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1)(哲学类)》内容简介:中国哲学史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它展示出中国哲学与神学在斗争中发展前进的历程,展示出人类抽象思维从低级向高级,人类认识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学习祖国优秀的哲学遗产,可以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中国民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封建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封建文化的优秀成果,别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中国哲学予以发扬光大,创造未来的精神文明,是我们的责任。
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整修人类认识前进的的历史。哲学发生、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相关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相当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经验,是人类思维进行高度概括的结果。哲学反映了一个民族抽象思维的*高水平。本书介绍了中国奴隶社会时期以及战国时期哲学的发展状况。
**篇中国奴隶社会(商一春秋)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章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节奴隶社会形成发展时期(夏一西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斗争(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夏——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形成、发展的时期。据山东龙山文化遗存发现的随葬器物看来,已有了财产和社会地位的差别。随葬器物有的达160件以上,其中有大批非日用必需品的贵重器物,像手上戴的玉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要化费大量劳动并有专门技巧的人才能制成。这只有对氏族成员进行剥削才可能制造这些奢侈品①。它说明在氏族公社时期已有了贫富的分化。后来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则遭到了破坏,人类历史上**次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正如《礼运》所追述的阶级分化的情况:“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我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是在夏王朝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左右)。古史传说中,夏部落的贵族禹首先打破了选举首长的“禅让”制,实行了“传子”的世袭制,并建立了军队,修筑了城池,对外掠夺奴隶和财物,奴役其他部落,对内镇压平民和奴隶。
山东平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是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图解经典93-图解人伦大统赋 本书特色 《图解中国古代人体五行学人伦大统赋(白话图解本)》: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学会面相 洞悉人心古代相学精要,历代用人者选拔人...
图解周易大全:全译插图版 本书特色 《周易》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它的古老和深邃使它当之无愧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易经》与《道德经》、...
大家都学感应篇 本书特色 ◆国学热已经在全社会普及,并成为当今的时尚;◆本书在民间社会已经极有影响;是各路社团和机构大力推荐和弘扬的劝善书;◆本书作者刘余莉教授...
文化名家谈佛录 本书特色 启功、季羡林、朱自清、任继愈、汤一介、舒乙等现当代数十位名家有关禅佛的精美短文,被精编成册,透过这扇小小的窗,可窥那方大大的景。1. ...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星云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星云大师,佛光山的创建者“给人信心、给人...
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 内容简介 关于中西文化的分延与差异,自近代以来,有不少的学者曾试图来加以分析比较,从梁漱溟,到林语堂,到西方学人罗素,多曾经就中西文化发...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内容简介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
美学史(世界人文科学系列读本) 本书特色 英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美学家鲍桑葵相信,美学史不等于美学家的历史。所以他的《美学史》(此书已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经典),...
大家小书--西洋哲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学者和批评家李长之先生撰著的一部“中国人的立场的哲学史”。作者对哲人与思想的论述与其地域和社...
道学知识全知道 内容简介 道学是一个哲学流派,是一种思想;道教是一门宗教,是一门信仰,二者相辅相承,成为中国文化巨鼎的三足之一。道学思想深邃,影响深远,在中国文...
劝勉录 本书特色 ★ 和《沉思录》、《忏悔录》齐名的著作,流传近两千年。首次出中文版!★ 联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不朽作品,“沙漠教父”们的智慧之源。★ 劝勉大众超...
姜守誠,1975年生,山東煙臺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於聊城
曾子研究-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释 本书特色 罗新慧所著的《曾子研究——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释(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考察了曾子对于孔子仁学的发展以及...
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胡适精品典藏-04 本书特色 用20世纪的新思潮,投射到一群中国古人身上。“六经注我”,“借尸还魂”,是胡适治学的一贯作风。中国中古思想史长...
西美尔文集:哲学的主要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认为,哲学史叙述的是思维结果中的那些*终和*尖端的部分,它们在逻辑上封闭的结构与创作过程的思想潮流相距甚远。鉴于这...
中国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哲学探索 本书特色 《中国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哲学探索》,是作者长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本书收录了伦敦大学教授玛丽安•霍布森于1973至2005年间陆续发表的14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霍布斯教授采用独到的方式,选取某个特
庄子-品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专为热爱庄子的读者、为希望像庄子一样活着的人而写的,是关于《庄子》思想的普及本,本书共分七章:《庄子》中的自修思想品读、《庄子》中的...
膏兰室札记 诂经札记 七略别录佚文徵-章太炎全集 本书特色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著的《章太炎全集(膏兰室札记诂经札记七略别录佚文徵)(精)》收入章太炎先生的《膏兰室...
金陵刻經處是中國近代佛教史中一個重要機構,為晚清佛教復興奠定了基礎。本書是第一部全面研究金陵刻經處的文獻學著作。由金陵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