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紧张,物欲膨胀,很多人心烦意乱,怨尤顿生,大干世界纷繁热闹,却寻不到一个清静去处。殊不知,有一个美妙所在,人人都可随意造访,如能沉浸其中,哪怕是片刻瞬间,也是莫大享受。这所在,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
读诗,而且是读古诗,岂不背时?
我们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创造了人类文学宝库中*耐人寻味的文字。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少了不起的诗人,方块字被他们反反复复使用,却常用常新。中国的古诗,以简练的文字,构筑成阔大幽深的意境,让人惊叹,这实在是汉字的光荣。那些流传千百年而依旧魅力不衰的优秀诗词,是文字中的钻石,是真正的文学瑰宝,识字的中国人,如果不懂得欣赏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贝,难道不是天大的憾事?
触景生情,信手拈来,一场场,一幕幕,生命要开花,要歌唱,所以文字要跳舞。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诗魂不死,诗人不绝。我想,只要我们还在使用汉字,中国古诗的魅力便不会消失。
诗魂不死
现代人,生活紧张,物欲膨胀,很多人心烦意乱,怨尤顿生,大千世界纷繁热闹,却寻不到一个清静去处。殊不知,有一个美妙所在,人人都可随意造访,如能沉浸其中,哪怕是片刻瞬间,也是莫大享受。这所在,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
读诗,而且是读古诗,岂不背时?
我们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创造了人类文学宝库中*耐人寻味的文字。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少了不起的诗人,方块字被他们反反复复使用,却常用常新。中国的古诗,以简练的文字,构筑成阔大幽深的意境,让人惊叹,这实在是汉字的光荣。那些流传千百年而依旧魅力不衰的优秀诗词,是文字中的钻石,是真正的文学瑰宝,识字的中国人,如果不懂得欣赏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贝,难道不是天大的憾事?
宋人魏庆之,有《诗人玉屑》传世,数百年来一直有人在渎、在研究,那是一本诗话,内容和作诗有关,有诗人的故事和言论,也有关于写诗方法和种种论述。我要写的文字,其实和这本书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喜欢《诗人玉屑》这书名,尤其是“玉屑”这两字,想象一下,一把雕刀,滑过润沽的玉石,刀锋下,溅起晶莹的碎玉,如雪,如丝,一缕缕,一片片,在阳光下飞舞、飘扬,虽只是闪烁于片刻瞬间,却可以长久漾动于心头,那奇妙的清亮莹光,可以驱逐浊思,照亮幽暗的心谷。读古诗,当然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欣赏的触角和情感的波动,若能如刀锋琢玉,滑过古人智慧艺术的诗句,溅起片片玉屑,何其美妙。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诗魂不死,诗人不绝。我想,只要我们还在使用汉字,中国,古诗的魅力便不会消失。
2010年夏日于四步斋
唐代诗人中,刘禹锡在我的心里有一种亲切感。年轻时,在崇明岛“插队落户”,我曾读到他写芦苇的《晚泊牛渚》:“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当年曾引起我的共鸣。
我喜欢芦苇。这是我家乡崇明岛上*多的植物,它们曾陪伴我度过青春岁月中那段苦涩时光。长江边那些高大的竹芦,河沟畔那些清秀的白穗苇,在我眼里,都是多姿多情的朋友,在孤寂的日子里,它们给我带来快乐和安慰,引起我美妙的遐想。秋风中,大片盛开的芦花在晚霞里起伏,在月光下涌动,红如血,白如霜,凄美,悲凉,是生命的赞歌。而刘禹锡的诗,展现的就是此类情景,读来怎不令人心动。刘禹锡在另一首题为《西塞山怀古》的诗中,又一次写到芦苇:“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芦苇在这首诗中,也是凄楚萧瑟的形象,让人联想起人生的漂泊,岁月的无情。
我曾经纳闷,古代诗人,为何对芦苇视而不见,如此美妙的生命,似乎很少在他们笔下出现。后来读古诗多了,发现自己原来孤陋寡闻。《诗经》中就有写芦苇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唐诗中,写芦苇的篇章也不少,如贾岛:“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韦应物:“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白居易:“可知风雨孤舟夜,芦苇丛中作此诗”,贯休:“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齐己:“寒涛响叠晨征橹,岸苇丛明夜泊灯”,许浑:“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尽管芦苇在诗中一掠而过,但却是重要的意象,而且大多表现凄凉的景象,和芦苇做伴的,是秋风秋雨,是长夜孤舟。诗人笔下出现芦苇,难道都是心情惆怅时?当然不是,王贞白曾以芦苇为题写过一首五言古风,写的是他在自己的庭院里种芦苇,“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全诗二十行,写他植芦赏芦的闲适心情,虽然也有情趣,但我不太喜欢。芦苇应该野生,应该在水畔自由生长,在天地间展现生命的美丽和坚忍。岑参的诗中曾写到芦苇:“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这是我喜欢的句子。芦风,可以引发很多美妙联想。
遗憾的是,古诗中写初春野地芦芽的很少见。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人们熟悉的是前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我,更喜欢后面那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看到了芦芽。虽只是三个字,却使我浮想联翩。写到这里,我的眼前便出现芦芽出土的景象,初春时分,解冻的河岸上,嫩红的芦芽悄然钻出泥土,在料峭寒风中,它们犹如春之宣言。
赵丽宏,诗人,散文家。1952年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在故乡崇明岛“插队落户”,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有五卷本《赵丽宏文集》行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散文《曰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空山灵雨》内容简介:上编 空山灵雨《空山灵雨》弁言,心有事(开卷底歌声),蝉,蛇,笑,三迁,香,愿,山响,愚妇人,蜜蜂和农
朱自清文集(全6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年出版★ 朱自清,近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五四”时期的重要作家,以平淡朴...
