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滚鼓集》所谈主题有病、吃、酒、建筑等大项,随意而谈,生活杂事,娓娓道来,笔调轻松。以谈医为例,柏杨将生病的类型分为四大类:“曰要命型的病焉,日受罪型的病焉,曰享受型的病焉,曰遮羞生气的病焉。”刻画病榻人物,栩栩如生。其中,“遮羞生气的病”乃是一种“政治病”,其病源来自“生气”与“遮羞”,是“生病”的另一名目。
《道貌岸然集》中柏杨陈述了若干官场文化的特质。“影钟学”,指部属跟随上司唱和,不辨是非,“‘影钟学’——也可从俗之名曰‘听话学’,博大渊深,与‘一脸忠贞学’有互相发明之处,融会贯通之后,可无敌于官场也”;又有“奇响学”,指拍人马屁,或“自己的马屁被人拍”;“颜陈症”、“朝琴路”等现象,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当官员恶形恶状,小百姓又该如何因应?柏杨发明了一种“茅坑学”,当官崽道貌岸然,训诲不已时,“你应对该官崽或该圣崽仔细打量一番,想象其拉屎时所摆出来的种种奇妙姿势……”
《闻过则怒集》大部分谈的官崽学——成为二抓牌(抓钱、抓权)的学问。从介绍胡秋原的《中国英雄传》开始,我们看到中国的历史几乎是一系列奸胜忠败、劣胜优败的反淘汰历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成了知识分子嘲弄的对象。这种不讲是非、只问荣华富贵的传统,柏杨说:“这是中国社会上特有的娼寮气质。”他进一步说:“中华民族*大的特征是人人想当官。”
柏杨的作品以杂文见长,《倚梦闲话》和《西窗随笔》是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自立晚报》及《公论报》先后开辟的专栏,专栏后来结集成书,各有十辑。其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谈男女情爱,也谈台湾社会弊端,更及古今中外文化比较等。语言风趣幽默,揭露、嘲讽皆辛辣。
1963年夏至5月,柏杨先生正在前途茫茫,愁眉苦脸,漫画家牛哥先生忽然驾临,以手俯我御背,告日:“老头,我*近帮朋友的忙,接编台北《公论报》副刊,看你着实可怜,特来提拔,可每天写五百字,以免阁下沦于饿殍。”我曰:“杀人杀死,救人救活,要写每天就写一千字,五百字能有几文钱哉?”他慨然应允。当时心中大喜,就要请他吃香片热茶,他已大汗淋漓啦,既然无福消受,只好狼狈辞去。从此柏杨先生就写了起来,并定名为《西窗随笔》。夫西窗者。有异于东窗南窗北窗之窗也,每天一篇,颇为起劲。有时候老病复发,交不了卷,牛夫人冯娜妮女士和他们的大女儿李喆小姐,不忍我丧失稿费,就从柏杨先生别的大作上抄下一篇,以填充之。呜呼,这年头每个编辑老爷都视地盘为老命,你要想发表一篇文章,等于挖他的祖坟,难得这么好的年轻人,如此敬老尊贤,感激之余,扬言上吊以报。
本集名《高山滚鼓集》,收集的是1963年6月7月8月三个月间在该报发表的大作。所以如此定名,盖有人说高山滚鼓发出的声音为“不通”“不通”。夫柏杨先生的文章,岂有不通之理,所以用之,不过表示自谦,非真的不通也。唯恐读者先生天资钝鲁,发生误会,特此隆重说明。
柏杨先生这一生见的官崽多啦,见的圣崽也多啦,听过他们的训话焉,受过他们的臭骂焉,挨过他们的官腔焉,明明知道在撒漫天大谎,却无可奈何。有时候忍无可忍,真想上去揍两个嘴巴,以伸正气,而平民愤。可是再仔细一想,揍了官崽和圣崽的嘴巴,其不吃不了兜着走着,几希;利害既明,就只有暗中生气的一途矣。后来忽然心血来潮,乃根据“同蹲之谊”,而发明了“茅坑学”,我敢和你赌一块钱,此书如果流传海内,包管天下所有既穷又小的职员人等,不但不再暗中生气,反而有化气为乐之妙,真是空前伟大的发明也。柏杨先生已送出不少红包给瑞典的那些家伙,呜呼,吃了人的口软,拿了人的手软,以华测洋,今年的诺贝尔奖金,恐怕是非柏杨先生得之不可。看情形明年出国讲学,当无问题,有意托带托货的朋友,可早作准备。
“茅坑学”的精义是啥?当然不太简单,太简单岂能得诺贝尔奖金。主要的是,每当官崽圣崽,道貌岸然,作伟大状,把你搞得怒发冲冠时,**步不妨先灭心头之火。盖暴跳如雷固然不行,怨声载道也得提防有人打报告。做到了这一点后,才能成为麻木之物。然后第二步是,你应对该官崽或该圣崽仔细打量一番,想象其拉屎时所摆出来的种种奇妙姿势,一会咬牙切齿,一会哎哟连天,一会摇头晃脑,一会眼如铜铃,一会猛弯其腰,一会老泪横流,一会发誓只要叫这次尿撒个痛快,以后再也不去北投玩烂女人矣。如此这般一想,该圣崽官崽便是再义正词严,你能不哑然失笑,悲极生乐乎。
柏杨先生此生*大的恨事之一,是从没有见过官圣二崽拉屎时的雄姿。只有一次,那还是一十年代,我在江苏徐州道道尹公署当个小差。有一次光临厕所,忽然看见堂堂道尹大人,站在尿桶之前,以其尊贵之头,像是跟墙有杀父之仇,努力而猛撞之,而且哼唧之声,不绝于耳。不禁大惊,这跟平常那个踱方步的正人君子,太不一样啦。事后因我乱闯道尹专用官厕,被师爷叫去训了一顿,并严戒开口。但经过打听,原来该官崽老大人,患淋病甚重,撒不出尿来也。呜呼,这虽是五十年前的旧事,但其启发性却愈久愈烈。
据说从前有这么一个故事,张飞先生天生莽汉,天不怕地不怕,死更不怕,除了对老大哥刘备先生外,一生目中无人。有一天跟诸葛亮先生摆龙门阵,吹起来他的英勇,诸葛亮先生日:“请君口下留情,有一件东西,包管你怕。”张飞先生日:“你说的啥屁话,俺老张天生异禀,头掉不了过拳大的疤。”诸葛亮先生也不和他抬杠,就在手上写了一个字。叫日:“迷死脱张,请看。”张飞先生一看,吓得面无人色,盖军师爷写的是一个“病”字也。
呜呼,铁打的身子都挡不住病,再大无畏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病”前都得屈膝。古人形容英雄好汉那股狠劲,日“视死如归”,真是妙极。当初发明这句成语的朋友,他至少跟柏杨先生一样聪明,应该得一座*佳比喻奖。试想回家是一件何等窝心的事。小孩子在外边再玩再闹,再无法无天,一旦凯旋,心里想着倚闾而望的母亲,和足可以保护他的父亲,简直整个童心都温暖起来。到了长大成人,家更成了一个堡垒,有美丽贤慧妻子的人不用说啦,回家等于老鼠跳进牛奶缸。纵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太太的安慰,孩子的依偎,也是人间至乐之境,而这种至乐之境,竟然和死相提并论,谁说中国文字不活泼乎?
