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吴中有项梁、项羽叔侄两人,系楚国名将项燕之后,满怀反秦复楚大志。沛县有刘邦,年近四十岁未娶,游手好闲,但结交萧何、曹参、樊哙等一帮豪杰。他为泗水亭长后,娶吕雉为妻。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乘时相继起兵反秦。两人初次相逢于襄阳城外,一见如故,相敬相惜。项梁听谋士范增建议,立故楚宗室之后熊心为楚怀王。刘、项共拥之。后项梁为秦章邯部所杀,项羽报仇心切,率江东八千子弟兵北伐章邯。巨鹿一战,项羽大破秦兵,名声大振。章邯四十多万精兵或死或降。但这时项羽坑杀二十多万投降的秦兵,留下残暴恶名。趁项羽攻打秦兵主力之际,刘邦率先攻入秦
熊诚,男,1957年10月生,江西南昌人。作家,教授,电视制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会员。现任北京中视精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总制片人。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制片人,2009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发表影视剧本、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等各种作品800余万字。 独立创作或与人合作的主要作品有:《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论》、《彪炳史册十三年》、《话说小康》、《永远的信念》、《一代忠烈左宗棠》、《中国瓷商》、《愚公移山》、《孔雀东南飞》、《牡丹亭》、《埋葬的利剑》、《国家财富》等。
下卷记载1993-2008年间的企业变革。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2007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
隋唐五代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简介全书对隋唐五代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交融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盛况作了详尽的阐述,并以较多篇幅...
经史子集概要 本书特色 《经史子集概要》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之一的《经史子集概要(古学纵横)》,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以广义的经目为范围,论述...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的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长征:细节决定历史 本书特色 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长征,假如没有那些细节,没有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没有那些被逼入绝境的饥寒交迫和九死一生,没有那些动人心魄的决策和...
《边城》内容简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有一条小溪和一座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这人家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两个人,还
章宜像一颗珍珠镶嵌在新加坡岛的东端,在热带的苍穹下泛着晕光。它微微高出海平面,周围是一条绿带,再向外是蓝绿色的海,接着是
《从幕末到明治:1853-1890》内容简介:日本国家的现代化始于幕末时代,以美国人佩里来航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导火索,引发了天
清史讲义-大学讲史-图文版 本书特色 《清史讲义(图文版)》:国家爱好者的国学普及读本,机关干部和管理者的治国理政参考、修身养性指南。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1930s全球大萧条 本书特色照片里的20世纪全球史:1930年代 全球大萧条 在1930年代,人们被猛然拋回现实。旧日的奢望已化为尘土,新的梦想则变成了噩梦。...
东亚文化之黎明 本书特色 《东亚文化之黎明/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中的一种。本套丛书规模宏大、版本珍贵、视角独特,所选...
涛园集:外二种 内容简介 本书是沈瑜庆的诗文集,出版于民国时期。包括:官道、午君同作、三月三十日同冯庵作、独夜呈冯庵、冯庵午睡、官厨、等作品。涛园集:外二种 目...
1926-1937-启蒙与重建-晏阳初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研究 本书特色 乡村运动的成败,*终取决于乡村内在机制的建立。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所发动的乡村建设运...
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当事人、曾任第二共和国外交部长的身分回忆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后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政界人士发表评...
徽州往事 内容简介 宋淳熙丙申(1176),朱熹第二次回到婺源,见幽静山边一泓池水汩汩流淌,仿佛梦中依稀到过,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观书有感》。从桐乡到余杭,再...
并存继逝的王朝-王曾瑜说辽宋夏金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大家说历史”丛书之一种,以简洁的笔墨对10世纪至13世纪辽、宋、西夏、金,这四个先后建立、并峙的王朝之兴亡,...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内容简介:走进《追风筝的人》背后“真实的阿富汗”,洞悉阿富汗辉煌的历史、混乱的当下,共
《愉快地吃,痛快地瘦》内容简介:减肥一定要每天靠挨饿、吃沙拉度过吗?想要吃得健康就必须得和美食说“不”吗?时间紧张,在家就
中国古代史 第5版 上册 目录 **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一 猿人及其社会生活二 古人和古人创造的文化第二节 ...
《别让孩子独自玩耍》内容简介:社交心理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童年饱受孤独折磨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无人能够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