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访谈录是作者的三个博士研究生采访并整理出来的。王宇英2004年至2007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文革”时期家庭政治化问题研究》,她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社会采访的。王胜2006年至2009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集体化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研究——以河北省深泽县为个案》,她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在河北深泽县进行采访的。王俊斌也是2006年至2009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改造农民: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以山西省保德县为中心》,他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在山西保德县进行采访的。采访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劳作,他们都是在克服了很多困难之后完成了这项工作。采访不仅对他们个人的学业有帮助,对他们认识社会和个人的成长也有意义。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1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1辑)》内容简介: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大陆史学界所重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地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获取**手的口述资料,然后再经过筛选和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口述史学对史学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本文是对口述史的一个初步的思考和实践体验。一、关手口述史的回望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方法,口述史的方法应当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史学家搜集史料的方法;其二,史学家利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人类历史上,在撰写史书之前,就有从事过运用访谈和调查进行搜集史料的工作,在中国三千多年前,周朝就设有专门为史官搜集人们言谈内容的书记,所谓“动则左使书之,言则右使书之”。这些书记主要是记载君王的言行举止,而不是普通社会的历史,但到汉代,确实已运用访谈、口述的方法来搜集史料。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依据大量的实地考察得到的口述访谈资料与丰富的文献记载相互引证而撰写的。在西方,如早期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使用口述证据的。在古代希腊,“历史”一词的含义就是“根据事件的目击者所做的证词去推究事实的真相”①。这里的证词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口述证据。实际上,历史学家所使用的史料归根结底都是来源于口述。例如;社会史广泛使用的官方调查委员会的社会调查资料主要是来源于口述,其中有很多证据都是经过对目击者的访问而获得的。但作为一种独立的史学方法,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
答:一般是缺乏,因为保德在土改时一个人平均四垧地,一般的劳力情况就是一个半劳力一个家庭,经营的十六垧地,以一个四口之家算,再加上你没有牛具,就很困难。喂牛又不是家家都可以喂起的。问:喂牛是不是就缺乏草料的问题?答:不是草料缺乏,是没钱买不起牛。一种是买不起,再一个是占不住,用不着。问:用不起时草料不存在问题,放着就放着。答:白养活了。一天得吃五斤料、二十斤草。一般养一头牛大概得四十垧地左右正合适,二三十垧地,甚至十来垧地就浪费了。问:那时候喂牛的饲料地里就生产,也用出钱买吧?答:不用买也是钱,还要喂料了吧,通年喂料,苦重时多吃,苦轻时少吃。问:咱们县是喂牛多,还是驴多,还是骡子多?答:牛多。问:养殖成本是哪个高?牛吗?答:骡子高,从使役的角度上讲牛具有普遍性。骡子在过去主要是运输。问:效率上来讲呢,肯定骡子高些?答:过去驴骡不耕地,过去有句俗话“婆姨帮牛,驴耕地,发了也是灰心情”。问:为什么有这种说法?答:过去都是坡地,骡子在坡地不如牛,另外买骡子用的钱多,它是一种比较贵气的东西,吃、住、.买价都高。不是一般人家能养起的。问:你能不能举某一年的具体价格是多少?答:具体多少不好说,总印象骡子是牛的两倍多。问:骡子就是比牛值钱。答:过去养骡子大体就富农成分的人家。问:养上骡子也没有,即使他会耕地也不用,就搞运输。答:有骡子也不敢用,怕悬崖上摔死了。咱们这儿地形不好,过去都是六七十度的坡地。问:用驴耕地吗?
梁景和(1956~),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龚书铎先生、李侃先生、林增平先生、耿云志先生。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女性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尤其关注瓶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并主张用多学科的角度看待社会文化的演化,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文化问题。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专著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中国陋俗批判》、《日本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主编有《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论丛第一辑:社会生活探索》等。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语言学卷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文字学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发展、到繁荣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介绍了这一过程:(1)...
《军事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4辑/总第12辑)》内容简介:《军事政治学研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政治学研究中心创办,
图书馆名言集 本书特色 塔季扬娜·埃斯克特兰德编著的《图书馆名言集》收录了有关图书馆的名言200余则,从古代至今日,上至圣贤帝王,下至普通民众,对于图书馆在人类...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释义 本书特色 本书共九章,分别是信息来源,公共事务,他人权益,事实与意见,利益冲突,专业报道,语言与文字,更正、答辩与道歉,违反守则规范的投...
《温故(十二)》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从此东北国军,士气就日渐低落,所有军事行动,亦陷于被动地位。可说这第二次停战令之结果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新媒体蓝皮书-No.6(2015)-2015版 本书特色 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媒体融合状况、微信谣言问题、微博发展态势、互联网金...
心想事成(下一个亿万富翁就是你) 本书特色 世界**拉斯维加斯=心想事成 世界**工体100=心想事成 一切在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源于心想事成。 凡是人心所能想象...
作品目录绪言序章 古代印度概况第一节 印度名及其汉译第二节 古代印度的疆域地形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种族一 奧族人二 荼卢毗族人三
《实战低代码》内容简介:本书系统讲解了低代码平台的能力、价值、应用场景和实操方案,旨在帮助行业、企业及每一位数字公民快速理
傅雷谈翻译 本书特色 傅雷以其严谨的作风,广博的学识,穷毕生之精力,为文艺界读书界提供了十几部世界名著,为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傅译以传神为特...
时代镜像中的性别之思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以“性别”之眼透视社会,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的问题”,这就是“思”的追求所在。时代镜像中的性别之思 内容简...
上海都市男女情感实录 本书特色 一腔柔情,华美凄美完美艳美。两眼迷离,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个记者笔下的都市情事,解读爱情与婚姻的甜酸苦辣。本书作者在多年的采访实...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本书特色 彼得·伯克的这部杰作描绘了一幅1750年以来西方知识界全景。他擅长于综合描写,行文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基础事...
解密凤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以凤凰卫视《时事开讲》节目为中心的有关凤凰卫视运作的内幕故事。作者用了三年时间,采访了曹锦行、阮次山、杨锦鳞、何亮亮、董嘉雄等人,将...
青楼小史 本书特色 色情场所引发的争议与妓院的历史一样悠久,而 评判并不是本书的意图。日本青楼、中国柳巷、古罗 马国立妓院,或是纽约红灯区、巴黎“红灯笼”、威 ...
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精)》创作于1887年,这是他第一本以歇洛克·福尔摩斯为主角的作品。这个故事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华生和福尔摩斯相识的经过,...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修订版) 本书特色 胡耀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绕开的人物。他有着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献身精神;他有着密切联系群众、关...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东方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审视;主干学科的发展与主要成就;重大论争;重要学术团体、教育科...
启真-3 本书特色 以书求真?以文会友?精品学术文章集结《启真3》分为五个部分,它们分别是:专题、书评、品书、书荐和编辑后记。收录了以下文章:专题: 埃涅阿斯传...
图书馆-不落幕的智慧盛宴 本书特色 图书馆,是藏书的圣地。关于图书馆的故事是一部大传奇,从书籍的诞生之日起,无数的图书馆人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书写着这部传奇。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