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频传,激起多少惊天骇浪;寰球瞩目,暗藏多少诡计阴谋……陈果夫:晚年潦倒陈诚:反对“台独”宋子文:“鸡骨死”吴鼎昌:遗恨香港熊式辉:晚景凄凉张君劢:郁郁而终孙科:清廉辞世吴铁城:激愤而亡…………名利场上,人生百态,天道造化,运命不同!
本书以大量权威性的史料档案为依据,首次较为全面地集中揭秘那场历史剧谢幕后,那些国民党主要“演员”们的命运,带你走进那段历史,走近那段历史涡流核心处的人物。*狡诈的将军白崇禧、*毒辣的特务毛人凤、*无情的大员汤恩伯、*圆满的将军程潜……风风雨雨,虎变龙腾。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已渐渐成为历史,然而这份历史已融入华夏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中。
目录
独裁反共蒋介石(1887-1975年)
代总统李宗仁(1891-1969年)
“小委员长”陈诚(1898-1965年)
“小诸葛”白崇禧(1893-1966年)
蒋记总管何应钦(1889-1987年)
“军中圣人”顾祝同(1891-1987年)
cc掌门陈果夫:(1892-1951年)
“民国奇人”陈立夫(1900-2001年)
“聚敛之臣”孔祥熙(1880-1967年)
“两朝国舅”宋子文(1894-1971年)
“政学系干将”张群(1889-1990年)
“失足的爱国者”翁文灏(1889-1971年)
“阿斗”孙科(1891-1973年)
“党国铁老”吴铁城(1888-1953年)
出版大亨王云五(1888-1979年)
蒋记理论家戴季陶(1890-1949年)
报界巨子吴鼎昌(1884-1950年)
封疆大吏熊式辉(1893-1974年)
“党务专家”张厉生(1900-1971年)
学者政客朱家骅(1893-1963年)
从政文人王世杰(1891-1981年)
职业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年)
“**夫人”宋美龄(1897-2003年)
“民主先生”吴国桢(1903-1984年)
“福将”、逃将、败将刘峙(1892-1971年)
“民国元老”程潜(1882-1968年)
“百战名将”薛岳(1896-1998年)
嫡系中的杂牌卫立煌(1897-1960年)
“南海名将”余汉谋(1896-1981年)
“西北王”胡宗南(1896-1962年)
和平将军傅作义(1895-1974年)
“山西王”阎锡山(1883—1960年)
空军宿将周至柔(1899-1986年)
“王老虎”王叔铭(1905-1998年)
“海军名将”桂永清(1900-1954年)
黄埔骁将杜聿明(1904-1981年)
“中原王”汤恩伯(1898-1954年)
“东方隆美尔”孙立人(1900-1990年)
“宁夏王”马鸿逵(1892-1970年)
“青海王”马步芳(1903—1975年)
“捉刀侍从”陶希圣(1899-1988年)
反共“卒子”曾琦(1892-1951年)
民社党魁张君劢(1887-1969年)
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黄维
福州绥靖公署一级上将主任朱绍良
联勤中将总司令郭忏
华中军政长官公署二级上将副长官李品仙
第十八绥靖区中将司令官董钊
华北“剿匪”中将副总司令陈继承
南京卫戍中将总司令张镇
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政务主任谷正纲
支持内战的财长徐堪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副主任俞大维
极力维护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洪兰友
蒋介石的“喉舌”董显光
立法院代院长刘健群
国防部新闻局中将局长邓文仪
国民党宣传部长黄少谷
国民党中青部部长陈雪屏
国民党特务头子贺衷寒
国民党中常委张道藩
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中将局长蒋经国
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郑彦棻
军统特务三大巨头之一的郑介民
中统局局长叶秀峰
国家主义派三大领袖之一的左舜生
青年党魁陈启天
拥护蒋介石独裁的蒋匀田
反共的学术大师胡适
南京区总主教于斌
“理论家”叶青
北平市参议会议长许惠东
北平市党部主委吴铸人
在美国从事反共宣传24年的潘公展
淞沪警备中将司令宣铁吾
陆军二级上将总司令张发奎
国民党*高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上将次长罗卓英
“反共救国军”上将总司令王陵基
西南游击**路上将“剿匪”总司令王瓒绪
重庆卫戍上将总司令杨森
川鄂边区绥靖二级上将主任潘文华
山西省代理主席梁敦厚
第十五兵团中将司令孙楚
第十兵团中将总司令王靖国
出卖上司、投靠日军的第三十军军长戴炳南
天津警备中将司令陈长捷
第八十二军军长马继援
驻美军事使节团团长朱世明
亲美反共的陈之迈
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副部长赖琏
外交官蒋廷黻
南京卫戍中将总司令张耀明
为内战筹款的财政部长关吉玉
主战分子彭昭贤
第四十军军长李振清
国防部保安事务局中将局长唐纵
副总统候选人徐傅霖
陆军大学上将代校长陈仪
广州市警察局长朱晖日
国民党中组部秘书长庞镜塘
第十五绥靖区中将司令康泽
中统特务骨干人物方治
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长官王耀武
华中“剿匪”中将副总司令宋希濂
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范汉杰
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
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长官李仙洲
附:百名杀手
前言
1948年12月25日和1949年1月5日,陕北新华社发表了《陕北权威人士论战犯名单问题》与《评战犯求和》的两篇重要评论文章,文中明确指出:“国民党匪帮将告灭亡,一切大中小战争罪犯将被捉拿治罪。”
惩治战犯的口号,是在蒋家王朝彻底崩溃,新中国即将诞生时提出的,固然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但也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其因源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正当全国人民期盼国共继续合作,医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创伤,建立和平民主新家园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却悍然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残酷的战争又把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拉进了苦难的深渊。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全国人民才愤然将那些挑起内战的“罪魁祸首”列入了战犯的名单中,进行通缉,并强烈要求严惩。
