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为知名女作家扫舍、蔡小容、王鹤的近作精选集,以图文形式集结了作者近年的散文随笔精品,内容涉及当代艺术、都市行走、两性关系、婚恋、阅读观影、名媛轶事……作者用知性触摸周遭世界,品味和感悟女性视觉中的生命和生活,和读者分享不同的知性看点,展现出风格各异的知性姿态。
彰显都市知性女人的智慧光芒和人格魅力。引领女性读者在纷繁浮躁的都市生活中,沉静自己的内心世界。
1.三位作者都是活跃在女性阅读界的实力作家
2.本系列内容各有偏重,生活性、学院性、艺术性兼备,满足了不同层面女性读者的阅读需求
3.书籍本身装帧精美,文图相得益彰,可供收藏
《不一样的生活》是扫舍的第三本随笔集,延续了《在普罗旺斯的阳光下》一贯的润泽、透彻和慧黠特质。书里的好多内容,陆续在她的博客上读过;其中写上海和巴黎的一部分篇目,则是我约请她为我编的版面而写的。说来都是很熟悉的文字了,但再次读来,依然饶有兴味。人们都爱用树木的年轮来比喻一个人成长的。
懂得生活,才是真正的知性。每一天都感受着静夜和清晨的色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重现所感知的色调。这一辑的“知性女人系列”带来三本书——《小麦的穗》、《爱与伤奔涌不息》、《不一样的生活》;带来三位女性——蔡小容、王鹤、扫舍的生命观感。她们在生活的间隙写下文字,细水长流地积累着,读城市,谈艺术、书籍和电影,聊女人的故事,叙说她们的生活本相。
《小麦的穗》有一种学识凝聚的沉郁气韵。小容特有一种文字的敏感,由言语而及人事,寻找到一种理解世态人心的入口。她析解他人的文字,体谅他人内心的幽微之处,这一份私人阅读笔记,便多了一份通透与理解。
个人生活的叙事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路径。对于当下的处境,她说:“剩下的是现在中年的你,世界静了下来,没人跟你说话——像年轻时那样说话,做伴的唯有多年累积的不如意,前路可期的加倍的荒寒,以及各种病痛。”然而,因为活得真实,生活自有一种底气。她对生活的描摹有一种摄影机的魔力,城市里头的剪影,记忆中的时光,都淡淡地呈现出来,笼罩着温暖昏黄的光线。她的笔下、心底里会关注着别人,在意他人的力量,然后融化为自己的力量。这样的真挚常常也诱惑着读者回味自己的经历和情感。
《爱与伤奔涌不息》有一种旁观者的冷静和犀利。因为长期的职业训练,叙述中有一种深味人事回环的敏感,一份体察苦心经营的老到。
这本书是借“她”之事,道一己之见,贯穿始终的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追寻民国才女的倩影,回味她们跌宕起伏的人生,解读一个个时代弄潮儿在历史浮沉中的苍凉和苦辛。陈衡哲、杨绛、沈祖棻、庐隐、苏青……饱历人情冷暖,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走向。捕捉那些屏幕前的光耀和暗影,她们在镜头内外演绎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充斥另一种对际遇的无奈和惘然。还有那些舞动在字里行间的女子,又是怎样的心思细腻,碰触着同为女人的神经,那些震颤最是动人心魄。时空变换,不变的是人心深处的根本追寻。
《不一样的生活》是华丽的,但它少了些许法国般的绚丽,而增添了上海的柔美与温婉。扫舍丰富的人生经历,支撑起她观察的高度,有一种静心思考的睿智,多了一份坚韧和绵密。
扫舍挚爱那些青砖黑瓦,爱到把它们藏进背包一起行走。从成都的街道写到上海的弄堂,她说“城市能伤我们,是因为我们对城市有爱,我们因为爱它而伤怀。要迷茫很久,我们才懂得城市对于我们,其实是一个漫长婚姻中的爱人”。她早已把生活嵌入城市,记忆的碎片洒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生活的光影映照在街巷的斑驳灰墙上。
扫舍写她与画,与画家,与小物件的故事,却可以发现她追求艺术,更追求艺术的生活。正如她在意观展的习惯,享受在潘家园的游荡,在“789”的倾听,因为在她看来艺术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生活相连接的。她写电影,从细小的生活场景,到那些突然而至的冲击和血腥,始终关注着“个体的人对生活的态度”,关注人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
三位知性的女子摸索着生活的肌理,品砸生活中的人、事、物,固有迥异的角度,却有相似的旨趣。写艺术,写的是生活的另一面,是个人的欲望与梦想的出口。写城市,是理解一个城市的积淀与风格,觅得一种都市生活的从容和自如。写女性的时光,在于知悉生活的处境与心境,年华易逝,逝去的却不仅是容颜。
她们并不尝试消解与弱化一些真实,王鹤说“大大小小的困窘、失意、失衡、刺激,我们就算不是每天经历,至少也会随时听到、看到,它们不是生活的枝枝蔓蔓,可以随手砍削,它们就是生活本身,硬而重,体量也大,挪不动也绕不开。”她们定格的瞬间把人生生地拉进残酷的现实。然而,她们的文字却依然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们都曾经历或亲见那些个操心劳力。生活中从来是有幸福涌动,也有遗憾晦暗,许多的经历品来不一定都会回甘。动人心魄的是历练得来的透彻与智慧,对生活中的知人阅世。王鹤喟叹“人人都在各自的困境中挣扎,有时候是扳不过身边的“局”,有时候,则拗不过自己的心。”
知性是对细节的体会,是对隐藏其中的幸福的追寻。那其实是女性生命的本能。小容说,“从前,现在,都是有意义的,即使不完美,即使现在比从前完美。抽掉任何一截,都残缺了一部分,因为我们认真书写的生命,并没有哪一截是浪掷过去的。”
