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上下两篇——碎句与短章构成。
作者以优美的笔调,对人生、人性、婚姻、生活、文学、艺术等多个、王题,做了深入的思考,并毫不吝惜地将他的体悟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快乐。
即使是出自内心需要的匆忙也并不可取。
在我看来,即使是出自内心需要的匆忙也并不可取。
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
你都应该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
《内在的从容(经典随感·珍藏版)》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感集。《内在的从容(经典随感·珍藏版)》由上下两篇——碎句与短章构成。作者以优美的笔调,对人生、人性、婚姻、生活、文学、艺术等多个、王题,做了深入的思考,并毫不吝惜地将他的体悟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快乐。
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存在万无一失的办法以确保一个婚姻绝对安全。在一切办法中,捆绑肯定是最糟糕的一种,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成全了一个缺乏生机的平庸的婚姻,或者是一方或双方不甘平庸而使婚姻终于破裂。相爱的人要亲密有间,即使结了婚,两个人之间仍应保持一个必要的距离。所谓必要的距离是指,各人仍应是独立的个人,并把对方作为独立的个人予以尊重。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两个人无论多么相爱,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可能变成同一个人。另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道理是,即使可能,两个人变成一个人也是不可取的。家庭生活本身具有一种把两个人捆绑在一起的自然趋势,因此,要保持必要的距离谈何容易。我能够想出的对策是,套用政治学的术语,在家庭中也划分出一个双方一致同意的私域。也就是说,在必须共同承担的家庭责任之外,各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在此领域中享有个人自由,彼此不予干涉。这个私域的范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精神生活,例如独处、写私人日记、发展个人爱好,另一是个人的社会交往,例如交共同朋友圈子之外的朋友,包括交异性朋友。当然,个人在私域中必须遵守一般规则,政治学的这个原理在这里也是适用的。所以,诸如养小蜜、包二奶之类的自由是不能允许的,因为它们违背了婚姻的一般规则。爱侣之间用什么方式来保持必要的距离,分寸如何掌握,是因人而异的,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案。我想强调的仅是,一定要有这个保持距离的觉悟。从根本上说,这也就是互相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的觉悟。惟有亲密有问,家庭才能既成为一个亲密生活的共同体,又成为一个个性自由发展的场所。我相信,这样的家庭是更加生机勃勃、更加令人心情舒畅的,因而在总体上也必然是更加稳固的。太封闭和太开放都不利于婚姻的维护,要使婚姻长久,就应该在忠诚与自由、限制与开放之间寻找一种适当的关系。难就难在把握好这个度,我相信它是因人而异的,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尺寸。总的原则是亲密而有距离,开放而有节制。最好的状态是双方都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对方的自由,同时又都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归根结底,婚姻是两个自由个体之间的自愿联盟,惟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高质量的稳定和有创造力的长久。凡是身心健康的男女,我的意思是说,凡是不用一种不自然的观念来压抑自己的男女,在和异性接触时都会有一种和同性接触所没有的愉快感受,在和某些异性接触时这种感受还会比较强烈,成为特别的好感,这乃是一个基于性别生理差异的必然倾向,这个倾向不会因为一个人已经有了情人或结了婚而完全改变。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专一的爱情是靠了克制人性的天然倾向才得以成全的。不过,如果双方都珍惜现有的爱情,这种克制就会是自愿的,并不显得勉强。也有一方没有克制住的情形,我的建议是,如果另一方对于彼此的爱情仍怀有基本的信心,就最好本着对人性的理解而予以原谅。要知道,那种绝对符合定义的完美的爱情只存在于童话中,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不免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这正是活生生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活生生的爱情。当然,万事都有一个限度,如果越轨行为成为常规,再宽容的人也无法相信爱情的真实存在了,或者有理由怀疑这个风流成性的哥儿姐儿是否具备做伴侣的能力了。我尝自问:大千世界,有许多可爱的女人,生活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坚守着与某一个女人组成的这个小小的家,究竟有什么理由?我给自己一条条列举出来,觉得都不成其为充足理由。我终于明白了:恋家不需要理由。只要你在这个家里感到自由自在,没有压抑感和强迫感,摩擦和烦恼当然免不了,但都能够自然地化解,那么,这就证明你的生活状态是基本对头的,你是适合于过有家的生活的。夫妇之间,亲子之间,情太深了,怕的不是死,而是永不再聚的失散,以至于真希望有来世或者天国。佛教说诸法因缘生,教导我们看破无常,不要执著。可是,千世万世只能成就一次的佳缘,不管是遇合的,还是修来的,叫人怎么看得破。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主要作品: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敬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和父亲去旅行 本书特色 1.在旅行中,重新认识父亲,发现*沉默的父爱。因父亲的男性角色,往往疏于情感的表达,在日常相处中常有隔阂。通过一次旅行,会让我们发现更多...
