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影响国人的大师著作·康有为:大同书》:康有为的《大同书》以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构建一个所谓“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吾为天游,想象诸极乐之世界,想象诸极苦之世界,乐者吾乐之,苦者吾救亡,吾为诸天之物,吾宁舍世界天界绝类逃伦而独乐哉!——康有为一去国界,消灭国家;二去级界,消灭等级;三去种界,同化人种;四去形界,解放妇女;五去家界,消灭家庭;六去产界,消灭私有制;七去乱界,取消各级行政区划,按经纬度分度自治,全球设大同公政府;八去类界,众生平等;九去苦界,臻于极乐。——康有为太平世以开入智为主,*重学校。自慈幼院之教至小学、中学、大学,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人人皆无家累,人人皆无恶习,图书器物既备,语言文字同一,日力既省,养生又备,道德一而教化同,其学人之进化过今不止千万倍矣。——康有为
《民国时期影响国人的大师著作·康有为:大同书》内容简介:“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它一直为人们所向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常提到“大同”,孙中山就想望“成一个大同之治”。至于系统论述,并以之名书的则是康有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绘出“无邦国,先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引起人们的注视,但他的大同思想孕育较早,而《大同书》的撰述却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康有为政治生涯的递变,他的大同思想前后也有显著差异。因此,正确评价《大同书》,弄清其酝酿、写作、出版的过程,无疑是必要的。
大同世之工业,使天下之工,必尽归于公,凡百工大小之制造厂、铁道、轮船、皆归焉,不许有独人之私业矣。公政府立工部,各部小政府立工曹,察其地形之宜而立工厂,或近水而易转运,或近市而易制作,皆酌其工之宜而行之。商部核全地人民所需之什器若干,凡精者、桔者、日用者、游乐赏玩者、新异者、寻常者,察各物多寡之差,以累年之报告比较而定其额。乃察各度界之工,其精擅专门风俗尤长者,譬若江西景德镇之瓷、苏杭之丝织、广州之螺钿刻牙、博山之、成都之锦;其在欧洲,则意人尤长于工,佛罗练士之画与雕刻,威尼士之玻璃雕刻,罗马兼之;法巴黎之于衣冠、杖履、首饰,理华之瓷、里昂之丝(定安谨按:原稿注有“宜引万国土宜之工业加入”一语),皆统于工部者也。商部乃以举国所需之物品、什器之大数分之于各度精工擅长之地,而定各地各品物、什器制造之额,移之工部。工部核定,下之各度界工曹,工曹督各工厂场如额而制之。各工曹工厂皆有主、伯、亚、旅、府、史、胥、徒,皆以学校之及年者为之。其有成业证书者,授为学士、工师、技师、匠师、工长、技长、匠长之号,得为主、伯、府、史,累迁可至公政府、分政府之工部长,皆专门为之,终身不移官,不贰事。其工价因其工之美恶勤惰为数十级而与之,其有精能而干才者,则工人可迁工长,以累迁本曹之主、伯、府、史焉。其工曹有各工讲习会,各工学士、技师入而讲习,其有所发明,皆于报布告之。其厂亦然。当大同之时,工厂既尽归公,则一厂之巨大,为今世所难思议。用人可至千百万,亘地可至千百里,厂内俨如古国土,厂主俨如古邦君,其分管各职之伯,其补助之亚,管数之府,记事之史如大夫,其群管工之旅如士,其巡察之胥如下士,作役之徒如民,其议工之院如朝廷,其蓄图画器物之府皆有学士、技师百数,以朝夕论思,日月献纳,如天禄、石渠,其公园花木、水石如上林,皆有音乐院、戏园,听工人自为之。工人皆有公室,人二室,一卧室,一客室,更有浴溷小室,十余人则有公厅,作工者不论男女,皆许同居,其别寓旅舍者亦听。有公饭厅,食听人所好,而扣其工费;有讲道院,日日有学士讲道德之名理、古今之故事、及工业之良术,以教诲之。其工费皆于安息日支给,衣食玩好自费焉,听其挥霍,而留其十分之一作储金,以备其将来远游辞工之用。其至下之工,必足给其衣食之需,以时议之。其公室楼阁宏丽,花木幽靓,过于今之大富室矣。夫野蛮之世尚质,太平之世尚文。尚质故重农,足食斯已矣;尚文故重工,精奇瑰丽,惊犹鬼神,日新不穷,则人情所好也。故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高,所尊高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太平之世,无所苦,为工者乐而已矣。故为乐之工以美术、画图、雕刻、音乐为本,而缩地飞天,便^益体、灵飞捷巧之异器,乃日新,政府之所奖励,人民之所趋向,皆在于新器矣。凡能创新器者,给以宝星之荣名,如今之科第焉;赏以千万之重金,如今之商利焉。当是时,举全地人民之所以求高名至大富者,舍新器莫致焉。其创有新器者,如今之登高第,中富签;其创新器而不成者,如土之落第,商之倒肆焉。故野蛮之世,工最贱、最少,待工亦薄;太平之世,工最贵,人之为工者,亦最多,待工亦最厚。自出学校后,举国凡士、农、商、邮政、电线、铁路无非工而已,惟医可与工对待耳。至于是时,劳动苦役,假之机器,用及驯兽,而人惟司其机关焉,故一人之用,可代古昔百人之劳,因工皆学人,有文学知识者也。太平之世,人既日多,机器日新,足以代人之劳,并人之日力者,日进而愈上。以今机器萌芽,而一器之代手足者,以万千倍计,过千数百年后,^既安,学既足,思想日进,其倍过于今者不可以亿兆思议。故今之作工者,中国每日十二时或十六时,欧美半之为六时或八时,太平之世,一人作工之日力仅三四时或一二时而已足,自此外皆游乐读书之时矣。其作工期限,亦随时议定,勤者奖之,精者赏之,加其工价,其惰不作工者逐之,经三逐,则削其名誉,不得升迁,不得列于上流焉。然当是时,为工之时甚少,亦无有不作工而惰游者矣!夫为工人之独身计之,既无内顾仰事俯畜之忧,又无婚姻祭祀庐墓之计,人皆出自学校,不患无生事之才能,少时之工,不待惰逐,而不忧无工之苦。为工又皆掌执机器,而不待沾手涂足,少时工讫,即皆为游乐读书之日。工厂既可男女同居,又有园林书器足乐,游乐以养魄,读书以养魂。故太平时之工人,皆极乐,天中之仙人也。为全地公计之,工人之作器适与生人之用器相等,无重复之余货,无腐败之殄天物,以其畴昔,作重复余剩之器,徒耗有用之光阴,今则聪勤者,易其时日以好学深思,愚下者,易其时日以乐游健身。好学深思,则新器日出,以裨公众;乐游健身,则传种日壮,而人类进益。人无忧苦、则魂魄交养,德性和乐,其于人道之美岂不羡哉!其与私产之工窳人苦,波害大众,较其损益,巧历不能计也。
