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国际诗坛选集之第四辑。全书共分“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专辑”、“天空与星座”、“帕米尔之声”和“国际诗坛动态”四个栏目。书中所收之诗歌作品内容广泛,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合广大诗歌爱好者阅读。
《当代国际诗坛(4)》内容包括: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专辑;德语诗歌专辑,荷尔德林诗选,策兰诗选,贝恩诗选,基尔施诗选;罗萨诗选。
插图:他同时强调,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作家的个人写作,就是要努力面对公共生活、面对时代,发出个人的声音!因此他想了解,在具体的文学表现中,同样经历了巨大历史背景转换的东欧作家们是怎么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及其困惑的。克劳斯瑙霍尔凯提到的匈牙利当下文学写作的情况多少有点呼应了曹征路的问题,克氏认为匈牙利文学现在已经到了作家不得不在作品里写点笑话的情况了,没有笑话,就没有人读。而他本人,则是属于欧洲文学传统中悲哀、黑暗那一边的,没有笑话可写,因而他认为自己在这个时代很失败。但听言外之意,我们还是很明显听得出这位被苏珊·桑塔格誉为“堪比果戈理和麦尔维尔”的当代匈牙利启示录式的大师的文学操守与坚持,及不堪忍受文学对时代问题的刻意回避与向庸众的媚俗。骆英关心的现代性焦虑话题,在东欧诗人作家身上似乎没有找到共鸣。骆英谈到,对中国来说,我们过去长期是封建主义,专制社会,五四以后,提出学习现代性,欲图实现民主、自由、人权平等,但此时出现了长期的混乱和战争,救亡压倒了一切,讲民主、自由遂成为那个时代之不可能。而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强调现代化建设发展,让大家都富起来,但同时忽视了精神内在的东西,生活上的富足不代表已解决了人性上的平等自由等问题。而现在是在拿和谐代替平等,现代化绝不等于现代性。他认为,在中国,真正的现代性启蒙还没有完成。并认为当前文学、诗歌,要产生最有价值的作品,就应该是在这个现代性焦虑主题上做文章,否则就很难成为好的文学。具体的现代性焦虑在他的阐述中,较明确地集中于中国当前社会贫富日益悬殊的现实,弱势群体不具有平等生存权等现象。他更对亚洲文学做了百年回顾,认为亚洲文学始终是一个向欧洲学习的过程,是不自信的,所以他提倡回到母语的怀抱,用充满张力的亚洲诗歌去对抗已然日益日常化、琐屑化的西方诗歌。显然,这样的观点是否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文学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
唐晓渡,江苏仪征人,1954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职于《诗刊》和作家出版社,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诗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南大学兼职教授。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和文学评论写作,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多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的研究、评论和编纂工作,兼及诗歌创作和翻译。著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唐晓渡诗歌评论自选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重庆出版社,1998)、《唐晓渡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辩难与沉默:当代诗论三重奏》(合著,作家出版社,2008)、诗歌随笔集《今天是每一天》(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等;译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3),以及普拉斯、哈维尔、米沃什、赫伯特、赫鲁伯等诗人、作家的部分作品;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多卷本)、《帕米尔当代诗歌典藏》(十卷本)、《当代国际诗坛》等;另编选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等十余种诗选。1988年与芒克、杨炼等联合发起成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并创办民刊《幸存者》;1990年与芒克等创办民刊《现代汉诗》(前后印行10期凡16卷)。评论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译)本。多篇论文先后获“首届‘文艺争鸣’奖”(1995)、“首届‘山花’优秀理论奖”(1995)、“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评论奖”(2004,2005)等奖项。1995—2002年间先后应邀访学荷兰莱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捷克查理大学等。2001年应邀出席在法国里尔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2005年应邀参加英中诗人“Poet to Poet”对译交流项目等。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本名刘军,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美国艾奥瓦大学2002年访问学者,美国纽约大学2007年访问教授。现执教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西川自80年代起即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曾与友人创办民间诗歌刊物《倾向》(1988—1991),参与过民间诗歌刊物《现代汉诗》的编辑工作。其创作和诗歌理念在当代中国诗歌界影响广泛。出版有诗集《虚构的家谱》(1997)、《大意如此》(1997)、《西川的诗》(1999),诗文集《深浅》(2006),散文集《水渍》(2001)、《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2004),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1997),评著《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2001),译著《博尔赫斯八十忆旧》(2004)、《米沃什词典》(与北塔合译,2004)。编有《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庄重文文学奖(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齐伯格奖修金(1997)、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1999)等。参加过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1995)、法国巴黎瓦尔德玛涅国际诗歌节(1997)、美国芝加哥人文艺术节(2002)、德国柏林国际文学节(2004)等。其长诗《远游》曾由郭文景谱写为管弦乐作品,2004年10月由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首演, 指挥:Edo de Waart(荷兰)。其组诗《镜花水月》被改编为实验戏剧,由孟京辉导演,于2006年5月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在北京东方先锋剧场公演。此外,西川还曾于2000年参加过贾樟柯导演的电影《站台》的拍摄。
中国文学史话 本书特色 该书充分体现了胡兰成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透彻理解,其贬抑西方文学,尊崇中国文化的思想,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着别开生面的意义。此书...
