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丛书有文史价值的文字、有故事特征的叙事以及平民化的学问肌理。
《闲话》丛书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慕客书的形式出版,扫描名流世界,管窥历史碎屑,近观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本书为《闲话》丛书第十一辑,主要收录了《光环下的袁牧之》、《刘雪庵的悲苦人生》、《国立青岛大学的风花雪月》、《福柯缘何没来中国》、《田汉的“美丽噩梦”》、《异人郑曼青的“五绝“人生》等作品。这些作品会使人获得异乎寻常的人生趣味。
《闲话》丛书是一本连续出版的、还原名流与知识者人文世界的人物类人文读物。
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册,全书通过微观的管窥和历史碎屑的拾捡,再现文人、学者、科学家、艺人和殖民者的命运和襟抱,呈现文化、学术、科学、艺术以及现代化进程与人生的关系。
《闲话:美丽噩梦》内容简介:《闲话》丛书有文史价值的文字、有故事特征的叙事以及平民化的学问肌理。《闲话》丛书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慕客书的形式出版,扫描名流世界,管窥历史碎屑,近观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闲话:美丽噩梦》为《闲话》丛书第十一辑,主要收录了《光环下的袁牧之》、《刘雪庵的悲苦人生》、《国立青岛大学的风花雪月》、《福柯缘何没来中国》、《田汉的“美丽噩梦”》、《异人郑曼青的“五绝“人生》等作品。这些作品会使人获得异乎寻常的人生趣味。
插图:在电通影片公司中,袁牧之是最具“光环”的人物之一。袁牧之“出道”极早,他是早期剧社辛西剧社的核心人物,也是“辛酉”发起人朱穰丞的爱将。朱穰丞曾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戏剧与剧本,是被戏剧界誉为第一个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介绍到中国并运用到导演艺术中的人物。辛西剧社源自始于1921年的辛西学社,是朱穰丞与精武体育会的朋友组织创办的。辛西学社成立“爱美的剧团”(爱美的即Amateur,业余的译音),简称辛西剧社。在早期戏剧运动中,“辛西社”与田汉创办的南国社、洪深创办的戏剧协社并称。辛酉剧社、戏剧协社,以及从南国社分列出的摩登社,后来与夏衍、郑伯奇等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等九个戏剧团体,于1930年3月发起成立了_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1928年,辛西剧社提出了演“难剧”的主张,即上演艺术难度较高的话剧剧目,演出了契诃夫的《文舅舅》(《万尼亚舅舅》)和安得列夫的《狗的跳舞》等,两剧都由朱穰丞翻译并导演。而早期袁牧之的成名角色,即是文舅舅和《狗的跳舞》中的翟汉礼。其时,袁牧之刚刚十九岁,还是上海东吴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青年袁牧之在揣摩角色的同时,还敢于创作,他的独幕剧集《爱神的箭》和《两个角色的戏》分别写于1928年和1929年,前者在1930年1月由上海光华书局印行,后者于1931年1月由上海新月书店印行。1931年12月,袁牧之的第三本著作《戏剧化装术》又由上海世界书局推出。这本最早介绍话剧化装的专著,集合了袁牧之在话剧化装方面的研究与心得。1933年11月,上海现代书局又刊行了袁牧之的《演剧漫谈》,这本书收录了四十篇演剧经验的文字,据说受到青年戏剧爱好者的欢迎。在1932年,袁牧之还大放异彩地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是洪深编剧的《五奎桥》中的赵乡绅,苏联作家特列泰柯夫编剧的《怒吼吧,中国!》中的老船夫。有关袁牧之对青年戏剧爱好者的影响,戏剧导演胡导的晚年回忆录《干戏七十年杂忆》中有所提及:1935年,参加光夏中学光夏剧社的胡导,就曾执导过袁牧之的《叛徒》,为了学习化妆书,他还向同学胡大中借袁牧之的书来读。据他说,1936年8月,金山在排演《赛金花》中的李鸿章时也承认,自己已经把袁牧之在《五奎桥》中周乡绅的全部化装都用上了。而在这一个阶段,袁牧之在表演方面的准备与积累也是煞费苦心的。在饰演文舅舅时,据说后来也进入“电通”的孙师毅曾通过朱穰丞给袁牧之指出,应该注意俄国人的形象。袁牧之就跑到霞飞路的一间俄国餐馆里琢磨,好的俄国餐馆一汤一菜要大洋四角,而这间只要小洋四角(相当于十二个铜板),价钱便宜,作为穷学生的袁牧之就在这里看着衣冠不很光鲜的俄国人边啃黑面包边喝酒,捕捉他们的神态与表情。在饰演《五奎桥》的赵乡绅时,为了弄出额头上的皱纹,袁牧之经常揉搓自己的脸庞,直到容易造型产生皱纹为止。据叶灵凤说,袁牧之对于舞台表演艺术,不仅富于天才,而且是下过苦功的。他为了要研究化装,曾经经常同我讨论油彩的性质和色调配合方法,又将他画的静物写生拿来要我批评。
第八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获奖研讨集 本书特色 “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作为中国记协服务新闻界的一个品牌,自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会议邀请当届中国新闻奖获...
