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天气牛热,弹指即汗。断断续续读西蒙娜·薇依《扎
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其中一些话,是足够晓畅
的,也是足够令人深思的。真理往往简单得令人猝不及防。真理拒绝化妆
,也不需要化妆。在论及“自由”一词时,西蒙娜·薇依如是说:“人类
灵魂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就是自由。具体而言,自由在于选择的可能性
。当然,必须是实在的可能性。在有公共生活的地方,处于对共同利益的
考虑,到处免不了有规则,限制着选择。但自由的大小并不取决于限制的
宽窄。在一些不太容易衡量的状况中,它有其丰富性。”事实就这么
简单。自由是灵魂的营养,但“自由”却被“规则”限制。“规则”从何
而来?为什么设定?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规则”的益处和坏处同样明
显。从这一点出发,我由此及彼地想到散文写作以及文学的其它文体。它
们*根本、*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由。它们从来不被圈定,不被限制,不被
螺丝拧紧,套筒套住。它们天性自由。自由是它们必不可少的“责任”和
“营养”。除了人性、人道、悲悯、同情、奉献、牺牲、勇气、坚持、爱
、梦想等共同品质外,是没有什么可以像渔网或者篱笆、高墙那为它们“
定义”与“焊接”的。对当下散文,我一直心有疑惑。当大家叫好的
时候,我沉默。我为什么不沉默,也无法不沉默。我始终对那些走红的高
调的东西保持戒意和距离。我以为,不合唱是一个写作者*重要的“底线
”,不效仿是一个写作者*需要保持的“方向”。在这个时代,一切的标
准都是可疑的。长期以来,我有一个难言的体验:在很多时候,我们对艺
术的判断是不可靠的。艺术的好坏与我们每个人的心境、时机有关。在某
些时候,由于个人现实境遇和心情,我们会忽然失去基本的审美能力及艺
术觉察力。但绝不是有意为之,是艺术于“某时某刻” 在我们眼睑和趣味
中忽然失去了感染及传播的气味与力度。我相信,这一点不惟我个人,同
道者一定也有过。只不过,在正统的、坚决的批评家那里,始终有着一套
自以为是的标准和方法来行使他们的艺术判断和批评的权利(能力)。
艺术从来不需要规则,也不需要某种标准。艺术的自由在于:每一个人
都是艺术的,或者有艺术的一面,且是与他人不重复,有联系但不盲从的
。“有一种人,就有一种散文”。这话异常正确。甚或所有的事物都可以
如此这般地进行概括和指认。散文历来被视作*见性情和人格品质的文体
。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好的散文始终散发着一种个人的独有的“气味”
,它不干瘪和单调,它具备发散的、穿透、触动和抵达的力量。使近之者
为之所惑,远之者心怀敬意。倘使少却了这种力量,那恐怕就不是艺术,
或者不是创造的艺术了。在艺术及其创造上,*可怕的就是没有自由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即使父子,母女和夫妻,他们肯定存有不同抑或有
着永不可弥合之不同点的。这种“不同”体现在具体细节,乃至内心甚至
灵魂当中。散文的自由,首先是写作者的自由。写作者的自由首要的是思
想和内心的自由。一个写作者,为写而写,为某种目的或功利目的去写,
往往是失败的。文学的“功利”应当是穷尽宇宙、悲怜苍生、条分梦想、
缕析人性、爱及万物的功利性的“雄心”,它是与红尘俗世中的“功名利
禄”有着本质性的区别。西蒙娜·薇依在论“荣誉”时所说:“荣誉
是人类灵魂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必须给予人的敬重,即便是有效地给予
了,也不足以满足这项需求,因为,它是对所有人都相同且不变的;而荣
誉对于每一个相关的人,不仅仅与他本人有关,也涉及到他周遭的社会关
系。加入每一个集体能为某个成员提供由其过去所包含且为外部世界公开
承认的伟大传统中的一个位置,这种需求就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引处
同上)将这段话断章取义地引申下去:既然文学艺术是的本质是自由的,
那么,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满足。当然,这种“满足”应当
基于他们各自的艺术创造力及在艺术创作中的实际表现,绝不是任何一种
“艺术”及其行为都需要给予*大限度的“荣誉”和 “满足”。具体
到这部《七个人,七种散文》。李登建的散文写作长期以来以乡土为主要
关注点。在文学中,“地域”有时候是一种很好的依托,同时也是一种限
制。而李登建很好地解决了“地域的限制”问题,他的方法是专注到人,
专注到“我”之于这片地域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专注到人心人性,通过对
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用艺术的方式把一片地域上“人”立起来,与更多的
、更大的地域形成一种对照。在中国,不论是梁邹平原还是其它地域,人
的生存状态及秉性习俗是极为雷同的。所以,李登建这种基于个人的乡土
散文书写,是有着升华的力度与比照的力量的。在文体上,吴昕孺的写作
一向开阔。我说的这种开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的,一是体裁的。而
且做得都很到位。这一次,吴昕孺的作品叫人眼前一亮。严格说,他这次
的作品小说成分居多。但我历来反对就体裁进行严苛的划分。文学只有一
种,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发现和呈现人在大地和人群中的个体状态及其派生
的种种心境和生命、灵魂际遇、体验与发现等独特的成分。所有的书写也
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对自身的社会设定、命运解读与对他人他物的关
照和理解,*大限度的逼近世界的真相及人性、自然万物的隐秘轨迹。