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就学术思想和学术思潮而言,魏晋时期是“玄学”盛行时期;从内容上说,玄学伦理思想是魏晋时期思想家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展开...
圣经故事(上下) 本书特色 《圣经》是西方宗教的一部辉煌巨著。因其深得入心,以至于影响着整个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圣经故事(上下) 内容简介 《圣经》给人的印象普...
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西方哲学家论分析哲学”,共13篇论述分析哲学的文章;下编,“中国哲学家论分析哲学”,收入了由大陆、台湾...
德蕾莎修女-一条简单的道路 本书特色 一本和《德兰修女传》媲美的灵修作品简朴的心灵健康之道**本由德蕾莎修女亲自指导、认可的书**次真实报道德蕾莎修女义工的内心...
沉思录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有着强烈道德感的统治者的内心独白,是一部写给自己看的书,是自己与自己的12篇对话。书中,奥勒留考察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宇宙与人生的关系...
爱语的力量 本书特色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生命*庄严的景致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方寸之间,端看心田种的是桃李春风,还是荒草连天?讲话要能趣而不谑,诙谐、幽默、风趣、谈...
康德学述 内容简介 《康德学述》概述了康德的主要思想,并论证了其中的道理,用自己的话讲出,对于稍有康德哲学知识的人,阅读起来仍是有兴趣的、有价值的。郑昕是我国*...
从容-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课 本书特色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每一个人都想多几分从容宁静,弘一法师的佛学作品中,传达了无限宁静的气息,让人读其文,感受其气息,从而使内...
超越神话:古希腊人的哲学智慧 内容简介 片断:古典希腊的自由恰恰包含了许多矛盾冲突:**,希腊的民主自由首先是希腊人与异族间的对立。希腊人必须反对外来的奴役与侵...
西藏本土文化.本土宗教-苯教音乐 本书特色 苯教为西藏土著文化,土著宗教,是西藏社会发展中独具特色的文化。本书梳理了苯教音乐的文化背景,并对苯教诵经音乐、说唱音...
康有伪新学伪经考 本书特色 康有为编著的《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内容:认为东汉以来的经学刘歆所伪造。刘歆篡改经学以服务于王莽新朝,故称新学,所以后人所称汉学为新学,...
本書彙集了山東濟南歷城區神通寺遺址以及山東、河南地區一批唐代小石塔的調查、測繪資料及論文,對於中國古代佛教歷史與藝術的研
懂佛心悟取舍 本书特色 佛是一种人生境界,它教诲我们不畏浮云遮眼,看透世事空明。持一颗静心,平常心,从容面对生活,真诚回座本心。在佛的因缘际会故事中,体悟佛心,...
论律法 本书特色 斐洛是公元前后希腊化犹太教的主要思想家。他除了沟通希腊和希伯来思想外,更从希伯来视野诠释希腊思想,这成为西方后来理解希腊思想的差要方式之一。 ...
爱的存在勇气--保罗.蒂里希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
本书是中外作者合作研究的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原创作品。本书对产生并兴盛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进行了全面
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 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谈美书简 内容简介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日一善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全文引进台湾经典译本,广受读者喜爱的版本:托尔斯泰人生*后十五年的心血结晶,无删节地呈现托尔斯泰的人生哲...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向现代,这是一般史家的概念,这个概念当然并不是完全按照外在的计时方法来区分的,近代和现...
利奥塔的差异哲学-法则.事件.形式 本书特色 《利奥塔的差异哲学--法则事件形式》(作者周慧)围绕“差异”一词,深入阐述了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分析了其理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