扫舍,本名曾琼,生于成都,曾为纪录片编导、外企金领。现为艺术经纪人,在欧洲和中国之间行走。著有散文集《在普罗旺斯的太阳下》、《灰屋顶的巴黎》等
日记-缪荃孙全集-(全四册) 本书特色 《缪荃孙全集》日记部分,又称“艺风老人日记”,为全集的重要部分,收录了缪荃孙从1888年至1919年间32年间的日记。全...
《宋诗鉴赏辞典》共收二百五十三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一千零四十题,计一千二百五十三首。正文中作家的排列,大致以生年先后为序,个
左文襄公文集/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本书特色 清左宗棠著,杨书霖编。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影印,包含文集五卷、诗集一卷、联语一卷、说贴一卷,卷末有杨书霖《跋...
第六只手指(文汇原创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白先勇散文集。其中**辑散文、论文包括:第六只手指、惊变、石头城下的冥思、人生如戏等。;第二辑书评包括秉烛夜游、...
情波·茉莉花 本书特色 《情波茉莉花/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之其一。民国时期的女子生活,悲剧哀情是她们的现实生活,也促...
海涅散文 内容简介 海涅是十九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政论家和思想家,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他自幼受到法兰西自由精神的影响,一生崇尚民主。 海涅的散文优美潇洒...
人曲 本书特色 《人曲》是一本幸存者献给蒙难者的书。流淌在这几十万言墨写的文字中的,是作者严祖佑的生命和枯萎的青春。全书以纪实的手法、文学的语言,记述...
痒 本书特色 由一些当代先锋作家,根据“痒”的主题,针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和探讨。有对城市之痒的挖掘、对人性之痒的戏虐、对爱情之痒的无奈、对生活之痒...
《中国式养生》内容简介:《中国式养生》介绍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医养生理论及方法。作者凭借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所掌握的医学知识,
家藏四库系列-人间词话(插图本) 本书特色 经典就是那些能够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和民族气质的历史典籍。“家藏四库”丛书兼及大众收藏与通俗阅读,这种形式可以使中国历史...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C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选择**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本卷包括荒诞文学、...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本书特色 古有徐霞客,今有雷殿生,中国徒步**人雷殿生讲述其传奇励志人生!树立梦想、付诸行动、坚定信念、关注细节,一生只专注做好一件事!杨利...
心外无物 随遇而安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录林清玄二十余篇散文,是他写作的新高峰。流畅清新的文笔,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本书以作者...
瞻对 本书特色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
梦家诗选 目录 前言梦家诗集**卷 自己的歌第二卷 三月第三卷 雁子的歌第四卷 长歌第五卷 留给文黛在前线铁马集梦家存诗十八年至二十年夏 选自梦家诗集二十年秋至...
李颀诗歌校注-(全二册) 本书特色 李颀,盛唐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曾隐于东川别业,人称李东川。李颀只做过很小的官,但他的诗歌在当时就被人传诵,广为...
《屠岸译济慈诗选》内容简介:《屠岸译济慈诗选》隶属“中国翻译家译丛”第四辑,收录英国浪漫主义五大诗人之一约翰·济慈的《夜莺
《华为基因:华为人的工作哲学》内容简介:在中国的众多企业中,华为绝对是最具有神秘色彩,并且令人称奇的企业之一。在短短的二十
桃花扇 本书特色 孔尚任(一六四八 一七一八),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清代著名戏剧作家。 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孙。他早年...
2017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特色 王小妮、刘春、张洪波、莫言、阿来、丁立等200多位诗人的200多首诗篇,或关注现实,或怀念过去,或抒发悲欢,或慷慨激昂,兴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