人生保健诀窍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胎儿、婴幼儿、青少年、中年直到老年不同年龄段的强身保健、防病治病、危病急救以及家庭护理、饮食疗法、防老抗衰等知识。人生保健诀...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要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
本书由名家之诗、名家之画、名家之笺释组成。有趣的诗、有趣的画,功力深厚的笺释浑然一体,由此,我们认识了什么是“雅趣”。诗
刘衍文,1920年生,浙江龙游人。原上海教育学院(现已并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雕虫诗话》、《
中国文化制度述略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古典文学知识丛书之一,是作者从2000年春至2004年秋,担任《古典文学知识文化常识》专栏的主讲的汇集和补充,集学术性与普及性...
电气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本书特色 本手册分为通用数据资料,电气工程图的图例符号及文字符号,负荷分级及计算,供配电系统,配电装置的布置,短路电流计算,线路敷设,...
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本书特色 《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是本雅明论波德莱尔的专著。波德莱尔对19世纪中期巴黎的现代性体验的考察深...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及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性...
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 本书特色 《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讲了大学与文学史、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资料”整理与文学批评、...
宋元明词选研究 本书特色 《宋元明词选研究》的难点是上述词选版本的搜集与分析研究,重点是元明词选本的理论意义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宋元明词选研究》的主要观点是...
B3-海的女儿 本书特色 安徒生160部童话中*巅峰之作《海的女儿》发表于1837年,收在童话集第三集中。它完全是安徒生的个人创作,是他的**部长篇童话,其整体...
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 1970-1998全七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张炜曾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华语传媒年度杰出作家奖、鄂尔多斯奖、出...
刘将孙集-元代别集丛刊 本书特色 《元代别集丛刊:刘将孙集(繁体竖排版)》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刘将孙集-元代别集丛刊 节选 《元代别集丛刊:刘将孙集(繁体...
英语词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的统一教材。全书内容丰富,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英语词汇的发展、词汇的基本知识、英语的亲属关系、词的形态结构、...
中国哲学史稿(下) 目录 第五篇宋元哲学**章宋元哲学概观第二章李觏第三章邵雍第四章周敦颐第五章张载第六章王安石第七章程颢、程颐第八章朱熹第九章陆九渊第十章叶适...
钱锺书《谈艺录》读本 内容简介 《钱锺书谈艺录读本》分鉴赏论、创作论、作家作品论、文学评论、文体论、修辞、风格七个部分,选取《谈艺录》原文一百余则,将所论诗人、...
大家阅读版:语文讲话 目录 p;**节汉语的特性第二节汉语的亲属及其方言分类第二章语音**节汉语与四呼第二节汉语与四声第三节各地语音的异同第四节古今语音的演变第...
急迫的煞车声,破碎的玻璃碎片,他从车祸昏迷中醒来,竟已八年过去。发的誓,总比过的日子动听,曾经相爱的他,却有了另一个倾心
法律与宗教 本书特色 法律不只是一套规则,它是人们进行立法、裁判、执法和谈判的活动。它是分配权利与义务、并据以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宗教也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