《散文中国5:七种人,七种散文》基本上没有跟着“潮流”和“风气”跑,收录的作品也难以在当红者那里找到“范本”或者“榜样”。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他们没有去前赴后继地追踪,也没有去异口同声地模仿。他们在走着自己的散文之路,明确地将“自由”作为自我的散文的一种责任和营养来坚持和实践。而且异常自觉。关于此,细心的读者可以从《平原深处》《铁匠铺的一天》《浏阳河传》《天堂纳税人》《在钢铁中生活》《养猫记》《一个人的漂泊》《绯闻,绯闻》《呼吸也痛》《碎了的瓷》《走进两条苦难的河流》《无法抵达的村庄》《美人怀揣迷魂散》《我们是怎样远离自然的》等作品中得到充分验证。
钱谦益诗选-明清十大家诗选 本书特色 《钱谦益诗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中的诗作既有文坛宗匠的高歌,也有寒士布衣的苦吟;既有易代之际的故国之...
爱说教的男人 本书特色 《爱说教的男人/知更鸟系列》是一本散文集,作家丽贝卡·索尔尼特审视了男性和女性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错位和误解,比如,男性经常误认...
J.K.罗琳,是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该系列小说深受读者的喜爱,屡创销售纪录。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销量已越450000000册,被翻译成78种...
《烟雾弥漫你的眼》内容简介:一位年轻的殡葬工来到幕后,大胆探究这门奇特行业可怕(但又迷人)的一切。大多数人不愿思考死亡,但
作品目录联邦党人文集第一篇概论这一系列论文的目的在于指出联邦对政治繁荣的稗益。第二篇关于外国势力和影响的危险对此问题的概
野草(2021)/鲁迅 本书特色 1.语文基础阅读提升丛书。丛书收录内容均为《语文》教材中及其推荐阅读的篇目。 2.品类全面,版本权威且完善,编校严谨,校勘精良...
命运之神:林彪选婿真实记录 内容简介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和提坦女神忒弥斯的女儿摩伊拉,是执掌人类死生祸福的命运之神。 这命运女神有时又是三位一体的形象:她们叫...
在二十世纪的德语诗人中间,似乎还没有哪一位像本集的作者那样:童年寂寞而暗淡,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而在诗歌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本书特色 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在本书中,周国平写下了女儿妞妞的可爱和可怜以...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共有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我的智多星母亲-外国经典散文名家名译 本书特色 《我的智多星母亲/外国经典散文名家名译》由谢大光主编,为外国经典散文分类集萃之一,精选了美国作家纳博...
萨福(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560),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一般认为她出生于莱斯波斯岛的一个贵族家庭。据说...
赛弗尔特诗选:唯有爱情不沧桑(精装) 本书特色 赛弗尔特的诗展现了一个自由而解放的形象,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多面性和大无畏的精神。他用诗意召唤出另一个世界—...
往事并不纷纭:国民文坛钩沉 内容简介 《往事并不纷纭:民国文坛钩沉》的“鲁迅篇”以鲁迅为研究主体,“群星篇”则侧重于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往事并不纷纭:民国文坛钩...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1辑/总第22辑)》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目前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础理论、文本文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44:郁达夫卷 本书特色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感伤主义、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作家,其小说、游记散文和古典诗词等都有独特的文学品格和文学史地...
中国第一打工妹——安子传奇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的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从平凡的打工妹,到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第三届时代十大新闻人物,影响中国城市生活的*重要的...
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 内容简介 其中,长篇小说三卷,分别是:《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中篇小说两卷,书名为《永远有多远》和《午后悬崖》;短篇小说两卷,书名...
长江的古镇-(全五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漓江出版社出版★ 寻访沿江古镇,聆听老人们回忆自身与家族的历史,以及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在作者细致...
当代散文-张中行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张中行散文选集》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当代散文-张中行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