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笔名王亭之。广东南海人。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地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阁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近期著作多发表于《内明》杂志,并结集为《大中观论集》。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矍》、《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所译经论,有《入楞伽经,》、《四法宝矍》(龙青巴著)、《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
()
谈锡永,笔名王亭之。广东南海人。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地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阁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近期著作多发表于《内明》杂志,并结集为《大中观论集》。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矍》、《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所译经论,有《入楞伽经,》、《四法宝矍》(龙青巴著)、《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
(展开全部)
斯宾诺沙稍为谈论一下斯宾诺沙(BaruchSpinoza,1632一1677)。他可以称为人格完美的哲学家。他是犹太人,住在荷兰。当时在欧洲,荷兰可以说是最宽容的国家,言论相当自由,然而在这里,他却因为对神表示一些怀疑,便遭驱逐出教会,这也等于被驱逐出犹太民族。在驱逐前,教会提出过一个条件,假如他肯接受一定数量的年金而不再提出怀疑,那就大家相安无事,可是他却拒绝了。那时,他还只是个24岁的年轻学者。经过一次企图谋杀,他不得不躲在阿姆斯特丹的市郊,借一间房间居住,房东虽然是基督教徒,却跟他如鱼得水,所以后来房东迁去海牙,他亦跟着去,彼此就像一家人一样。他靠磨透镜片维持生活,镜片的微尘令他得到肺病,44岁那年平静地病逝。他将所有手稿托给房东,请他交给一家出版商。在此之前,他拒绝过一些年金,包括路易十四提出的丰厚年金,附带条件是将他下一部著作献给这位国王。此外,他还拒绝了附有条件,所以在他生命后期其实并非十分寂寞,只是他实在淡泊名利。他在著作中就明确表示,人的快乐与幸福就在于不受名利束缚。这真像中国哲学的“淡泊以明志”。他在《神学政治论》(TractatusTheologico一Politicus)中,指出《圣经》充满错误与矛盾,以及许多不可能,因此有许多奇迹发生,有上帝再三出现。他说:“《圣经》不是根据事物的第二因来解释事物,而只按照某些秩序和文体来描述事物,这些秩序和文体必须具有最大力量去促使一般人,尤其是未受过教育的人信奉宗教。”这种态度,自然会令基督教都视他为敌人。尤有甚者,他不管耶和华在《旧约》与《新约》中判若两神,竟将犹太教与基督教视为一体,这样焉能不开罪两教。然而他其实并没有歧视两教,他只将神与自然视为同体,两者都依从不变的法则。这看法符合佛家的思想,佛家从来没认为天人可以超越不变的法则——缘起。所以天国有战争,也有死...
——引自第117页
这就是由实际观修而作出的观察了。于观修时,立足于“相对、作用形成”的缘起有,由缘起有,才能破除一切法有一个“绝对、不依作用”的自性。所以宗喀巴大士在《佛法三根本要义》中才会这样说(依多识译):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这观修境界刚好跟如今流行的见解相反,他们以为,必须以自性空无才能消除实执、以现象实有才能消除虚无,这只是推理,不是观修。于观修中,唯有缘起有(现象实有)而无实有(如二取有),这是从有边来观察;唯有自性空而非缘起空,这是从无边来观察。因此,在世俗中,是“相对作用形成”的缘起有,而不是“无自性的缘起”,在胜义中,是“绝对不依作用”的自性空,而不是“缘起的性空”。一般的见解,一置于观修中即成混乱。于观察世俗时,便已经说“无自性的缘起”了,请问,刚刚成立由缘起形成的事物境界以作观察,又怎能立即说这成立事物的缘起,可以同时成立这缘起为无自性呢?接下来在谈唯识时,说到弥勒瑜伽行的四正加行,起初是“知本无所有,即证知唯识”的“有得加行”;然后才是“由证唯识故,知无一切境”的“无得加行”。一个“唯识无境”要由两个加行法来现证,为什么呢?因为于“有得加行”中是由相来观修,“无得加行”则由性观修,相与性的观修不可混乱,现在说“无自性的缘起”,则是在成立现象的同时混入自性的因素,故成混乱。同理,于观察胜义时,便已说“缘起的性空”,此际尚未在观察中超越这重缘起,如何能立即说这重缘起为空性呢?那亦是性相混乱。宗喀巴的观修则不同。他“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是由现象作观察,于观察中成立缘起有(现象实有),由是消除“二取有”与“名言有”的实执偏见(深一层次,则如由“相依有”消除“业因有”实执,是即由缘起超越缘起)。如是即由相而作观察,并未混入自性的因素来起观。他“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是由性作观察,于观察中,对一切法的...
