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喜宴:吐蕃史译注》中心的宗旨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为辅,坚持百家争鸣,鼓励学术创新。注重选题的前沿性,在充分利用汉文史料基础上,鼓励发掘少数民族语文文献史料和域外史料,注重田野调查,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取得原创性成果。努力推出新人新作,培养中青年学者,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整理出版汉文及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史料,并进行研究,是本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文献资料丛书》将收入本中心整理研究的有关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的文献资料成果,通过出版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希望能给学术界带来一些新鲜的资料和使用的便利,促进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的深入。
内容概要
第一章
第一节 西藏远古情况
第二节 远古统治西藏的十种情况
第三节 西藏人类的起源
第四节 古代十二小邦
第五节 聂墀赞普的出现
第六节 穆墀赞普及“天墀七”
第七节 止贡赞普及本教的出现
第八节 止贡赞普与洛昂达孜的斗争
第九节 布代贡杰时的经济
第十节 吐蕃早期本教
第十一节 赞普“六地列
第十二节 “八代王”与“五赞”
第十三节 托托日年赞及早期佛教文物
第十四节 墀年松赞及仲年代如
第十五节 达日年塞时的政治与经济
第十六节 囊日松赞执政
第二章
第一节 松赞干布的诞生及执政
第二节 执政初期与造字过程
第三节 迎请四邻贤者及吞米译经
第四节 学邻族建政经验、设官及民政
第五节 建行政区划、订法律、委任官吏
第六节 吐蕃五如的划分
第七节 五如之势力范围
第八节 六十一“桂东岱”
第九节 阶级划分、官制与军事组织
第十节 七官、六决议大法及六告身
第三章
第一节 六标志、六褒贬、六勇饰
第二节 纯正大世俗法十六条及戒十恶法
第三节 三法及吐蕃疆界
第四节 松赞干布迎娶泥婆罗墀尊公主
第五节 泥婆罗墀尊公主建宫室
第六节 迎娶文成公主
第七节 兴建大昭寺、小昭寺
第八节 兴建昌珠寺
第九节 建边压寺及再压寺
第十节 建四压肢寺及九掩口寺
第十一节 建叶尔巴崖三所依
第十二节 香雄妃等建寺
第十三节 吐蕃刑法
第十四节 恭松恭赞与芒松芒赞
第十五节 松赞干布埋藏经咒珍宝
第十六节 松赞干布遗训芒松芒赞
第十七节 松赞干布与文成、墀尊二公主去世
第四章
第一节 芒松芒赞执政
第二节 都松芒杰隆囊执政
第三节 墀德祖赞执政
第四节 迎娶金城公主
第五章
第一节 墀松德赞诞生
第二节 桑希内地取经
第三节 崇佛与反佛之争
第四节 赛囊赴印求佛
第五节 桑希助赞普兴佛
第六节 剪除反佛大臣玛祥
第七节 迎请菩提萨捶
第六章
第一节 菩提萨捶的活动
第二节 派使者赴内地
第三节 迎请莲花生
第七章
第一节 兴建桑耶寺
第二节 五妃业绩
第三节 达热路恭进攻突厥
第八章
第一节 桑耶寺开光
第二节 藏人受戒出家
第三节 建法律及桑耶兴佛碑
第四节 译经
第九章
第一节 叶尔巴与曲卧日的宗教情况
第二节 建造谐拉康寺
第三节 墀松德赞颁布兴佛诏书
第四节 桑耶寺碑文
第十章
第一节 制订贵族习规及攻陷长安
第二节 桂·墀桑雅拉厘定法律
第三节 牧业措施及《没卢氏小法》
第四节 九大尚论
第五节 菩提萨埵遗言与“三户养僧制
第六节 顿渐之争起因
第七节 莲花生与菩提萨埵的晚期活动
第八节 益希旺波之业绩
第九节 顿渐之争
第十一章
第一节 顿渐诤辩
第二节 供养僧人及“三户养僧”
第三节 嘎玛拉希拉之死
第十二章
第一节 墀松德赞之死与穆尼赞普继位
第二节 拔热甸与益希旺波之死
第三节 以“十善法”推行佛教
第四节 汉、霍尔、南诏之和约
第五节 墀松德赞父子时期的译经情况
第六节 《拔协》记载墀松德赞晚年之情况
第七节 “三喜法”
第八节 穆尼赞普均贫富及建“四供”
第九节 穆尼赞普与穆底赞普死因
第十节 墀德松赞执政
第十一节 恢复桑耶寺供养
第十二节 建多吉英寺及颁布兴佛诏书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墀德松赞死及其后裔
第二节 墀祖德赞执政及其业绩
第三节 唐蕃会盟
第四节 厘定文字
第五节 墀祖德赞崇佛
第六节 墀祖德赞时的政情
第七节 韦达纳坚其人
第八节 韦达纳坚等乱政夺权
第九节 墀祖德赞被杀
第十四章
第一节 墀祖德赞死后的吐蕃政局
第二节 朗达玛执政
第三节 朗达玛灭佛
第四节 拉隆贝吉多吉刺杀朗达玛赞普
第十五章
第一节 拉隆贝吉多吉逃往康地
第二节 《后叶尔巴志》载刺杀朗达玛事
第三节 朗达玛之嫡系
第四节 朗达玛死后的吐蕃佛教
第十六章
第一节 伍约之战
第二节 吐蕃属民奴隶起义
第三节 挖掘藏王陵墓
第四节 起义后的赞普后裔
第五节 王子云丹后裔
第六节 王子约松后裔
第十七章
第一节 德祖衮后裔
第二节 德祖衮后裔兴佛之举措
第十八章
第一节 阿底峡进藏前后的吐蕃社会
第二节 奴隶起义后寺院的衰落与恢复
第十九章
第一节 保护大昭寺及兴建逻娑河坝
第二节 修缮大昭、桑耶、叶尔巴等寺
