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振良编著的这本《名人彩虹》中所收文章有名人自己美好的回忆,有名人的自画像,有对名人如歌如泣的追忆,有对名人沉痛的悼念,有初见名人的感受,有对名人的访问,有对名人的评品,也有对名人美好的祝愿。读这些文字有的你会拍案叫绝,三呼妙、妙,有的你会情不自禁,连呼美、美,有的你会不平而起,大喊屈、屈,也有的你会肃然起敬,连声好、好。
《名人彩虹》展现了名人的风采,揭示了名人的内心,汇集了名人的哲语,品评了名人的一生。
莫振良编著的这本《名人彩虹》是民国时期名人写名人的散文作品集。翻开本书,鲁迅、朱自清、周作人、胡适、徐志摩,还有刘海粟、梅兰芳、谭鑫培;更有外国的居里夫人、雪莱、罗素等等都以各自的星光跃然纸上。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人们也许不会忘记本世纪初期到中期,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涌现了一大批璀灿的名人,这批名人活跃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举凡科技界、文学界、艺术界、新闻界、政治界都有一大批著名的人物在各自的舞台上有过精彩的表演。人们曾经议论过,天下太无道,昏天黑地,真理被埋在地下,有智慧的人不敢公开非议,即使敢说真话,等待他的必将是厄运,这样充满辛酸泪的时代名人决不会多见。例如在封建社会,哥白尼的日心说生前不敢公开,布鲁诺为捍卫真理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火刑场上,伽利略则被判罪管制。在中国则有韩愈受黜行三千里路,苏轼遭贬困琼海之滨,颜元苦行骨肉难全,李卓吾尝铁窗自刎而死,王夫之筑土屋匿于深山。人们也说,如果天下太平,风平浪静,没有潮头可逐,决不会诞生时代的弄潮儿。当天下进入新旧交替,美丑交织,光明与黑暗周旋,真理与谬误角逐的时代,英雄才显本色,名人才大批涌现。本世纪初期至中期正是这样的时代,在阵阵雷雨之后出现的是道道彩虹。本书汇集的反映各类名人的散文正是这道道时代的彩虹,他们照耀着当代人,也必将影响着后代子孙。
有一部完整地反映这一时期名人的书卷固然是众望所盼的,但是这部书必然是卷帙浩繁读来也颇费时间,在今天信息进入高速公路的时代,绝大多数人将是望书却步。因此有一本浓缩液,窥一斑而见全豹,实在是急时雨。本书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读本书的一百多篇散文,你会感到一个个名人呼之欲出。这是因为本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名人写,写名人。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名人写名人,名人由大手笔的名人来写,你说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是看名人的足迹还是看名人的散文?有人说在中国杂文领袖是鲁迅,散文大师有朱自清、周作人,学界泰斗数胡适,京剧大师推梅兰芳。翻开本书,鲁迅、朱自清、周作人、胡适、徐志摩,还有刘海粟、梅兰芳、谭鑫培;更有外国的居里夫人、雪莱、罗素等等都以各自的星光跃然纸上,手捧群星闪烁的篇章,你是茶余饭后读,还是爱不释手读,还是读此朝食,还是兼而有之?依我看,名人的鸿篇巨制能成“传世名作”,随感短篇同为“千秋绝唱”。
喜欢读书的人都会感到有的书读来奇崛突兀,有的一泻千里,有的拍案而起,有的娓娓而谈,有的诱人悬想,有的顿开茅塞,正是这种个性,这种迥异的面目构成了书海的奇妙。本书的文章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尺码。
风格各异,感情奔放是本书的又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使名人之间互相贯通,穿过时间和空间的间隔你可能会找到一个思想栖息的空间,悟到一点内中的火花。本书的文章有名人自己美好的回忆,有名人的自画像,有对名人如歌如泣的追忆,有对名人沉痛的悼念,有初见名人的感受,有对名人的访问,有对名人的评品,也有对名人美好的祝愿。读这些文字有的你会拍案叫绝,三呼妙、妙,有的你会情不自禁,连呼美、美,有的你会不平而起,大喊屈、屈,也有的你会肃然起敬,连声好、好。
本书取材于民国时期的四大报纸(《申报》、《晨报》、上海《民国日报》、天津《大公报》)。翻开纸已泛黄的民国报纸,我们好像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沉重的脚步,看到了民国时期名人的抗争。在内病外患的国度里,名人也同样受到摧残。朱自清贫病而死,朱湘不会蝇营狗苟投江而死,在这冷酷的世界,刘梦苇、方玮德英年早逝,杜严泉“年纪不过五十余岁,然而已经很瘦、很老了”。(见本书《忆杜亚泉先生》)“在这个年头,忧能伤人,哪一个文人能够保证自己的生命延续到什么时候?”(见本书《纪念夏丐尊先生》)我们也同时看到,为了民族的崛起,为了国家的新生,鲁迅投出了犀利的匕首,陶行知奋起教育救国。名人走着自己的路,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今天你可以在名人的彩虹中自由地作出自己的评价。
限于篇幅,本书对记叙外国名人的散文收入的相对少一些,这里收集的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外国名人,二是对民国时期有所影响的外国名人。
