释 内容简介 《济南泉水诗补遗考释》收录204名古代诗人所写的济南泉水诗445首。这445首诗作,是济南历代的府县志、也是去年新出版的《济南泉水...
生活诗学-后理论时代的新美学形态 本书特色 本书为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活诗学:后理论时代的新美学形态”的*终成果。全书分为四大部分...
草根红学杂俎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二十余年来有关《红楼梦》曹雪芹的研究论文及随笔漫谈,收入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到了红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在观点上也是经过了深思...
电路基础实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之一,是培养实验能力和技能的基础教材。全书系统介绍了电路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的一般方法,内容包括:电子仪...
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对国会在美国安全政策中的影响和作用,国会的内部决策与安全政策,并通过对90年代的国会与美国的安全政策的案例分析,探索和...
乙型肝炎良方1500首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治疗乙型肝炎秘方、验方、经效良方1500余首,其中有全国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及董建华、潘澄濂、路志正、颜德馨、时振声、关...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上下册) 本书特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
《中国当代文学概说》由香港青文书屋初版于1997年6月。1999年,应主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书系”的陈思和、王晓明先生之邀,作者将
站在虚构这边 内容简介 《站在虚构这边》是欧阳江河新近出版的一部诗学文集,在此我们会看到诗人对写作的性质,诗人的存在,诗学的历史可能性的思考。在思辨和体验两方面...
在过去几十年中,“新闻调查”(InvestigativeJournalism)逐渐被用于专指那些敢于揭露不公、恶行,特别是揭露滥用权力的报道。如
《华尔街日报》盛赞“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话经典”《纽约时报》年度好书唯一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名单的西方书话巅峰之作出版
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是一本饶富特色的叙事学概论,在力图概括“所有叙事,且仅仅是...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青年来说,成长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学校里整齐划一的“被”接受同一种安排,继而在走上社会之后分道扬镳
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 本书特色 《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是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之一。电影语言:理论与...
印度宗教文化与回鹘民间文学 内容简介 维吾尔族是个善于接纳外来文明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回鹘在历史上曾信奉过多种宗教,与宗教相伴的是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特色的各...
《自控力:人生自救课》内容简介:这个花花世界让一个人分心的地方太多了。无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如果没有自律的能力,都
王维资料汇编 本书特色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王维资料汇编(套装共4册)》辑录资料,上自唐代,下迄近代,主要收集历代对王维诗文、书画土日乐等所作的评论与评点,...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一位母亲、女儿和妻子的生命日记。2009年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
《长寿的基因(经典版)》内容简介:基因时代的长寿达人健康饮食建议,通过饮食调理基因,延长大脑生命力。我们不能改变基因,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