——引自第59页
ThisbooktellsthestoryoftheimpactofGeorgeFredericWattsOMRA(1817-1904)andhiswifeMa...
作品目录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八二年九月
经典建筑:平立剖:plans, sections and elevations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平立剖图,自建筑教育伊始,伴...
作品目录简略说明绪论高僧传卷第一译经上正传十五人附见二十人汉雒阳白马寺摄摩腾汉雒阳白马寺竺法兰汉雒阳安清汉雒阳支楼迦�竺
2009年创办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迄今已历十周年,已成为国际诗歌的盛事。2019年第六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共邀请30位著名的国际和华语诗人共聚一堂朗诵、分享...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was one of the major literary figures of the twentiet...
姜淑惠,1956年生,“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系、医学研究所硕士班毕业。“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细胞免疫学,及预防医学研究所中药免疫功能研究。拥有中、西医执照资...
彼得·博格西昂,美国人,博士,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彼得·博格西昂博士的研究重点在于将心理学工具应用于生活环境,帮人们思考如何处理那些通常看起来棘手的问题。
梦枕貘,当代日本著名作家。1951年生,1973年毕业于东海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系。“貘”,指的是一种吃掉噩梦的奇兽,因为想写出梦一般的故事,所以取了这样一个笔名...
活力规划 孙施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城乡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成功案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书籍指南 本书特色 全书由多篇规划行业专家的文章组成,包括...
作品目录论文 ◎“卑离”、“夫里”与“buri” ——论马韩早期社会中的百越文化因素(张学锋) ◎蜀汉杨戏《季汉辅臣赞》考(津
《MacTalk·人生元编程》是一本随笔文集,主要内容来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平台“MacTalk By 池建强”。本书撰写于2013年,书中时间线却不止于此。作者以...
唐江华华泽集团(原金六福酒业)开口笑公司品牌部长。从一线业务员到销售总监,酒类行业滚打十几年,洞悉行业秘密及行业趋势,擅长酒类新品推广、新市场拓展,上演多起市场...
《我四十分钟后到家》内容简介: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的爱情中有多少条谎言?你大笑时有暗处的眼睛在注视你。你陌生的邻居正在等你推
电力消防安全与火灾案例分析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十个典型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引出了消防工作的内容、物质为什么燃烧、火灾的分类以及电气火灾等消防基础知识;进而系统讲...
安房直子(1943-1993),日本著名童话作家,生于东京,日本女子大学国文科毕业。1969年发表成名作《花椒娃娃》,获第三届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从此走上...
“蒋经国的传由外国人写,远比中国人写有意义。”蒋经国之后,台湾历经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几代领导,然而每次民调显示,对台湾民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贡献最大的领...
《金色梦乡》是日本知名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代表作,获第5届日本书店大奖、第21届山本周五郎奖,日文版销量突破114万册,堺雅人、竹内结子主演同名电影。对于《金色梦乡...
全面介绍世界各主要宗教打开理解世界的另一个面向◎ 编辑推荐如果不懂宗教,我们可能无法欣赏世界上的大多数文艺作品;如果不懂宗教,我们很难真正理解生活在其他文化中的...
郑永年,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席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