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3个部分(辑),包括:导论、近代史与近代性、白银流失的天下、走向世界的思想者、大用之人曾国藩、天国的堕落、汉人收复国权运动、国权与王权之争、立宪:皇帝的救赎、女子与小人的故事、立宪运动一分子、立宪:在党权与国权之间、文化个体性自觉,每辑之下按各自的侧重,细分篇目。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本书写作的内核。在论及“自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时,作者举了孙猴子的例子:孙悟空,从自发的生而自由的猴子转变为自觉的自由主义战士,他在完成了西天取经后,仍会回到花果山那个自由的王国。花果山是孙猴子的必然归宿。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代表,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孙猴子”呢?他们的思想绝无干涸,他们的斗志何其坚强,为了理想中充满大爱的自由江山,他们走上了同一条遍布荆棘的路。
曾国藩在“刺马案”中小试牛刀,已使朝廷心惊胆战的他,却不愿把“圣人子弟兵”带入军队国家化,从而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个莫大的遗憾。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写作的内核。在论及“自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时,作者刘刚等举了孙猴子的例子:孙悟空,从自发的生而自由的猴子转变为自觉的自由主义战士,他在完成了西天取经后,仍会回到花果山那个自由的王国。花果山是孙猴子的必然归宿。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代表,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孙猴子”呢?他们的思想绝无干涸,他们的斗志何其坚强,为了理想中充满大爱的自由江山,他们走上了同一条遍布荆棘的路。
有了“我的祖国”,我们就把文化中国和王朝中国分开了。
真能这样分开吗?有人提出疑问,例如程巍先生,就这样问。
程巍在《中国图书评论》上,为《文化的江山》开“主题书评”时指出:
“江山”与“王朝”之喻,令我联想到梁巨川先生在1918年11月自杀殉清前所写遗书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里,梁先生表白自己之所以殉清,“是以义为本位,非以清为本位也。”
同时又指出:我这个联想,虽因《文化的江山》而起,但该书作者或许不赞同这个联想,因为他们笔下的“江山史”和“王朝史”被分隔开了,而“江山”其实亦贯穿于廿五史之中。
我们承认,这样的“联想”很中肯,把“江山”与“王朝”分开确实很困难,但我们还是愿意勉为其难。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这不光是为了研究历史,更主要是为了安顿好“自我”。
把“自我”安顿在哪里,能让我们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诗意的栖居”?我们都来自历史,很想把自己安顿在历史里。可历史,如果都是王朝史,杀来杀去,我们如何能安顿好自己?
我们不想把自己安顿在打打杀杀和阴谋诡计里,我们不相信几千年的中国除了王朝史就没有别的历史,我们不相信大好河山纵横数百万公里数以亿年计真能被一代小王朝作为家私。
我们不是秦汉人,我们不是唐宋人,我们不是明清人,但——我们都是中国人。
或问,“中国”难道不是由一代又一代王朝累计而成?不是由一代又一代王朝经营而成?难道一代王朝还不足以成为“中国”的代表?是的,这正是我们要对王朝说的“不”——不能!