但历史是前进的,人物是变化的。在1949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人被列入战犯名单,但不能因此背负一生的骂名。应当看到其中一些人后来或起义投诚,或退避海外,有的甚至为全国解放献出了生命,有的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有的回到国内参加国家建设,有的潜心于学术研究,有的终其一生一直是职业外交家。
就是蒋介石在退守台湾之后不但反对将台湾省从中国的版图中分割出去,还严惩了一批“台独”分子;并且在生前嘱咐家属将自己的灵柩暂放慈湖“行营”,希望早日落叶归根,回葬故土。蒋经国在接班后不久,除了继承父志,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台湾独立”外,还解除了执行多年的“戒严令”和“报警令”,宣布了开放大陆探亲政策,开启了海峡两岸人员交往之门。被视为“蒋家王朝”的两代首脑人物尚且如此,其他战犯的改变亦不足为奇。
“代总统”李宗仁,晚年在“爱国不分先后”的感召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了重重阻力,于1965年7月20日,携夫人回到了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热烈欢迎,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翁文灏,1951年从海外回归祖国后,用自己所学的地质专业知识,为发展新中国的石油事业献计献策,成为国民党最早投入新中国建设的高级人士。连续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
顾维钧,退休后虽长住美国,但他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荣耀,所以他一直未加入美国籍。1983年,为了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特叫女儿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嘉定四先生”和民族义士侯峒曾、黄淳耀的墨迹带回来捐给国家。1987年,97岁高龄的他,特地画了一幅儿时记忆的嘉定故乡画,并题写了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托人转交家乡博物馆,充分体现了他的思乡情切。
程潜,于1949年8月4日,以3千万湖南人民的利益为重,率领37位国民党将领在长沙通电起义,使湖南全省和平解放。毛泽东、周恩来亲到车站迎接程潜参加开国大典。此后程潜曾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要职。
傅作义,于1949年1月22日率部起义,为保护古都北京立了大功,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他自从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后,为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耗费了全部心力。
杜聿明,经过近10年的认真学习改造,成为了一名新中国的公民,并担任了全国人民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为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作了大量的工作,临终时他还深情地呼吁台湾的老同学、老同僚、老朋友及台湾当局,要顺乎民意和历史潮流,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争作中华民族统一的俊杰,切不要做分裂国家与民族的千古罪人。
潘文华,在反动阵营极力拉拢与威逼下,主动派人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还暗中联通刘文辉和邓锡侯等部,于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脱离了国民党阵营,投向了人民怀抱。正当他决心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余生时,1950年病魔夺走了他65岁的生命。
陈仪,为了江浙一带的广大人民免遭战火涂炭,亲自出马劝说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率部起义,迎接解放。不料被汤出卖遭囚,1950年6月18日,被枪杀于台湾松山。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对历史作出了最好的交待。
诸如此类的情形,本书中都有表述。对于他们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掀起辛亥风云,推翻千年帝制,联俄联共,创建黄埔,建立共和及后来又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东征北伐,饮马长江等历史功绩,更有详尽的纪实。岁月悠悠,斗转星移。历史把某些人从“功臣”变成了“战犯”,又把某些人从“战犯”变成了“功臣”,所以需要秉笔直书。如今昔日的“战犯”多已人去物非,但历史的大舞台上却留下了他们鲜活的足迹。对于那些为国为民、为中华民族做过好事的人,历史是有记载的,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然而,尽管我们参考了多方面的史料及研究成果,但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仍然有限。因此,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愿深谙内情者、文史专家及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为本书补益斧正,将由衷致谢。
高士振,1944年生,武汉人。在部队任新闻干事10余年,转业到地方任文史编辑20余年,笔耕40余载,专攻人物传记与纪实文学,已发表、出版各类作品近千万字,曾多次获得全国性征文大奖赛一等奖。其传被《中华当代作家大辞典》、《中华著名专家传》、《世界名人录》等30多部典籍收录。
认识夏鼐-为《夏鼐日记》为中心 本书特色 此书可读性很强,兼有准学术性,且是对中国考古学泰斗夏鼐先生的一生的解读,让人对夏鼐的一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认识夏鼐...