但我们可以发现一点,再大的勇气,似乎只能办到“视死如归”。柏杨先生常想,一个人如果能“视病如归”,那才叫人刮目相待。多少英雄好汉,或为了理想事业,或为了勃然震怒,死了算啦,死了等于回家。可是却没有听说过有谁不在乎得砍杀尔的,盖病有时候比死还要麻烦。
柏杨,作品以杂文见长,《倚梦闲话》是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自立晚报》开辟的专栏,也是他写杂文的开始。此一专栏后来结集成书,共有十辑。其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谈男女情爱,也谈台湾社会弊端,更及古今中外文化比较等。语言风趣幽默,揭露、嘲讽皆辛辣。
厕上篇-马未都说 内容简介 人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 事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文化:苏世独立,橫而不流。 ——《九章》 杂谈...
沙漠密语 本书特色 李林樱,曾在边疆工作,又在新疆生活了18年,因此,对边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她的这本《沙漠密语》就是在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报...
望海南 本书特色 300幅精美图片打造精美人文读本,深潜历史中的海南,深入风光无限的海之南,深度呈现未曾领略的南方之南!现所未见,不一样的海南!《大国崛...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最深厚、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由于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两大艺术特质,以简约的形
态度 本书特色 “尚德琪作品系列”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作品集共6本,写作时间跨度20多年,自1991年始,至2015年止。这套作...
元曲三百首解析 本书特色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与汉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元曲盛于元代,它不同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
久思久叹久歌行:最浪漫的楚辞 本书特色 陈思思:中南大学中文系毕业,涉猎文字多年。路途上的风景,书页中的故事,日记里的心事,都会幻化成笔尖轻灵的文字。醉于尘世,...
果园 本书特色 《果园》是“汉译波斯经典文库”的其中一种,也是萨迪的传世之作。全书内容丰富,寓意深邃,风格多样,意象优美,抒情率真,议论...
寻找更明亮的天空 本书特色 12岁的古尔瓦力生活在阿富汗东部的楠格哈尔省,父亲和爷爷相继在冲突中遇害。为了远离战争和苦难,妈妈将他送出祖国,他开始了九死一生的逃...
王安忆散文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侣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这上品。王安忆散文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
不朽的美:云想衣裳花想容:许渊冲经典英译诗词:唐朝.第二辑(汉英) 本书特色 “不朽的美:许渊冲经典英译诗词”系列共分三辑,收录了从周朝...
武田雅哉,1958 年生于日本北海道函馆,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艺术研究工作,专门研究中国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著作有《飞翔吧!大...
啊!那往昔幸福的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本书特色 俄罗斯“民族诗人”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
容斋随笔 本书特色 《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
榮獲首屆國家文藝獎的周夢蝶,乃一代傳奇詩人,曾長期在台北武昌街擺攤鬻書自活,澹泊狷介,蕭然一城市之大隱。每有所作,文壇傳
爱山庐梦影 本书特色 她(凌叔华)的绘画的眼光和手腕影响了她的文学作风……作者所写的就如她所画的一样,轻描淡写,着墨不多,而传出来的意味却隽永。这本薄薄小书《爱...
亲情卷-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本书特色 我对《读者》“特感动”,在当今如此变化纷杂的社会里,竟有如此坚持公平原则的刊物。——毕淑敏《读者》是一本充满美好、智慧、阳...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本书特色 本书是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之作,以自然流畅的文字书写了盛夏时节的内华达山区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每一种生活在那里的物种的有趣形态...
坚净居忆往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两辑,收录了文史大家启功先生的多篇重要散文,往事如缕辑收录了启功先生对如缕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人师友的缅怀,体现了其淡薄谦虚、刚正率真...
时光的化骨绵掌 本书特色 《彼此》是70后女作家金仁顺小说的巅峰之作,获2007年度*佳小说奖。而她的散文更见功力。在这本散文随笔集中,作者对自我的探访、对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