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国际诗坛选集之第四辑。全书共分“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专辑”、“天空与星座”、“帕米尔之声”和“国际诗坛动态”四个栏目。书中所收之诗歌作品内容广泛,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合广大诗歌爱好者阅读。
《当代国际诗坛(4)》内容包括: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专辑;德语诗歌专辑,荷尔德林诗选,策兰诗选,贝恩诗选,基尔施诗选;罗萨诗选。
插图:他同时强调,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作家的个人写作,就是要努力面对公共生活、面对时代,发出个人的声音!因此他想了解,在具体的文学表现中,同样经历了巨大历史背景转换的东欧作家们是怎么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及其困惑的。克劳斯瑙霍尔凯提到的匈牙利当下文学写作的情况多少有点呼应了曹征路的问题,克氏认为匈牙利文学现在已经到了作家不得不在作品里写点笑话的情况了,没有笑话,就没有人读。而他本人,则是属于欧洲文学传统中悲哀、黑暗那一边的,没有笑话可写,因而他认为自己在这个时代很失败。但听言外之意,我们还是很明显听得出这位被苏珊·桑塔格誉为“堪比果戈理和麦尔维尔”的当代匈牙利启示录式的大师的文学操守与坚持,及不堪忍受文学对时代问题的刻意回避与向庸众的媚俗。骆英关心的现代性焦虑话题,在东欧诗人作家身上似乎没有找到共鸣。骆英谈到,对中国来说,我们过去长期是封建主义,专制社会,五四以后,提出学习现代性,欲图实现民主、自由、人权平等,但此时出现了长期的混乱和战争,救亡压倒了一切,讲民主、自由遂成为那个时代之不可能。而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强调现代化建设发展,让大家都富起来,但同时忽视了精神内在的东西,生活上的富足不代表已解决了人性上的平等自由等问题。而现在是在拿和谐代替平等,现代化绝不等于现代性。他认为,在中国,真正的现代性启蒙还没有完成。并认为当前文学、诗歌,要产生最有价值的作品,就应该是在这个现代性焦虑主题上做文章,否则就很难成为好的文学。具体的现代性焦虑在他的阐述中,较明确地集中于中国当前社会贫富日益悬殊的现实,弱势群体不具有平等生存权等现象。他更对亚洲文学做了百年回顾,认为亚洲文学始终是一个向欧洲学习的过程,是不自信的,所以他提倡回到母语的怀抱,用充满张力的亚洲诗歌去对抗已然日益日常化、琐屑化的西方诗歌。显然,这样的观点是否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文学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
唐晓渡,江苏仪征人,1954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职于《诗刊》和作家出版社,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诗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南大学兼职教授。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和文学评论写作,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多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的研究、评论和编纂工作,兼及诗歌创作和翻译。著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唐晓渡诗歌评论自选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重庆出版社,1998)、《唐晓渡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辩难与沉默:当代诗论三重奏》(合著,作家出版社,2008)、诗歌随笔集《今天是每一天》(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等;译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3),以及普拉斯、哈维尔、米沃什、赫伯特、赫鲁伯等诗人、作家的部分作品;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多卷本)、《帕米尔当代诗歌典藏》(十卷本)、《当代国际诗坛》等;另编选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等十余种诗选。1988年与芒克、杨炼等联合发起成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并创办民刊《幸存者》;1990年与芒克等创办民刊《现代汉诗》(前后印行10期凡16卷)。评论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译)本。多篇论文先后获“首届‘文艺争鸣’奖”(1995)、“首届‘山花’优秀理论奖”(1995)、“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评论奖”(2004,2005)等奖项。1995—2002年间先后应邀访学荷兰莱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捷克查理大学等。2001年应邀出席在法国里尔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2005年应邀参加英中诗人“Poet to Poet”对译交流项目等。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本名刘军,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美国艾奥瓦大学2002年访问学者,美国纽约大学2007年访问教授。现执教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西川自80年代起即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曾与友人创办民间诗歌刊物《倾向》(1988—1991),参与过民间诗歌刊物《现代汉诗》的编辑工作。其创作和诗歌理念在当代中国诗歌界影响广泛。出版有诗集《虚构的家谱》(1997)、《大意如此》(1997)、《西川的诗》(1999),诗文集《深浅》(2006),散文集《水渍》(2001)、《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2004),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1997),评著《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2001),译著《博尔赫斯八十忆旧》(2004)、《米沃什词典》(与北塔合译,2004)。编有《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庄重文文学奖(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齐伯格奖修金(1997)、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1999)等。参加过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1995)、法国巴黎瓦尔德玛涅国际诗歌节(1997)、美国芝加哥人文艺术节(2002)、德国柏林国际文学节(2004)等。其长诗《远游》曾由郭文景谱写为管弦乐作品,2004年10月由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首演, 指挥:Edo de Waart(荷兰)。其组诗《镜花水月》被改编为实验戏剧,由孟京辉导演,于2006年5月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在北京东方先锋剧场公演。此外,西川还曾于2000年参加过贾樟柯导演的电影《站台》的拍摄。
性传播疾病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 实用性:学以...
