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这就是说,读《论语》应使人“变化气质”,不只是获得知识,更不只是学习古文而己。因此,读《论语》贵在“今读”,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乃今日读《论语》的三要点。
《论语今读》为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
《论语今读》内容简介:古人云:“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这就是说,读《论语》应使人“变化气质”,不只是获得知识,更不只是学习古文而己。因此,读《论语》贵在“今读”,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乃今日读《论语》的三要点。
有子说:“讲信任符合理则,才能履行承诺;讲恭敬符合礼制,才能免遭耻辱;所依靠的不脱离自己的亲族,这就可以效法。”【注】《集释》何晏《论语集解》(下简称《集解》):复,犹覆也。【记】古意盎然。说明“信”、“恭”等品德对个体之所以可能和必要,非常具体和实在。最后一句,异解甚多,不列举。本读因重视孔学的氏族血缘的历史根源,故作此译。什么是“义”?或如何是“义”?一大问题。“义”可以译作“正义”、“适宜”、“合理”、“恰当”、“公理”、“规则”、“应当”等等。“义”与“仪”“舞”相关,源出于饰羽毛(“羊”)之人首(“我”)舞蹈,乃巫术礼仪中之正确无误的合宜理则、规矩,此“仪”“义”后理性化而为“礼”之具体言语、举止形式(“威仪三千”等),再变而为抽象化之“合宜”“适度”“理则”“应当”“正义”等范畴,并具有某种外在强制性、权威性或客观性,再引申为“理”(合理、公邢、理则等等)或“当”(正当、适当、应当等等)。就个体说,便成为行为的准则、规范、义务、责任。它基本上是某种供实用的理性原则或范畴。“仁”因与内心情感直接关联而“义”则并不如是,于是从孟子时起,便有“义”在内抑在外的不同意见和争论,亦即具有某种普遍必然、个体应予绝对履行的客观行为准则(外),如何同时又可能是个体自觉要求即道德自律(内)的问题。告子以为“仁内义外”,孟子认为“仁义”均内,董仲舒认为“仁外义内”,宋明理学强调回归孟子,如是等等。总之,与“仁”相对应,“义”作为行为准则规范,是儒学的道德伦理的最高范畴(“仁”则超道德),它既是绝对命令(categoricalimperative)又是自律要求(moralautonomy)。这有近乎康德处。只是康德将之归为超越外在,孟子说它是先验内在(并非“内在超越”)。但在整个儒学中,“仁”毕竟高于“义”。而中国之所以缺乏或难接受那种超验的形式原则如康德,则仍是一个人生一世界的缘故。前已说过(1.5),今又提及,后将再论,因此乃一关键处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千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可说是喜好学习的了。”【注】《正义》《说文》:敏,疾也。敏于事谓疾勤于事,不懈倦也。焦氏循《论语补疏》:敏,审也。谓审当于事也。圣人教人,固不专以疾速为重。【记】吃饭是为了活,活却不是为了吃饭。吃好饭、居处安逸,并非“君子”活的目的。在儒学看来,人生是艰难而无可休息的。这就是“尽伦”或“尽人事”。《苟子》记载,子贡问孔子:“赐倦于学矣,请息事君。”孔子日,“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格’。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息事亲。”孔子日,“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妻子。”孔子日,“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尔邦。’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日,“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日,“诗云:‘昼尔于茅,宵尔蒙绚,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乎?”孔子日:“望其旷,皋如也,填如也,鬲如也,此则知其息矣”子贡日:“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大略》)只有“死”才可以有休息。这种崇高的人生责任感,便也是“生的意义”所在,这也就是孔门的所谓“学”,亦即宗教性的道德修养,这也是后世接受和改造大乘佛教,强调“普渡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基础,同时也可与以“拯救”为重心的基督教相比较。儒学的“拯救”也许更为“世俗”(如上述的伦常日用)更为现实(即此岸性、一个世界内),但其“拯救”精神似并不亚于宗教徒。儒学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成仁取义”、“视死如归”便不只有道德意义而已。它正是“未知生焉知死”的形上探询的大好注脚。详后。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特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妓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青诗已矣,告诸往嘶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裕而不骄矜傲慢,怎么样?”孔子说:“好。但不如虽贫穷但快乐,虽富裕却爱好礼制。”子贡说:“《诗经》说‘切割,锉刻,雕削,磨光’,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孔子说:“子贡呀,这样才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告诉你过去的,你便能用在未来上。”【注】《朱注》: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记】古本“乐”后有“道”字(皇侃《论语义疏补》),意更明确。此非以贫为乐,乃虽贫仍乐也。子贡提这问题时大概已经发了大财了?所以才有“诗云”的讨论。这种解诗,当然不符原意。但中国实用理性的一个特征是不重逻辑推论,而重类比联想。由类比而得启发,范围宽广,直觉性强,便于由感受而引发创造。这可以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可以“类比思维”名之。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西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瓦斯摩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等职。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科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评哲学的制度——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等书,一九九一年后旅居美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从哲学思想入手,讨论了语言观、汉语观、语言史、语法史、对比研究方法论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并从大处着眼,对汉,英语之间的*主要问题——...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学生用书-2-第二版-附光盘 本书特色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2版)(学生用书)》秉承首版教材的优良传统,继承兼收并蓄的折中主义教...
