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访谈录是作者的三个博士研究生采访并整理出来的。王宇英2004年至2007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文革”时期家庭政治化问题研究》,她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社会采访的。王胜2006年至2009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集体化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研究——以河北省深泽县为个案》,她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在河北深泽县进行采访的。王俊斌也是2006年至2009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改造农民: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以山西省保德县为中心》,他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在山西保德县进行采访的。采访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劳作,他们都是在克服了很多困难之后完成了这项工作。采访不仅对他们个人的学业有帮助,对他们认识社会和个人的成长也有意义。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1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1辑)》内容简介: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大陆史学界所重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地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获取**手的口述资料,然后再经过筛选和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口述史学对史学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本文是对口述史的一个初步的思考和实践体验。一、关手口述史的回望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方法,口述史的方法应当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史学家搜集史料的方法;其二,史学家利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人类历史上,在撰写史书之前,就有从事过运用访谈和调查进行搜集史料的工作,在中国三千多年前,周朝就设有专门为史官搜集人们言谈内容的书记,所谓“动则左使书之,言则右使书之”。这些书记主要是记载君王的言行举止,而不是普通社会的历史,但到汉代,确实已运用访谈、口述的方法来搜集史料。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依据大量的实地考察得到的口述访谈资料与丰富的文献记载相互引证而撰写的。在西方,如早期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使用口述证据的。在古代希腊,“历史”一词的含义就是“根据事件的目击者所做的证词去推究事实的真相”①。这里的证词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口述证据。实际上,历史学家所使用的史料归根结底都是来源于口述。例如;社会史广泛使用的官方调查委员会的社会调查资料主要是来源于口述,其中有很多证据都是经过对目击者的访问而获得的。但作为一种独立的史学方法,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
答:一般是缺乏,因为保德在土改时一个人平均四垧地,一般的劳力情况就是一个半劳力一个家庭,经营的十六垧地,以一个四口之家算,再加上你没有牛具,就很困难。喂牛又不是家家都可以喂起的。问:喂牛是不是就缺乏草料的问题?答:不是草料缺乏,是没钱买不起牛。一种是买不起,再一个是占不住,用不着。问:用不起时草料不存在问题,放着就放着。答:白养活了。一天得吃五斤料、二十斤草。一般养一头牛大概得四十垧地左右正合适,二三十垧地,甚至十来垧地就浪费了。问:那时候喂牛的饲料地里就生产,也用出钱买吧?答:不用买也是钱,还要喂料了吧,通年喂料,苦重时多吃,苦轻时少吃。问:咱们县是喂牛多,还是驴多,还是骡子多?答:牛多。问:养殖成本是哪个高?牛吗?答:骡子高,从使役的角度上讲牛具有普遍性。骡子在过去主要是运输。问:效率上来讲呢,肯定骡子高些?答:过去驴骡不耕地,过去有句俗话“婆姨帮牛,驴耕地,发了也是灰心情”。问:为什么有这种说法?答:过去都是坡地,骡子在坡地不如牛,另外买骡子用的钱多,它是一种比较贵气的东西,吃、住、.买价都高。不是一般人家能养起的。问:你能不能举某一年的具体价格是多少?答:具体多少不好说,总印象骡子是牛的两倍多。问:骡子就是比牛值钱。答:过去养骡子大体就富农成分的人家。问:养上骡子也没有,即使他会耕地也不用,就搞运输。答:有骡子也不敢用,怕悬崖上摔死了。咱们这儿地形不好,过去都是六七十度的坡地。问:用驴耕地吗?
梁景和(1956~),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龚书铎先生、李侃先生、林增平先生、耿云志先生。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女性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尤其关注瓶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并主张用多学科的角度看待社会文化的演化,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文化问题。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专著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中国陋俗批判》、《日本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主编有《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论丛第一辑:社会生活探索》等。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罗玮,男,山西临汾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元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元史、明代前期史。近年主要从“政治家族”视角研究元代与明代前期...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古罗马时代的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
《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内容简介:这里的“全”字,强调供应商整个生命周期,也就是从供应商准入,到供应商考核、绩效提升等日常
文化人类学 本书特色 刘其伟编著的的《文化人类学》是他对文化人类学既往研究和实践所做的扼要整理,同时对“应用人类学”及其未来开拓的分野与学术研究方向,也...
包乐史(Leonard Blussé)系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客座教授,是荷兰著名的汉学家和华侨史研究专家,通晓英语、中文、日语...
书香人淡自庄严-周叔弢自庄严堪善本古籍展图录 本书特色 ★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著,选取“书香人淡自庄严——周叔弢自庄严堪善本古籍展”的精品,展示书影...
欧阳宗俊文集 本书特色 ★大16开精装,南京博物院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欧阳宗俊,笔名欧阳摩一,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江苏省文物鉴定组专家,主要从事书画、印章、玉...
《做课》内容简介:做视频UP主、回答各个社交平台上的提问、创办自己的公众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知识分享的热潮中,有不少人
《汪曾祺回忆录》内容简介:本书是汪曾祺一生回忆文章的总结集。分7个主题:自报家门、昆明忆旧、后半生、文坛梨园、人寰、旅食集、
《失智失踪》内容简介:“这里就是你的家”——我需要一遍遍告诉她/他 ★日本文学振兴会菊池宽奖获奖作品 ★本书收集大量极具代表性
鸿沟:人类何以区别于动物/新视野人文丛书 本书特色 生物学明确把你定义为一个生物体。人类和其他生物体一样会进行新陈代谢,并且能够繁殖后代。你与郁金香的染色体有着...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威廉•E.科尔比军事作家奖入围作品 】·欧内斯特•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与普利策奖得主,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美国“战情局”间...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收藏版 本书特色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收藏版)》是卡尔·波普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科学名著。全书以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对所...
鳞爪文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的学术论文以外的单篇文章结集。全书共分九卷:卷一“钱学拾零”;卷二“学人剪影”;卷三“文史断想”;卷四“考论杂谭”;卷五“字词天地...
作品目录导论 德意志敬虔主义论纲:界定、论域与方法 一 何谓德意志敬虔主义? 二 德意志敬虔主义的论域 三 如何认识德意志敬虔
主持人话题宝典 本书特色 本着服务考生、规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编者编写了这本参考书。在编写过程中,编者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几十本即兴口语表达方面的书籍,并...
民国图书馆学文献学著译序跋辑要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12年12月1版1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范围为清朝末年至1949年以前出版的图书馆学...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 本书特色 从先秦到清代,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性历史包罗万象古国性文化,丰富大胆,妙趣横生这是在张竞生的《性史》之后,国内首部通俗的性史。...
他是马克思笔下旧时代的开明专制 领袖,也是基辛格极力推崇的“均势外交”代表人物;.他的一生既见证了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皇朝的兴衰沉浮,也左右了世界秩序的走向;....
性心理学(套装3册) 本书特色 ◆一流的作者:霭理士,与弗洛伊德齐名的性科学泰斗和先驱,著名的思想家、文艺评论家,被称为“文明的英国人”。 霭理士终身从事人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