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朝东亚三国文人,以东京为舞台,以笔谈为手段,以汉诗汉文为纽带,展开了多种方式的文化交流。其情其景,宛如一幅幅画卷,跨越约一百三十年的时空,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套装共2册)》所收的笔谈资料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不仅可为近年来陆续刊行的《黄遵宪全集》、《何如璋集》等补充大量文献资料,而且还是我们研究何如璋、张斯桂、黄遵宪、沈文荧等首届驻日公使馆员外交、思想、文学、史学、学术、生活等不可或缺的**手资料,堪称明治初期东亚外交及文化交流史研究的资料宝库。
★ 16开平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 除中日两国文人的笔谈之外,本书还收录了朝鲜信使金宏集与何如璋、黄遵宪的笔谈
★收入《大河内文书》《宫岛文书》《芝山一笑》等重要日本文献资料中的内容
★囊括笔谈、唱和、序跋、书信四种形式,包含大量的汉诗酬唱、诗文切磋、序文跋语、采风问俗、学术探讨、日常琐事等
★ 是研究何如璋、张斯桂、黄遵宪、沈文荧等首届驻日公使馆员外交、思想、文学、史学、学术、生活等不可或缺的第yi手资料
★笔谈资料中有大量关于中日双方生活风俗的记载,涉及碑帖、围棋、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为研究中日民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笔谈背景——
中日两国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肇始于1871年签订的《中日友好条规》
1877年1月15日,清廷任命翰林院侍讲何如璋为出使i日本国钦差大即选知府张斯桂为副使。
1877年12月,公使何如璋、副使张斯桂、参赞官黄遵宪等人抵达日本。
首届驻日公使馆始终面临这严重的翻译不足问题,这从客观上促使当时的公使馆员在与日本文人的交流时,并非完全借助口译,而是更多地使用笔谈(又称笔语、笔话)。
另一方面,对于首届中华视界的到来,明治初期的日本文人表现出空前的热情。造访公使馆的日本人络绎不绝。何如璋、黄遵宪、沈文荧等公使馆员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与日本友人频频笔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诗词格律,典章制度,语言文字,风土习惯,可谓无所不谈,极尽其欢,揭开中日近代外交的序幕,谱写了波澜壮阔的中日文化交流画卷。
笔谈的主要参加者——
本书所收笔谈资料的参加者,主要是来自中国、日本、朝鲜三国的文人,他们自幼受过良好的汉学教育,通晓中国经典,能够使用汉文这一“汉字文化圈”内的通用文字自由交流,以克服语言不通所造成的巨大障碍,甚至常常赋诗酬唱,以增加彼此间的感情。
参加笔谈的中国人,除了驻日公使馆员如何如璋、张斯桂、黄遵宪、沈文荧等人,还有旅居日本的民间文人如浙江慈溪王氏兄弟——王仁乾、王治本等人、游历日本之文人王韬、李筱圃等;
参与本书笔谈的日本人士众多,不胜枚举,而各编笔谈资料的整理者大河内辉声、宫岛诚一郎、石川鸿斋、冈千仞、增田贡,可谓其中的杰出代表;
除中日两国文人的笔谈之外,本书还收录了朝鲜信使金宏集与何如璋、黄遵宪的笔谈。
笔谈的文献价值——
中日朝东亚三国文人,以东京为舞台,以笔谈为手段,以汉诗汉文为纽带,展开了多种方式的文化交流。其情其景,宛如一幅幅画卷,跨越约一百三十年的时空,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套装共2册)》所收的笔谈资料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不仅可为近年来陆续刊行的《黄遵宪全集》、《何如璋集》等补充大量文献资料,而且还是我们研究何如璋、张斯桂、黄遵宪、沈文荧等首届驻日公使馆员外交、思想、文学、史学、学术、生活等不可或缺的**手资料,堪称明治初期东亚外交及文化交流史研究的资料宝库。
本书所收的笔谈资料之中,《大河内文书》中的笔谈倾向于追求所谓风雅之交,远离政治外交。与此相对,《宫岛文书》中的笔谈则带有某种搜集情报的功能。
笔谈资料与文化交流——
王宝平教授曾将甲午战争前的中日文化交流归纳为以下四种形式:1.笔谈,2.唱和,3.序跋,4.书信。本书所收笔谈资料,囊括了上述全部四种形式,包含大量的汉诗酬唱、诗文切磋、序文跋语、采风问俗、学术探讨、日常琐事等。
笔谈资料中,有大量关于中日双方生活风俗的记载,涉及碑帖、围棋、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为研究中日民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刘雨珍,日本神户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孙子兵法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一部真正的智慧经典,不仅可以跨越它所属的领域,而且可以跨越时空。在当代世界,对《孙子兵法》的传播、研究、运用,仍然方兴未...