尽管我们认同了“汉人”身份,也曾以“汉唐气象”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但我们还是认为,王朝如衣裳,脱了可以穿上,江山是本体,本身还在成长,还要换衣裳。换了秦汉换魏晋,换了唐宋换辽金,换了辽金还要换元明清。因此,有必要把“换衣裳”的王朝史与还在发展的中国史分开。
分裂时代好分,三国、南北朝、辽金宋元,都是不同王朝同居于一个中国,“分”是自明的,就摆在你眼前,“中国的归中国,王朝的归王朝”。但这“分”,民间认可,而王朝不认。民间说书人谈古论今,往往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且多半从“分”上来说。他们说乱世,说江湖,说《三国》,说《水浒》,为乱世演义,为草寇立传,确立了民间社会的核心价值——“义气”。
《三国演义》“演”什么?“演”的是“义气”二字,“梁山聚义”“聚”什么?“聚”的也是“义气”二字,孙猴子西天取经,头上的紧箍究竟是什么?说穿了,还是“义气”二字。
王朝以“春秋大义”圣化孔子,立孔子为“万世之师”,民间以“义气”神化关羽,使关羽成了财神。以王权主义论关羽,成王败寇,他本不足取。然而,他虽武不如吕布,智不及孔明,势逊于曹操,且为“走麦城”的败将,却能成神,何也?以“义气”二字。观其丢下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追随刘备,尤于华容道上,放下刘备,义释曹操,宁以一死,以成全“义气”二字可知。
一部《三国演义》,其价值理性在于“义气”,其工具理性在于“用计”。讲“义气”,以关羽为代表,论“用计”,以诸葛亮为代表。关羽也会“用计”,观其“水淹七军”可知,但不及孔明远矣。孔明亦讲“义气”,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知,但他讲“义气”,以“忠”为前提,还是服从于王权的“忠义”。讲“义气”,讲到超越生死,还有人可及,讲到超越王权主义,则唯有关羽。当其追随刘备,便放下了知他爱他重用他的曹操的王权主义,当他义释曹操,就更是放下了与他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且有君臣名分的刘备的王权主义,正是“义气”高于王权,他才放下了两头的“王权主义”。
……
梦幻之地:从梦想到狂想,美国精神五百年 本书特色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实践了崭新的竞选逻辑,精彩的故事远比真相重要,幻想比现实更显真实,“后真相...
遣唐使在长安 内容简介 《遣唐使在长安》主要是对和日本进行文化、政治等交流的遣唐使进行研究的一本书。全书包括十章内容,主要是梦长安、遣隋使、遣唐使等,书稿对这一...
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 本书特色 她是张中行笔下经历传奇的京城才女;她的作品是众多知名出版社争抢的宠儿;她的图书每每创造社科图书畅销的奇迹。中国社科院著名学者扬之水...
《《存在与时间》释义》内容简介: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最具开创性的哲学著作,也是被人读得最多、讨论得最多、评论得最多和争
帝国衰亡史-十六个古代帝国的崛起、霸业和衰亡 本书特色 追溯历史的滚滚长河,遥远的古代帝国令人神往。从雅典的帕特侬神庙到埃及的金字塔,古代世界的宏丽纪念碑不仅提...
世纪的国际关系。这套丛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注释详尽、字字流畅、叙事生动。书内引用了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档案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内容简介:《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著名政治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为王立群“百家讲坛”录制年度大型系列节目《读史记》之汉武大帝;节目播出时间为1—5月底,每周双
《从“观看”到“观念”: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内容简介:时至今日,大数据、人工智能、万物互联造就了人类的“图像化生存
苏东坡传-最新修订典藏本 本书特色 苏东坡以其天纵之资,纵横于儒、释、道之间,在诗、词、文、书、画方面皆登峰造极,另辟新界。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
為什麽這位學者的英文著作比較少,可是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所名牌大學任教數十年,而且是頭一位獲頒克魯格獎(KlugePrize)的
《松弛感:把能量从敏感焦虑中释放出来》内容简介:妨碍个体成为真正的自己、走向幸福的最大障碍,便是自恋,这样的人没有属于自己
1865-1895-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通史(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列...
国学小史-[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代表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常识的*经典读本一部权威、实用的国学入门经典读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皇后之死 节选 nbsp; 一 高雄《台湾时报》得以有“湖滨读史札记”伟大的专栏,得感谢四位:一位是王杏庆先生,他通风报信。一位是...
文书行政的汉帝国 本书特色 所谓“北辰一刀流”是日本文政年间千叶周作创立的剑术流派.把以往的剑术升格到武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境界,并且研习之人多有通朱子学与汉诗者。...
《大河内文书》原件现存8种78卷76册,因由日人大河内辉声保管并整理而得名。现分别收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大东文化大学图书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闵一得研究 内容简介 闵一得是清代中国道教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其所开创的教派是清代中晚期江南地区中国道教真实情态的一个独特的案例。《闵一得研...
中原历史与文化考论 本书特色 “郑大史学文库”是大象出版社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合作推出的一套大型历史丛书。该史学文库收集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
泰国古代史地丛考 内容简介 古代汉籍中,泰国地名的今释历来是泰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外学者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本书对其中的重要地名重要地名重新作了审视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