《网店运营实务(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根据最新《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以网店运营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网店运
高中数学一点通秘笈解题策略-高考版 本书特色 本丛书共有三册——《知识点贯通·题典》、《解题策略》、《夺分精练》,可以独立成篇供选用,也可相互配合综合运用。一、...
卡车司机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欢迎阅读外研社·DK英汉对照百科读物!这是**套专门为非英语国家学习者编写的非小说类读物。这些缤纷多彩的读物揭示了我们周围世界...
中华文化百科:魏晋南北朝哲学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哲学是在先秦哲学、两汉哲学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当朝特色的哲学思想,同时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
红色英勇勋章--2000单词读遍世界名著丛书 本书特色 现代美语改编,世界名著变简单了;用词精纯生动,彻底强化英语能力;中英双语对照,方便学习轻松阅读;阅读、写...
《三十不设限》内容简介:范海涛并非天生勇敢的女孩。20岁出头,她按部就班地上班,波澜不惊地生活。30岁前,她开始因所谓的年龄压
美国语文读本-2-(英汉汉语图文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出版以来,总销量达到1.22亿册的教科书,一套有超过10000多个美国学校使用的启蒙读本,一套培养精英的...
理论力学习题集-(第50版) 内容简介 и.b.密歇尔斯基的《理论力学习题集》是在苏联/俄罗斯以及其他很多国家被广泛采用的经典力学教学参考书,从1914年该书第...
胡元倓集 内容简介 教育的根本追求在于经世致用。教育不A制造考试机器,也不应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该培养有道义担当,有国家、民族历史责任感的人。明德教育成功...
《自然之数:数学想象的虚幻实境》从“虚拟幻境机”写起,条分缕析大干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模式,既展示自然之模式背后的学之美和对称
《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为研究对象,共包括绪论和四章正文。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范
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 目录 第1章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概说第2章 必修课教学(一):阅读与鉴赏**节 必修课教学建议要点第二节 阅读与鉴赏(一):实用类...
边学英语边品世界文化 本书特色 微萌编著的这本《边学英语边品世界文化》精心编选的短文记录了世界各地的一桩桩妙趣横生而又引人深思的真实事件,广泛?...
《绳长之谜: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讲述出租汽车里的车费计是按什么标准收费的?在按了电钮以后,电梯为何慢腾腾地迟迟不来?在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第2版)(本科教材) 本书特色 同济大学数学系编的《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注重重要概念的实际背景,强调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强化线性代数知识的应用。全...
精编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版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词典,其首要特色自然在于突出“现代”。本词典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大量收录*出现的极富生活气息的词语和意义,力争做...
亚瑟王传奇-多雷.插画世界 本书特色 《亚瑟王传奇》,植根于源远流长的英国亚瑟王传奇故事。亚瑟被视为英格兰传奇人物。亚瑟王的故事是从公元十二世纪起,由欧洲的吟游...
二十世纪中外数学思想交流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中外数学思想交流》以20世纪中外数学交流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中心,全面展示了20世纪中外数学思想交流的曲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