君主论.论李维-[最新全译本] 本书特色 1、史上*伟大的政治学经典著作之一2、公民必读,看懂权力本质的**本书3、拿破仑、丘吉尔、克林顿等无数国家元首的枕边书...
1968年,越南人民军为了争取尽早促成战争胜利,发起了新春总攻击(持续8个月)。在这次大规模全面进攻行动中,越军把进攻重点放在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本书特色 用一本书看懂世界格局! 听不懂新闻,看不清局势,时政谈话无从插口?现在可以和这些困窘说拜拜。 《看懂世界格局的**...
评估模型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公共管理评估丛书之一,是一部关于公共管理评估方法的理论专著。全书分方案评估、问题/方法取向的评估模式、改进/绩效问责取向的评估模式、社...
正面战场徐州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本书特色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侵华日军企图攻占徐州,打通津浦线,使南北日军联成一气,窥视中...
新文化元典丛书-新青年-100周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份唤醒沉睡中国的名刊,一轮20世纪壮丽的精神日出——凡追求进步之青年不可...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本书特色 文件单行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
1940年,当阿道夫•希特勒决心要把苏联作为政治和军事因素从欧洲清除掉的时候,他曾设想在一次为期十周的夏季决战中将它一举灭亡。
《第一季Kotlin崛起:次世代Android开发》内容简介:本书分为3篇:第一篇,基础语法篇,主要讲解最基础的面向过程式语法;第二篇,
中美欧关系构建新的世界秩序 本书特色 陆伯彬、奥斯汀·腾斯强、张沱生主编的《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丛书·中美欧关系:构建新的世界秩序》认为,中、美、欧三...
特种武器:二战德国的隐秘航空技术 本书特色 二战德国空军——这支曾经盘旋于欧洲和北非天空的部队让无数的盟军吃尽苦头。不仅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军事素养,而且还拥有...
战之谋360扫描帝国间战火 本书特色 《战之谋(360°扫描帝国间战火)》由《军事历史》主编、军史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新故事创作终身评委,故事高手联手...
雄师渡天堑-国共生死大决战 本书特色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本书特色 1、用美国史学家和军事家的眼光,详细解读国际背景下的朝鲜战争,直面美国重大决策失误,再现朝鲜战争真实面目,剖析战后东北亚冷战格局...
国外研究译丛毛主义的崛起: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插图本)(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 本书特色 ★该书阐明了毛泽东从1935年在遵...
切.格瓦拉,他是古巴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一个被称为“红色罗宾汉”的游击革命家,一个被誉为“
本书是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论文集,对晚清中国海军的创建、民国海军的发展以及抗战时期海军在香港的表现等问题进行探讨,在世界
共济会核心组织-双鹰争冠-英美政治背后的最大隐秘势力-2 本书特色 共济会进入面积广袤的北美后,如何避免诸多总会所可能的各自为政、分崩离析呢?将诸多总会所整合为...
明代官方修史与朝廷政治 本书特色 杨永康编*的《明代官方修史与朝廷政治》揭示 了明代政治对史学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其原因。明代官 方史学直接服务于政治,史学与政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