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微观而集中地审视了中国古代以笔为生的读书人的人生棋局,他们的成败与得失,气节与无行,高傲与卑微等,令人读来,或喟叹,或会心,或茫然,或沉思。
《秘书生态:两千年中华秘书人物的人生棋局》:著名秘书史研究专家眭达明,继畅销书《秘书政治》《秘书生活》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尽现中华秘书人物的生存百态,品味古代文章高手的酸甜苦辣。
《秘书生态:两千年中华秘书人物的人生棋局》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微观而集中地审视了中国古代以笔为生的读书人的人生棋局,他们的成败与得失,气节与无行,高傲与卑微,力量与软弱,得意与无奈。令人读来,或喟叹,或会心,或茫然,或沉思。可以当人生镜子严肃地看,也可以当历史故事好玩地读。《秘书生态:两千年中华秘书人物的人生棋局》作者眭达明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秘书史研究专家,其文笔有趣而见解不俗,博采史料而人多不知,语言严谨而不显枯燥,是一部好读且有用的书。在光怪陆离之现代社会,其所叙故事虽显得久远,也不花哨、时尚,但至少不是[愚乐]和[戏说]的。这样一本认真写成的关于中国两千年读书人心路历程的书,是值得当代中国读书人认真翻翻的。
读了孟郊这首诗,自然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古代读书人只要考取了进士,似乎铁定有官当,前途一片光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以唐朝而言,读书人即使已经及第,不论进士、明经,也无论等第高下、名次先后,朝廷都不负责安排工作。只有再经吏部铨试合格,方称释褐,正式进入仕途。如韩愈连续四次参加礼部进士考试,好不容易取得功名,却在此后的三次吏部铨试中被淘汰,一直得不到官职。韩愈困顿长安近十年,没有俸禄和家庭依靠,完全靠求人度日,心中极为焦灼,深感命运捉弄。他就像栏中的一匹骏马,渴望驰骋,却得不到任何机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在贞元十一年(795年)正月二十七日到三月十六日不到两个月时间内,连续三次上书宰相,陈述自己的窘迫之状:“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韩昌黎集》卷十六)当时高踞相位的是赵憬、贾耽、卢迈等一班庸人,韩愈的恳求当然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上书犹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对韩愈的处境和遭遇,我们虽然深表同情,但对他定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做法,却不敢苟同。因为唐朝的做法,是特许地方军政长官聘请这些被铨试刷下来的及第者,到幕府担任巡官、推官、掌书记等文职僚佐,先解决就业问题。他们虽然不属于国家正式干部编制,却可以熟悉政策法令,锻炼实际才干,积累从政经验,以后再参加吏部铨试就更容易通过了。因为唐朝的铨试颇似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内容分为身、言、书、判四项,其中身看体格相貌,言听口语表达,书、判两项,就是看你能否写几篇书法端正、文理优长的应用性公文,所以,回答问题老练且有从政经验和实际才干者,铨试时要占很大的便宜。即使你很背时,后来还是通不过吏部铨试,那也不要紧,因为你面前还有一条路子可走:依制度,只要在地方军政幕府做满规定年限(一般为三年)的及第者,就可经幕主的奏荐,由朝廷授予州县的主簿、县尉等职务而获得告身;运气特别好的,还可经由幕主的直接引荐或随其入朝工作,成为朝中正式官员,然后飞黄腾达。这样的事例在唐朝可谓车载斗量,不可胜数。韩愈自己最终也是通过这条道路进入仕途的:贞元十二年(796年),宰相董晋出任宣武节度使,表署韩愈为观察推官;三年后董晋病逝,韩愈改投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后来由张建封奏荐朝廷授职。韩愈考取进士后如果不做“京漂族”,明智地放弃“公务员”考试,直接进入地方幕府工作,不仅仕途履历要丰富许多,个人生活能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而且也不会因为向达官贵人投书而给人留下“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的不良印象。以韩愈的聪慧睿智,当然不是不懂此路不通那路通、条条大道通罗马的道理,他之所以甘愿困顿京城,非到黄河不死心,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连续数年参加吏部铨试,是因为在唐人眼中,幕职待遇虽然非常丰厚,干得好同样很有发展前途,但不可把握和预知的因素毕竟太多,名望地位也始终不如朝官,只有通过铨试进入仕途,才最被人看得起,如果能够一步到位,当然最为理想。还有一个情况可能是:除少数名声很响的进士、明经人才自有幕主找上门来争相聘请外,多数及第者都要通过其他关系和门路才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没门路的,或是嫌路途太远、条件艰苦的,或是拉不下面子四处求人而又不愿意回乡“守选”的,就只有像韩愈那样漂泊京城求发展,年复一年等待吏部铨选了。韩愈是什么原因没有早些进入幕府工作,我们当然不必深究,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韩愈做“京漂族”白白流失了好几年大好时光,所以他的仕途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在官场上自然会丧失一些升迁资历。如永贞元年(805年)变革新政时,年近四十的韩愈仅为江陵府法曹参军,比他晚一年考取进士的刘禹锡却是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眭达明,曾用禾青、谷黄、云平等笔名,学者、作家。已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百余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上千篇,约300万字。著述有:《中国历代秘书工作》、《文牍趣话》、《禾青谷黄》、《中华秘书全书·秘书人物卷》、《秘书政治》、《秘书生活》、《秘书生态》等。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英文版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大约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出版的。那时的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界和
海上中文系 本书特色 《海上中文系》编著者周言、康凌。 《海上中文系》是一组精选的随笔集,分为复旦篇和华师大篇,主要围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九...