当然,这肯定是挂一漏万的,中国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名人当然也影响到全世界。但是文化从来都是互相交流的,如果把名人的影响也看作一种文化现象,那么中华文化在向外传播的同时也广泛地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外国名人也同样记在中国人的心里。民国时期中国曾有一大批人奔走海外探求真理,寻求救国之路;外国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曾经培养过中国的热血青年,这些青年许多人后来成为中国的名人。外国名人对中国的情谊可以记在书上,但是更多的已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
中国从远古走来,正向未来奔去。从历史的长河着眼,本书所记载的名人只是历史的一个浪花。长江后浪推前浪,抬眼望去,千山竞秀,百川争流,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的人民不断地创造着华夏文明。在今天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为我们创造了良机,抖擞精神,锐意进取,你可能就是中国新一代的名人。
*后,还要补充一句,名人也是人,如同凡人一样,名人的一生也会有变化,也会有功过是非,本书所涉及的名人许多人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本书所收集的散文写作于民国时期,有些文章对人的评介有历史的局限性,有的并不客观,相信今天的读者自会理解的。
莫振良 1997年7月 天津科海里
卖 书 郭沫若 我平生受了文学的纠缠,我弃它也不知道弃过多少次数了。我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民国二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民国三年的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二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了。走的时候本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终竞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的一两年,它在我的笥是没有取出过的呢。
在日本住久了,文学的趣味不知不觉之间又抬起头来,我在高等学校快要毕业的时候,又收集了不少的中外的文学书籍了。
那是民国七年的初夏,我从冈山的第六高等学校毕了业,以后是要进医科大学的了。我决心要专精于文学的研究,文学的书籍又不能不和它们断缘了。
我起了决心,又先后把我贫弱的藏书送给了友人们,明天便是我永远离开冈山的时候了。剩着《庾子山全集》和《陶渊明全集》两书还在我的手里。这两部书我实在是不忍丢去,但我又不能不把它们丢去。这两部书和科学的精神尤为是相投合的呢。那时候我因为手里没有多少钱,便想把这两位诗人拿去拍卖。我想日本人是比较尊重汉籍的,这两部书也比较珍奇,在书店里或者可以多卖些价格。
那是晚上,天在落雨。我打起一把雨伞向冈山市上走去。走到了一家书店,我进去问了一声。我说:“我有几本中国书……” 话还没有说完,坐店的一位年青的日本人怀着两只手粗暴地反问着我:“你有几本中国书?怎么样?” 我说:“想让给你。” “哼”,这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又把下颚向店外指了一下:“你去看看招牌罢,我不是买旧书的人!”说着把头一掉便各自去做他的事情去了。
我碰了这样一个大钉子,失悔得甚么似的,心里又是恼恨。这位书贾太不把人当钱了,我就偶尔把招牌看错,也犯不着以这样侮慢的态度待我!我抱着书仍旧回我的寓所去。路从冈山图书馆经过的时候,我突然对于它生出无限的惜别意来。这儿是使我认识了Spinoza,Tagor,Kabir,Goethe,Heine,Nietzsche诸人的地方,我的青年时代的一部分是埋葬在这儿的了。我便想把我肘下挟着的两部书寄付在这儿。我一起了决心,便把书抱进馆去。那时因为下雨,馆里看书的没有一个人。我向着一位馆员交涉了,说我愿寄付两部书。馆员说:馆长回去了,叫我明天再来。我觉得这是再好没有的,便把书交给了馆员,诿说明天再来,便各自走了。
啊,我平生没有遇着过这样快心的事情。我把书寄付了之后,觉得心里非常的恬静,非常的轻灵,雨伞上滴落着的雨点声都带着音乐的谐调,赤足上蹴触着的行潦也觉得非常爽腻。啊,那爽腻的感觉!我想就是耶稣的脚上受着Magdalen用香油涂布时的感觉,也不过是这样罢?这样的感觉,我到现在也还能记忆,但是已经隔了六年了。
自从把书寄付后的第二天我便离去了冈山,我在那天不消说是没有往图书馆里去过,六年以来,我坐火车虽然前前后后地经过了冈山五六次,但都没有机会下车。在冈山的三年问的生活的回忆是时常在我脑中苏活着的;但我恐怕永没有重到那儿的希望了罢? 呵,那儿有我和芳坞同过学的学校,那儿有我和晓芙同栖的小屋,那儿有我时常去登临的操山,那儿有我时常弄过舟的旭川,那儿有我每朝清晨上学,每晚放学回家,必然通过的清丽的后乐园,那儿有过一位*后送我上车的处女,这些都是使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但我现在*初想到的是我那庾子山集和陶渊明集的两部书呀!我那两部书不知道果安然寄放在图书馆里没有?无名氏的寄付,未经馆长的过目,不知道究竟遭了登录没有?看那样的书籍的人,我怕近代的日本人中终竟少有罢?即使遭了登录,我想来定被置诸高阁,或者是被蠹蛀食了?啊,但是哟,我的庾子山!我的陶渊明!我的旧友们哟!你们没要怨我的抛撇,你们也没要怨知音的寥落罢!我虽然把你们抛撇了,但我到了现在也还在镂心刻骨地思念你们。你们即使不遇知音,但假如在图书馆中健存,也比落在贪婪的书贾手中经过一道铜臭的烙印的,总还要幸福些罢? 啊,我的庾子山!我的陶渊明!旧友们哟!现在已是夜深,也是正在下雨的时候,我寄居在这儿的山中,也和你们冷藏在图书馆里一样的呢。