《育儿放弃》内容简介:★她是妈妈,也是女儿,可是她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一起轰动日本的女童忽视案,直击东亚女性普遍性的育
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 本书特色 胡氏一生论著甚丰,本书是其*负盛名的两部著作之一,也是其*奇特、*具原创性的一部著作。在该书中,胡氏对游戏与文化...
上海沦陷时期《万象》杂志研究 本书特色 上海沦陷时期市民大众杂志《万象》前期小说形态上,立足市民“融合新旧”:以从市民大众根本利益出发为新的统一的叙事立场,体现...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 本书特色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是对20世纪中期我所观察到的斯瓦特人的政治组织构成的分析。它既是一份有关一...
经学文献的衍生和通俗化-(全二册) 本书特色 近古时代经学文献在流传和刊行过程中,为满足民间广大受众的多元需求,不断地衍生出新的不同类型、不同级次的文献,并表现...
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 内容简介 本书拟论的激进派,意指围绕《新青年》杂志,以文化批判和思想建设起家的一群思想先驱。然而我们看到,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五四...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马克思之前西方哲学主要自由思想回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现当代西方哲学对马...
北平泾县会馆录汇辑 本书特色 北平涇縣會館是清末北京十大會館之一,曾是新文化運動的喉舌之地。本書彙集《北平涇縣會館錄》《京都涇縣新舊兩館》和《京都涇縣館録》三書...
大国精神系列丛书:美国精神 本书特色 《美国精神》是大国精神系列丛书之一。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制度的不信任上。制度的设计假定人都是坏人,这才有日常...
美国知识分子: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家 本书特色 《美国知识分子(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家)》:凤凰周刊文丛美国知识分子: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家 内容简介 陈...
从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到1904年立宪呼声高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十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导致清廷朝局波动,政潮迭起,这个时期深受慈禧宠信的...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卡尔·曼海姆编著的这本《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试图展示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
我的科普情结 内容简介 《书林守望丛书》汇集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成长起来的十几位出版家在长期为人作嫁的职业生涯中的思想火花、书坛掌故,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出版工作者...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内容简介:《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这本书继续提倡“只需去做
乡村社会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1编乡村社会卷珍贵典藏)》为《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之一部,由李文海主编。本书...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
《总会过去 总会到来》内容简介:继《趁早》《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后,励志偶像“潇洒姐”第三部人生成长故事书,这一次,她真诚袒
相聚《新闻会客厅》 内容简介 《新闻会客厅》是央视精品栏目。本书翔实记述了其诞生与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如“本山”之恋的失败尝试“砣矶岛...
我的自学小史 本书特色 《中学图书馆文库:我的自学小史》是梁先生于1942年时,将自己“自幼修学,以至在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年青朋友,未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