南方红军游击队征战纪实 内容简介 1934年冬,红军长征后,苏区陷落,面对数倍于我之敌的“清剿”,八省红军游击队选择南方的崇山峻岭作为栖息地,在茫茫苍苍的丛林里...
曹雪芹画传 本书特色 周汝昌,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天津人也。生于1918年,是当今年龄*高,资历*深,著作*富的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书法家和诗人。...
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25.00) 内容简介 冯唐的随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像”,他的随笔“可以...
眼底沧桑-在历史的残蜕间行吟 内容简介 《眼底沧桑——在历史的残蜕间行吟》由郑骁锋编著。《眼底沧桑——在历史的残蜕间行吟》由遗迹切入,以当前的现场怀想曾经的现场...
帕梅拉 本书特色 塞缪尔·理查森是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对英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帕梅拉》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把社会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
《周期力量训练(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力量训练高阶训练者的专业指导书。全书介绍了力量训练和健美的革命性训练方法,通过周期
中国女性主义(2004春) 本书特色 中国女性主义是犀利的,但并不咄咄逼人。它探讨女性问题,关怀两性的和谐发展,并*终关注“人”这一永恒命题。本书以历史与当下、...
异乡变形记 本书特色 加拿大籍作家拉维 哈吉出生于贝鲁特,幼年经历过黎巴嫩内战,后移居他乡,2008年他以个人的生存经验为题材,写下这本带有魔幻色彩的小说。异常...
湘绮楼日记 全五册 (精装)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岳麓书社出版★ 《湘绮楼日记》与《翁同龢日记》、《越缦堂日记》、《缘督庐日记》并称晚清四大日记★ 繁体竖...
名家名译--蒙田随笔集(彩色插图本) 本书特色 他(蒙田)博学多能…对许多人类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mdash...
《精致的瓮》(TheWell-WroughtUrn:StudiesintheStructureofPoetry)是布鲁克斯最为知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美国“新批...
藏书之乐:全译本 本书特色 爱德华·纽顿的《藏书之乐》是其《藏书之爱》系列的**本,美国藏书著作的经典。作家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爱书的外观形式、爱书的时间痕迹、...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
茅盾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获首届国家图书奖。一、本套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二、入选的作者...
克罗蒂娜的家 本书特色 本部作品是科莱特对自己童年时光的回顾,故事围绕故乡的老宅展开。作者通过老宅的两扇门,建构了两个世界,并通过两个世界的差异,把家理想化为*...
龙年一九七六 本书特色 *1976年,中国的又一个龙年,但这个龙年带给中国的却是多灾多难、天崩地裂…… *时为新闻工作者,本书的作...
这座了不起的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调查手记 本书特色 《这座了不起的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调查手记》不是去静态地观察南京长江大桥,而是通过实地勘察和访谈,寻找南京长江大...
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 本书特色 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学问与为人堪称知识分子的典...
《Python期货量化交易》内容简介:近年来,Python语言凭借其在数据分析领域的优势得以快速发展,众多软件厂商也相继推出了支持P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