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艺术100讲》内容简介:佛教对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的影响十分广泛而且深入,其中尤以对诗书画、小说、雕塑、建筑、戏曲、语言等影响为甚。书法与佛教联系密切。史称书圣的王羲之,与佛教徒交游甚密,许多书法见诸佛教碑文典籍;以狂草闻名于世的怀素,本身就是佛教徒;清代之八大山人、石涛等,既是当时名僧,又是著名书法家。绘画与佛教更有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著名画家,都是以擅长佛画闻名于世的。东晋顾恺之、南朝张僧繇等都曾创作过大批寺院壁画。唐代吴道子、阎立本都以佛画名重一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唐代王维所开创的禅意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画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意境、传神,特别到了宋代,更注重境界,因此,有许多画论家在评宋代的绘画时,就说:“宋代画的一大贡献,是善于体现禅的心物合一境界,一方面,画家不仅知写实,更懂得传神、妙悟,所谓超以象外;论画者,则重画理,所谓理者,应为禅家之理,亦即画家所谓气韵。”
插图:释智果,生卒年不详,隋仁寿年间书法家,会稽人。颇好文学,能书,曾知遇于隋炀帝,被召居慧日道场。《书断》记载:“释述、释特,与智果并师智永。述困于肥钝,特伤于瘦怯,皆不得中,而智果差优。”可见,他们虽都出自智永门下,但书艺成就皆不及其师。智果的书法今已不传,对于其书法的面貌特征,张怀璀《书断》中有所记叙,智果“工书铭石,甚为瘦健,尝谓永师云‘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并评论其书法:“夫筋骨藏于肤内,山水不厌高深,而此公稍乏清幽,伤于浅露。”由此可知,智果书法结体偏瘦,笔画硬健,总体失于表浅,缺乏意蕴。这与后人曾评论其书法有“僧气”相符(《墨池琐录》),言下之意即是清瘕而厚润不足。从书论记载中还可以了解到智果书写特重形式,点画之际稍嫌有虚张夸耀之势。其书法被比作“吴人作战”:轻进易退、勇而非猛。可见,是外在清奇雄强,内里有所不逮。智果存世书论有《心成颂》一篇,该文专讲书写结体的方法,从书法字体的分布间架结构来探讨书法之美。智果在文中提倡:长舒左足,有脚者向左舒,“宝”、“典”、“其”、“类”字是;峻拔一角,字方者抬右角,“国”、“用”、“周”宇是i分若抵背,谓纵也,“卅”、“册”之类,皆须自立其抵背,钟、王、欧、虞皆守之:合如对目,谓逢也,“八”字、“州”字,皆须潜相瞩视;覃精一字,功归自得盈虚。向背、仰覆、垂缩、回互不失也;统视连行,妙在相承起复,行行皆相映带,联属而不背违也。从他在文章中所强调和追求的字体间架结构上的舒展、昂扬,通篇字里行间上的开合、转承等等美学原则都可以想见到智果的书法对形式美感的极度追求,讲求字体的高下相倾,顾盼生辉;联属映带,俯仰自得。因此,处置不当就容易形成虚张夸耀的流弊。《心成颂》的写作之所以成为颂体,借用了佛经的规制,可以认为这是隋代僧人书家将佛教与书法理论在形式上加以结合的有益尝试。隋代除智永外,其兄智楷(孝宾,改名惠欣)亦以擅书闻名。僧人书家中还有释智炬、释慧觉、释慧安、释敬脱、释靖嵩等。释敬脱,史上也有记载,宋代陈思《书小史》云:“敬脱善正书,能大笔写方大字,天然道劲。不加修饰,当时谓之僧杰。”龚鹏程《书艺丛谈》一书中说:“这位僧人与智永之精勤。恰巧成为两种典型,一妙于天然,一工在学力,其书迹虽不可考见,但已在智永、智果重法度、重学习、重传承的笔法外,另辟一蹊,打开了未来发展的空间。”总而言之,智永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书家,上承钟繇王羲之,下启虞世南,影响了初唐书风。在广度上,他书写《千字文》八百本散诸江南诸寺,给抄经的僧徒作为范本,对当时及后代都影响很大。
尚荣,1978年生于江苏东台,哲学博士、《中国佛教艺术》编辑部主任、中国雕塑院青年创作中心雕塑家。一直从事佛教书法、绘画、造像以及寺庙文化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散文、报导四十余篇。译著有《四十二章经》、《坛经》、《心经金刚经坛经》(台著),注评有《了凡四训》(台著),参编有《影响中国文化十大经典》、大型佛学学术丛书《中国佛教通史》之佛教书法部分(合著),另有《圆融之境——澳门雕塑》(合著)等。曾荣获南京大学。“国家优秀奖”、“华藏奖”、“赵安中奖”、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弘一奖”。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 内容简介 作为真正的逻辑科学的传统形式逻辑源远流长,具有始终深深地植根于和自然语言形影不离的普通逻辑思考实际、在理论上坚持论证不许循环等深刻正...
