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收入作者近加多年来所撰写的14篇论文和关于《文心雕龙·原道》的一篇重要学术论文。所论中和之美、时中、儒家诗教、庄子乐论、旷达、意境、《文心雕龙》之原道、神思、通变、《二十四诗品》之雄浑、冲淡等等,都是中国古代美学史、文艺理论史上的重要议题,作者对此具有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在这段话里,周氏分明是在打着“古者圣王”的旗号来兜售自己类似诗教的货色。例如关于艺术的目的,周氏十分赞赏用音乐艺术去“平天下之情”,亦即使天下人的情感经音乐的风(教)化平抑而趋向化一整齐。他的这一观点,与诗教要用诗歌艺术去教化人民,使民心民情一归于温柔敦厚十分相近。而周氏改造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说法之后提出的“淡而不伤,和而不淫”的说法(此即周氏著名的“淡和”说),以及他的“优柔平中”等说法,也都与温柔敦厚极为相似。至于周氏大谈的“礼法”、“教化”等等,不也与诗教的精神完全一致吗?所以周氏此论,确切是体现着儒家诗教的精神的。周敦颐是宋初大儒,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而宋明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被奉为官方哲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因此,周氏的这一“淡和”说也产生了不小影响。例如清人汪炬在《乐经律吕通解》中这样说道:“乐,和而已,而周子加以淡之一言,犹先进野人云也。然而节有度,守有序,无促韵,无繁声,无足以悦耳,则诚淡也。至淡之旨,其旨愈长,惟其淡也,而和亦至焉矣”;“先王知声色之迭感为无穷也,于是定淡和中正之声容,以养人之耳目而感其心”。又如清人汪绂在《立雪斋琴谱》的“小引”中亦有云:“先王之乐,惟淡以和。”与这样的宣扬相符应,我们看到,宋以后的音乐风格确曾有向淡和一路靠扰的趋向。且以中国古代重要的乐器古琴的演奏风格为例。例如明代著名琴派虞山派即以“清微淡远”为其风格特征,而清代另一著名琴派广陵派的风格特征则是“淳古淡泊”,都明显与“淡和”相近。而在宋代以前,例如在魏晋时人嵇康的《琴赋》里,我们看到的琴风则全然是另外一派景象:“尔乃理正声,奏妙曲,……状若高山,又象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改韵易调,奇弄乃发,……闼尔奋逸,风骇云乱,……英声发越,采采灿灿。”这显然与明清时期的琴风大异其趣。
张国庆,男,汉族,1950年生于云南昆明。1983年考为云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张文勋、赵仲牧教授。毕业后即留系任教。1998年至1999年,先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做访问学者。现为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个人著作有:《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和之美》,巴蜀书社,1995年;《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辑要》,中华书局,2001年;《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论语》(译注),浙江少儿出版社,2007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丛刊》、《社会科学战线》、《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史知识》和《文化中国》(加拿大)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扣南怀瑾讲《老子》 本书特色 听名师之教,悟先贤之道,成一家之言。 这是一本读书笔记,又似一簿心灵记录,读老子,读历史,读南师,读人生。 能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附注项:书名原文:Nowater,noMoon附注项:奥修(1931~1990),印度哲人“……禅从不给予你任何承诺,它只是给予你此时此地。”这本书
仰望老子:2:《德经》解读 本书特色 《仰望老子》是千百种解老注老的书中*浅显易懂便于阅读的书,从庄子到现今,解读《道德经》的书有三千多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多少错误早已让我们信以为真?有多少谎言早已让我们习以为常?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
南华真经释义-(上.下册) 本书特色《南华真经释义(上下)》也即《庄子》一书。《南华真经》是以“齐物论”为理论基础,以超脱五浊对大道真心的障蔽为修证次第,全面阐...
A.J.赫舍尔(1907.华沙—1972.纽约)是颇有影响的美籍犹太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人是谁》这本小册子是他对人的生存
我说参同契(上)—(太湖大学堂系列图书) 本书特色 一部众说纷纭的“天书”,一个世纪学者的全心解读,成功破译。国学大师二十年前的倾情讲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我说...
风风雨雨一百年-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精装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
原始宗教的诸种理论可以较为便利地放置在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标题下以考虑,而心理学的理论则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这里,我将采用
「這些年來,言道者多,證道者少,固由於行門不彰,但行門之所以不彰,則往往來自對禪的誤解,而一行禪師的這本書就在讓行者能從
《论语》《孟子》疑义研究 内容简介 依照《论语》《孟子》的内容次序,用笔记体的形式,对两部儒家经典著作中思想、训诂、典章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
查接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尼采的里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
生命的菩提 本书特色 《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心有菩提,无相无物,身心自在。佛教的禅宗说“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明了心的虚妄性,不被它的变化所迷惑,...
儒学评论:第四辑 本书特色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力量,儒家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兴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人...
理想国 本书特色 ★回答人生终极一问:如果好人不易当,我们为何还是要做个好人?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代表作 ★以斯灵斯校勘本为底本,遵照“字对字”原则,...
魏晋儒学-编年 本书特色 《魏晋儒学编年》用编年史的形式,从文献学的角度,按照时间先后具体考察魏晋时期主要儒学人物的学术经历、重要儒学著述、及重大儒学事件。同时...
西方哲学史-上卷 本书特色 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
孟子与尽心篇 本书特色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讲述《孟子》*后一篇《尽心篇》的整理稿。《尽心篇》是《孟子》的完结篇,被南怀瑾先生视为孟子整个学术思想的中心,是孟子“在...
本书将游历康德哲学的旅程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于第一批判和康德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第二部分集中于第二批判和康德的道
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对这四大思想家在苏东剧变后走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轨迹作出如实的描述和考察,以帮助人们破解这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