乔治.马歇尔传 本书特色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从1939年至1945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总揽人事和后勤事务,是协助美国总...
清门后人-相声名家陈涌泉艺术自传 本书特色 这本《清门后人:相声名家陈涌泉艺术自传》,由相声名家陈涌泉老师口述,青年学者蒋慧明整理,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相声演员的...
世界政要御人方略 竹下登卷 本书特色 竹丁登是一位人际学大师,他以自己赤手空拳从人生中体验到的实学为武器,通过控制跟对方之间虚虚实实的心理战争,得以在政界发挥压...
本书是著名华裔笑星黄西的第一本书,涉及他在中国的成长、在美国的经历以及从生化博士到脱口秀演员的道路。黄西从小有礼貌但不是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内容简介 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德兰修女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
《卓有成效的团队管理(原书第3版)》内容简介:团队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团队协作中所涉及的人的问题。如果团队想
曹雪芹新传 本书特色 如果你想要挑选一件*困难而*值得做,也*需要做的文化工作,那么我请你挑选对中国*伟大的天才小说家曹雪芹的研究和评介。在清代,少数人知道曹雪...
近百年湖南学风 本书特色 《近百年湖南学风》:湖南之为省,北阳大江,南薄五岭,两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
齐梁文化丛书萧赜评传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本书叙述了萧赜一生的历程,对萧赜从底层打拼到君临天下的心路历程有着深刻的分析。对南朝宋齐之际的纷繁的权力斗争...
陈鲁豫-豫约幸福 本书特色 郭敬明的文字充满着疼痛、寂寞、孤单、微笑、快乐。在他的笔下,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他是一个寂寞时会抬头仰望天空的孩子,拥有坐井观天的...
孔子传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内容包括: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孔子返卫出仕;孔子之卒等。其*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即其所自述...
才女曹诚英 本书特色 《才女曹诚英》作者查辅成用春秋笔法生动地再现了一代才女曹诚英跌宕起伏的一生:曹诚英,安徽绩溪人,九三学社会员,中国农学界**位女教授。她1...
走进巴金 内容简介 巴金先生在75年的文学历程中,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光彩照人的篇章。他的名字和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著《家》、《春》、《秋》、《憩园》、《寒夜》、《随...
《活着:松下幸之助的生命志向》内容简介:松下幸之助被人们称为“经营之神”,他的一生经历许多坎坷和挫折。在他年轻的时候,家人
永远的史铁生 内容简介 2010年12月31日,中国著名作家史铁生不幸病逝,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史铁生生前好友纷纷发文悼念这位思想的战士和文学大师。史铁生是用生命...
周文雍和陈铁军-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中华先烈故事汇”系列图书。本书以革命家周文雍和陈铁军作为传主,以时间为序,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周文雍和陈铁...
名士风流:中国当代"翰林"纪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入著名学者柳鸣九先生年届古稀所写的20余篇回忆性传记散文。作者沿用人们有时将中国社科院比喻为...
团购:明星传记3册 本书特色 ★ 聚集查理·卓别林、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几个耀眼的名字★ 书前有明星小传,附简要介绍,样貌特征、特别爱好★ 以丰富珍贵的...
湖南女杰传略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首部系统地反映湖南女性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类书籍,在人物的选择上,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选取有史以来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在政治、经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