但我想起六年前和你们别离的那个幸福的晚上,我觉得我也是不曾虚度此生了,我现在也还要希望甚么呢?也还要希望甚么呢? 啊,我现在的身体比从前更加不好了,新添了三个儿子已渐渐长大了起来,生活的严威紧逼着我,我不知道能够看着他们长到几时?但我要把他们养大,送到社会上去做个好人,也是我生了他们的一番责任呢。我在今世假使没有重到冈山来看望你们的时候,我死后的遗言,定要叫我的儿子们便道来看望。你们的生命是比我长久的,我的骨化成灰,肉化成泥时,我的神魂是藉着你们永生。
一千九百二十四年十月十七日夜侨居于日本九州佐贺县北一小山村中写此。
《晨报副刊》1925年3月20日 P2-4
李梦阳诗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共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
元曲精品鉴赏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共收入122位元曲作家以及无名氏曲家的优秀散曲700余首,下编收入25部元杂剧的优秀剧目中的30折。包括小学、...
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 本书特色 潜行在城市中,总有摆脱不掉的孤独感,也总无暇去体味山林野趣,鸟语花香。而在朱天衣的山居生活里,每天早上被小鸟叫醒,沿着小溪散步,随...
困境赐予我的 本书特色 《困境赐予我的》是继《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之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倾心打造的又一梁晓声精品图书,该书收录梁晓声先生笔耕40余年间暖心经典散文作...
鲜味:正是人间好食节 本书特色 《鲜味.正是人间好食节》是一部将诗词和饮食文化相结合的随笔集。《鲜味》分菜蔬、河鲜、谷物、花果等四辑,介绍在古诗词中出现并且流传...
白化文文集-承泽副墨 本书特色 白化文,1930年8月生,北京市人。民盟盟员,1950年肄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大学信...
爱默生随笔-(插图典藏版) 本书特色 我要说出四位*伟大的美国人的名字:乔治?华盛顿,将军和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政治思想家;亚伯拉罕?林肯,烈士和救星;第四...
吴淡如散文-生命中的琐碎时光 本书特色 《生命中的琐碎时光——吴淡如散文》是台湾畅销书作家吴淡如的散文精选集。作品内容涵盖其面对生活种种考验的感悟、在世界...
所谓境界,是指作品所展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英国诗所达到的境界,在这个集子所谈到的作品里有多种表现的,但并非全貌。有不少重
《当你老了》内容简介:《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爱情诗选。1889年1月30日,叶芝和茉德·冈尼初次邂逅,从此开始了一生了的沉
《智能空战对抗训练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针对当前空战对抗态势评估的发展现状,提出基于特征提取的动态权重态势评估方法,
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书特色 《名人堂》系列丛书将30年来出现在《读者》上的名家进行分类,并精选各流派中颇具影响力的名家及其文章,以飨读者。《名人堂——遇见更好的自...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二 中共中央发起解放战争的决策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破坏统一战线、制造摩擦及发起全面内战,...
掬艺录 本书特色 《掬艺录》包括自序、书法:艺术世界的独行客;才华·学养·玄鉴等内容。在人类艺术世界中,中国的书法是一个独行客,不像诗歌、小说、音乐、绘画、戏剧...
老有为归有志 本书特色 老年是回归自然前的生命之巅。 老年是个人历史长卷中的压轴之作,是人生舞台的*后一幕,是生命四季中的冬令时节,是命运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漫...
李白诗选评 本书特色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
海涅诗选 本书特色 海涅是继歌德之后又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德国大诗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在他笔下达到了极致。他的辛酸语和愤世语、他的深情难赋和去国忧思,以及他用浪漫...
《孩子们的音乐之旅——动物伙伴》内容简介:孩子们的音乐之旅是一套专门为3-6岁的幼儿编写的音乐绘本图书。共含4本图书,特点为:
幻象集 本书特色 奈瓦尔的诗作受到象征派诗人的推崇,超现实主义诗人们对《幻象集》大加赞赏,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将奈瓦尔列为该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普鲁斯特...
恋上冰淇淋 本书特色 美国女孩丽娜到托斯卡纳度暑假,但她完全没有心情享受意大利著名的阳光和童话般的风景。她来这里,只是因为妈妈临终的愿望——认识她的父亲。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