附录一藏文《贤者喜宴——吐蕃史》影印原件
附录二藏文《贤者喜宴——吐蕃史》拉丁字母转写
附录三藏文与拉丁字母转写符号对照表
后记
《法义》导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为柏拉图《法义》所作的导读。全书结构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介绍了柏拉图的《法义》结构、文风、义理在他整个作品织体中的位置;第二...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本书特色 本书为康德的晚期作品,是康德德性论的代表作,集中论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且具有自主性的思想,对西方伦理思想产生过极其深刻的...
易经的智慧-5 本书特色 《易经的智慧》系列丛书共六部,本书为第五部,由同名电视讲座整理而成。《易经的智慧1:从开天辟地到师忧比乐》,从乾坤定位开始展开,讲述始...
道教神仙 内容简介 本书专章探讨“道与神仙”,从“道神一元论”、“神仙与阴阳五行”、“生道合一得道成仙”角度,从理论高度论证“道”的信仰与“神仙”相统一的问题。...
东西方之间的法律哲学:吴经熊早期法律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与西方法律哲学接触的**阶段、对西方与中国法律哲学的进一步研讨等。东西方之间的法...
《美学与意境》讲述了:素净典雅的封面设计,正如这些图书的内容一样凝重而深邃,不看其他,单看那些作者的名字:李达、艾思奇、
美学原理 内容简介 《美学》是克罗齐的**部著作,它所讨论的不仅是普通的美学问题,尤其是美学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审美活动与其他心灵活动的分别与关系。克罗齐认为哲...
譯經的目的,我在《摩西五經》裏說了,一是爲中文讀者(包括信友和聖經學界)提供一個可靠的中文學術譯本,二是如果可能,力求讓
该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收录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写的数篇重要论文。主要包括费尔巴哈的"哲学宣言
哲人与立法-柏拉图《法义》探义-柏拉图注疏集 本书特色 《法义》真正讨论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的篇幅并不大,大概只有*后四卷,也就是全书的三分之一。其余所谓“序曲...
俱舍论颂疏集注(全2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佛教研究者、爱好者《俱舍论》是世亲菩萨的代表作,初由真谛法师翻译,后由玄奘法师再译并进行广泛讲授,玄奘法师再传弟...
一力文库015-沉思录 本书特色 买中文版赠英文版温总理说:“这本书(《沉思录》)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一百遍,天天都在读。”——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2...
象数易学-张其成讲读《周易》-修订版 本书特色 一本象数论,半部易经史。欲解《周易》奥义,必知象数易学。 象数易学-张其成讲读《周易》-修订版 内容简介 《周易...
選擇上師,並且決定追隨他直到證悟,與墜入情網而結為夫妻一樣,過程會充滿不安、刺激、酬賞又具毀滅性。你知道那是一個冒險,但
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是我国战国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作品。《崇文国学经典文库:庄子》题精选其中的名篇,对难字加注拼音,加以注释和白话翻译。为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原...
百喻经注释 内容简介 乃集录有关善恶报应之譬喻故事丽成,以寓言形式,用一百个事例(今存九十八个)来说明佛教之基本教义。大部分故事系以一般民众为对象,亦有对外教徒...
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也是博学多才的学问家,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生著述弘富,仅
老子博客 本书特色 把孟子的个人经历分成邹国的岁月、初入齐国、漂泊在诸国之间、我在魏国的日子、二入齐国、走在人生的末尾六大版块,重点描写了孟子嘻笑怒骂的有趣故...
美学家卷-大师的印象 本书特色 多才多艺的邹士方先生曾师从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大师,又因曾身为《人民政协报》的记者,采访过王朝闻、李泽厚、蒋孔...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自由社会中的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继《反对方法》之后,进一步阐发了作者关于科学的本质及其作用的独特见解,并将之引申到整个社会,反对科学沙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