《日本茶道一千年》内容简介: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的寺庙禅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奈良、平安时代,茶叶经由遣唐使和留学僧传
《现代枪械大百科《图鉴版》》内容简介:本书精心选择了自一战以来世界各国研制的两百余种经典枪械,包括手枪、冲锋枪、步枪、机枪
夏丏尊散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夏丏尊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夏丏尊颇具代表性的散文与家书。夏丏尊是我国极负盛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出版家,以清新自然的文字,率真...
废墟上的石榴 本书特色 一场画笔与文学的美妙邂逅,一份从诙谐叙事中窥见处世哲学的心灵独白。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随想式的心灵独白,是对人生与光阴的静心感悟;匠心...
果麦波西米亚楼/严歌苓 本书特色 ◆《波西米亚楼》是严歌苓的一本散文集,为你讲述严歌苓作品背后的人生故事。 ◆看了严歌苓的许多故事,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其...
郭沫若作品精选-[现代文学名家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我国杰出的文学家、学者、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先生的作品近 60多篇,其中有著名的代表作诗歌《女神》、戏...
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 本书特色 《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坚持文学研究的精英意识和审美尺度,既突出那些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学术成果和学术名人,也不忽视一些具有典...
各自爱 本书特色 《各自爱》是作者的随笔精选集,收入"侘寂贴""白色俄罗斯""四季歌"三个小辑共六十六篇作品,其中"侘寂贴"收录了一些个人静心素文;"白色俄罗斯...
人与永恒 目录 作者的话/1一版序/1二版序/1香港版序/1三版序/1人/1自然和生命/8爱/14孤独/24真实/35哲学/44艺术/56诗/85美/75人生/...
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新译(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巴乌斯托夫斯基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前苏联作家。在前苏联文学界,巴乌斯托夫斯基以抒情散文独树一帜,影响至今不...
元曲 内容简介 《元曲》讲述了:诗歌是生命的律动。一首隽永的小诗,可以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反复吟诵;一首恢宏的史诗,可以唤醒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诗歌孕育人的情感,...
长歌与短歌 内容简介 《长歌和短歌》一书是著名作家白桦的*新诗歌集。诗人用不老之心,讴歌自然、英雄、人间深情,过往的岁月、涌动的疑惑,都是抒发激...
《李银河说爱情》内容简介:四十堂关于爱情的必修课,社会学家、学者李银河为你讲透爱情、婚姻与性的本质。本书是李银河四十年来婚
纳兰词笺注-修订本 本书特色 提到纳兰词,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的爱情词。的确,爱情词可以说是纳兰词*具特色,*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
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不同凡响、出入意料的结局耐人寻味,谁是“真正的钦差大臣”?钦差大臣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索贿受贿、铺张浪费、挥霍无...
读者的小品 本书特色 159篇哲理趣文,中外精品熔于一炉,探讨人生与社会的诸多命题,睿智、隽永,每一篇都散发出独特的味道,一卷在手,尽可领略思想世界醉人的芳香。...
【内容简介】《诗旨纂辞》与《变雅》是黄节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今有北京大学出版组自行印制的线装本传世。《诗旨纂辞》是对
马铃薯兄弟诗选 内容简介 《马铃薯兄弟诗选》收录了马铃薯兄弟近20年来创作的代表性诗歌作品。他的诗歌注重表达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平易、坚实, 接地气, 且质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