沈从文精读-(上下册) 本书特色 《沈从文精读》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一方面把注意力引向作品本身,发掘和探讨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却并不孤立地看待作品,而是在写作...
《与荒原同行》内容简介:美国,1960年代。“如果要去荒原,你会与谁同行?”“戴维·布劳尔。”戴维·布劳尔,美国《荒原法案》主
《寺山修司青春歌集》内容简介:仅仅播下 一粒向日葵种子 却把这荒野 唤作我的处女地 青春到底是什么?恋人、故乡、太阳、蜜桃、蝴
百年红学传奇经典:红楼梦说梦 本书特色 关于“红楼梦”的著作一直是人文社科类的热点图书,广大的红楼迷们又可从著名作家舒芜先生的《红楼说梦...
《自由与组织:1814-1914》内容简介:罗素追溯了1814年—1914年这一百年来政治变革的主要原因,认为它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经济
岁月情缘 本书特色 本世纪共和国*隆重的国庆盛典举行完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五十周年联欢晚会现场直播也顺利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紧张、兴奋、激动,工作结束意犹未尽。...
诗经-中华大字经典 本书特色 《诗经》:不用放大镜就可以读的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大字排列,疏良有致,为老年读者提供阅读方便。诗经-中华大字经典 内容简介 ...
《国际社会保障全景图》内容简介:本书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了全面考察与总结,并结合我国情况,从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养
黄土高原-卷六.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张承志根据内容重新选定编排的黄土高原类散文的合集,是其*具代表性的优秀散文。作者用血性、阳刚、激情和苍茫的文字,激活了那片...
当代文坛点将录-2 本书特色 作家对作家,舌尖对笔尖。一部逸闻趣事里的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坛点将录-2 内容简介 当代文坛点将录系列丛书共5本,是一套极具权威性的...
冲破苦闷 内容简介 一个快乐的人不是由于他拥有的多,而是由于他计较的少。太过计较得失的人,说会常常觉得自己被亏待,当一个人总觉得自己被亏待的时候,他是不会快乐的...
李敖私房书:三:李敖秘藏日记 李敖五五日记 李敖大学后期日记甲 李敖大学后期日记甲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
共和国作家文库 时间背后的河流-叶延滨 内容简介 叶延滨,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收录了他*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
姑妄言之-苗老汉聊天 内容简介 “苗老汉聊天”是作者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小品随笔自选集。 说说中土的故事,讲讲西方的现象,谈谈古时的典故,聊聊今天的世...
鲁迅散文杂文鉴赏 内容简介 鲁迅的散文、杂文、内容博大精深,艺术完美精湛,实属我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文学史上的瑰宝,是民族文化中无比珍贵的不朽的艺术宝库。注释...
《大话设计模式》内容简介:本书通篇都是以情景对话的形式,用多个小故事或编程示例来组织讲解GoF(设计模式的经典名著——Design
巴金选集-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憩园-5 本书特色 本书是《巴金选集》第五卷,包括《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憩园》三个中长篇小说。《海的梦》写于1932年 &ld...
明代文学 本书特色 《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的宗旨,在于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风格、流派、文体、理论等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格调、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