庄子还原 内容简介 杨义,1946年生,广东省电白县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 本书特色 《佛说四十二章经》,东汉时传入中国,是**部从印度传到中国的重要经典。此经是一部“佛的语录”,充分反映了佛说法的全部过程,文字简约...
意林校释 本书特色 梁庾仲容杂取周秦以来子学典籍107种,撮举要语,成《子钞》一书,启子书辑佚之风。唐代马总在庾书基础上踵事增华,所纂《意林》,辑文达111种之...
晚清湖南学术与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研究了晚清湖南学术的背景与传统,曾国藩左宗棠异同论,胡林翼的经世思想,贺长龄、贺熙龄的经世思想,叶德辉的学术思想,王先谦的...
明心禅:藏式禅修 本书特色 禅修是识认并意识到每一时刻俱生完满一种方法。它不是培育或发现你不曾拥有的东西,而是要意识到你已拥有的一切。一个人俱生的完满性带来的觉...
古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发现历史走进遥远的年代丛书的一本,全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叙述了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国家的主要情况,内容包括伊斯兰教...
没事-坛经心读 本书特色 《没事:坛经心读》:人类千万年的漫长历史,如果放在宇宙间观察,都不过弹指一挥间。所以,慧能才会说:本来无一物。如果我们在事情发生的当下...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文集-第五卷 本书特色 方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
崂山道教史 内容简介 少年时代,蒲公笔下那个有着诸多神奇道术的崂山道士开启了我对崂山的幻想之门:在一座白云缭绕、草木丰茂的海边高山上,有座房间高大宽敞的宫殿,里...
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的形成背景与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梳理。作者不仅对唐代道教内部的管理制度...
亢龙有悔:迟来的醒悟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生命终结前夕,均曾以精简的言辞说出心底的话语。由这些人物、故事、...
《论语》读本 内容简介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 《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
明清之际,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在来华过程中出版了大量的中文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宗教神学、教育学、伦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
西方哲学史新编-(修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按照时间线索,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6世纪末—18世纪上半期西欧各国哲学”、“1...
哲学问题 宗教与科学-罗素文集-第2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2卷哲学问题宗教与科学)》收录了罗素的两部作品。《哲学问题》主要是讨论形而上学和知识论的问题。该...
中国哲学史纲 本书特色 本书定名为《中国哲学史纲》,主要针对从先秦到当代这数千年来中国哲学所蔚成的多样而丰富的哲学资产,取其精华做一大体纲格式的论述,并对其中影...
本书对于海内外所见藏文文献中佛教文献的部分择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汉译、释文,并对相关的藏文、藏传佛教、藏族历史和人物等领域的
禅之旅 内容简介 独特的禅宗理论和修持风格,曾对世人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了解禅宗,也就不了解中国佛教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