中国诗论史 (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对历代诗词曲论专著进行逐一研究。凡重要者介绍其作者、时代和版本情况,概述其主要的理论内容,评价其在中国诗论史上的地位;凡...
走近往事 内容简介 吕大渝少年便因其独特气质,姣美容颜而获得向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外国元首敬献鲜花的殊荣;十岁那年拍摄了电影《祖国的花朵》,其中插曲《让我们荡起双...
小说类型与当代叙事 本书特色 本书依次从改革题材类、农村题材类、城市题材类、反腐题材类、社会风俗与综合反思类、市场经济题材类等类型入手,具体探讨新时期三十多年来...
重访新批评 本书特色 《赵毅衡文集:重访新批评》主要内容包括:新批评与我,与我们、现代批判理论的“银河效应”、“价值化”与“师范化”、形式论的必要性、新批评的“...
风骨的意味 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在研究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书、画及诗文批评理论,从语义学的溯源开始,对“风骨”范畴的语源、內涵和生成途径,其在克服艺术创...
插图本文学大纲 本书特色 《文学大纲(插图本)(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插图本文学大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世界的古籍;荷马;圣经的故事...
殷海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真
刑法原理与实务(第三版) 本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刑法原理与实务(第3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刑法原理与实务(第三版) 内容简...
中国词曲史 本书特色 一、丛书**辑凡20种,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创制开新之作,或为传世经典之作。二、**辑收书范围,起于民国建立,迄于...
中国当代文学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精神、当代文学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悲剧意识、当代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精神等内容。中国当代文学精神 目录...
陈墨评金庸(人性金庸) 内容简介 金庸之所以被推举为“武林至尊”,正因为他是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也就是说,金庸的小说也讲武、讲侠、讲情、讲奇,但在这一切的背后,...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争议案例评析 目录 上篇总论**章我国近现代医疗纠纷争议案件司法鉴定概述**节民国时期医疗纠纷争议案件的鉴定与处理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纠纷争...
《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是对法国著名女作家杜拉斯其人其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以对杜拉斯各阶段创作的批
在华盛顿代表上帝(宗教游说在美国政体中的作用) 本书特色 艾伦·赫茨克的《在华盛顿代表上帝》一书是迄今为止对华盛顿宗教团体游说活动*为详尽的考察。他对主要的右翼...
志村貴子首部BL漫畫隆重鉅獻!在「可憐BL」合集中擁有高人氣的兄弟系列連載在眾所期待之下終於推出單行本!!4年前由於父母再婚
沈从文的生命诗学 内容简介 沈从文创作与思想的独特性一直是研究界探讨的焦点所在。本书在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揭示沈从文创作与思想的独特性的突破口是...
大生活系列-减肥美容保健强效瑜伽[超值增送VCD] 目录 Part 01特效减肥瑜伽Chapter 01爱上瑜伽,轻松享“瘦"*流行的时尚减肥运动——瑜伽减肥瑜...
ケンタウロスーーギリシア神話に登場する、上半身が人間で下半身が馬の種族。「お前ってほんとは歳いくつ?」「…50くらい?」一
本书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记者对钱钟书先生逝世的报道、访谈等。第二部分,是各界人士对钱钟书先生的悼念、追忆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