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3个部分(辑),包括:导论、近代史与近代性、白银流失的天下、走向世界的思想者、大用之人曾国藩、天国的堕落、汉人收复国权运动、国权与王权之争、立宪:皇帝的救赎、女子与小人的故事、立宪运动一分子、立宪:在党权与国权之间、文化个体性自觉,每辑之下按各自的侧重,细分篇目。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本书写作的内核。在论及“自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时,作者举了孙猴子的例子:孙悟空,从自发的生而自由的猴子转变为自觉的自由主义战士,他在完成了西天取经后,仍会回到花果山那个自由的王国。花果山是孙猴子的必然归宿。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代表,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孙猴子”呢?他们的思想绝无干涸,他们的斗志何其坚强,为了理想中充满大爱的自由江山,他们走上了同一条遍布荆棘的路。
曾国藩在“刺马案”中小试牛刀,已使朝廷心惊胆战的他,却不愿把“圣人子弟兵”带入军队国家化,从而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个莫大的遗憾。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写作的内核。在论及“自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时,作者刘刚等举了孙猴子的例子:孙悟空,从自发的生而自由的猴子转变为自觉的自由主义战士,他在完成了西天取经后,仍会回到花果山那个自由的王国。花果山是孙猴子的必然归宿。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代表,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孙猴子”呢?他们的思想绝无干涸,他们的斗志何其坚强,为了理想中充满大爱的自由江山,他们走上了同一条遍布荆棘的路。
有了“我的祖国”,我们就把文化中国和王朝中国分开了。
真能这样分开吗?有人提出疑问,例如程巍先生,就这样问。
程巍在《中国图书评论》上,为《文化的江山》开“主题书评”时指出:
“江山”与“王朝”之喻,令我联想到梁巨川先生在1918年11月自杀殉清前所写遗书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里,梁先生表白自己之所以殉清,“是以义为本位,非以清为本位也。”
同时又指出:我这个联想,虽因《文化的江山》而起,但该书作者或许不赞同这个联想,因为他们笔下的“江山史”和“王朝史”被分隔开了,而“江山”其实亦贯穿于廿五史之中。
我们承认,这样的“联想”很中肯,把“江山”与“王朝”分开确实很困难,但我们还是愿意勉为其难。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这不光是为了研究历史,更主要是为了安顿好“自我”。
把“自我”安顿在哪里,能让我们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诗意的栖居”?我们都来自历史,很想把自己安顿在历史里。可历史,如果都是王朝史,杀来杀去,我们如何能安顿好自己?
我们不想把自己安顿在打打杀杀和阴谋诡计里,我们不相信几千年的中国除了王朝史就没有别的历史,我们不相信大好河山纵横数百万公里数以亿年计真能被一代小王朝作为家私。
我们不是秦汉人,我们不是唐宋人,我们不是明清人,但——我们都是中国人。
或问,“中国”难道不是由一代又一代王朝累计而成?不是由一代又一代王朝经营而成?难道一代王朝还不足以成为“中国”的代表?是的,这正是我们要对王朝说的“不”——不能!
尽管我们认同了“汉人”身份,也曾以“汉唐气象”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但我们还是认为,王朝如衣裳,脱了可以穿上,江山是本体,本身还在成长,还要换衣裳。换了秦汉换魏晋,换了唐宋换辽金,换了辽金还要换元明清。因此,有必要把“换衣裳”的王朝史与还在发展的中国史分开。
分裂时代好分,三国、南北朝、辽金宋元,都是不同王朝同居于一个中国,“分”是自明的,就摆在你眼前,“中国的归中国,王朝的归王朝”。但这“分”,民间认可,而王朝不认。民间说书人谈古论今,往往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且多半从“分”上来说。他们说乱世,说江湖,说《三国》,说《水浒》,为乱世演义,为草寇立传,确立了民间社会的核心价值——“义气”。
《三国演义》“演”什么?“演”的是“义气”二字,“梁山聚义”“聚”什么?“聚”的也是“义气”二字,孙猴子西天取经,头上的紧箍究竟是什么?说穿了,还是“义气”二字。
王朝以“春秋大义”圣化孔子,立孔子为“万世之师”,民间以“义气”神化关羽,使关羽成了财神。以王权主义论关羽,成王败寇,他本不足取。然而,他虽武不如吕布,智不及孔明,势逊于曹操,且为“走麦城”的败将,却能成神,何也?以“义气”二字。观其丢下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追随刘备,尤于华容道上,放下刘备,义释曹操,宁以一死,以成全“义气”二字可知。
一部《三国演义》,其价值理性在于“义气”,其工具理性在于“用计”。讲“义气”,以关羽为代表,论“用计”,以诸葛亮为代表。关羽也会“用计”,观其“水淹七军”可知,但不及孔明远矣。孔明亦讲“义气”,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知,但他讲“义气”,以“忠”为前提,还是服从于王权的“忠义”。讲“义气”,讲到超越生死,还有人可及,讲到超越王权主义,则唯有关羽。当其追随刘备,便放下了知他爱他重用他的曹操的王权主义,当他义释曹操,就更是放下了与他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且有君臣名分的刘备的王权主义,正是“义气”高于王权,他才放下了两头的“王权主义”。
……
东吴帝国-三国争霸中被隐秘的帝国往事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东吴帝国-三国争霸中被隐秘...
《论商法的公法化》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对“城市”、“商”和“商法”等概念做了辨析和论证,认为城市是“商”的母体,同时也是“商
阿克巴大帝时代全景插图版 本书特色 ★知名作者本书是英国著名的东方学者、印度和阿富汗史研究专家G.B.马勒森的代表作。★故事精彩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揭开了莫卧儿帝...
《全职爸爸》内容简介: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丈夫成为全职爸爸,男性赞成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在受访已婚人群中,56%的人认为这是对家庭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七章叙述一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共8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吸收了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补充了一些有关近代社会、经济、...
两晋南北朝史话 内容简介 西晋的短期统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占田制和“太康之治”——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先秦史:文明卷 本书特色 《先秦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部,初版于1941年。本书前半部分是为政治卷,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是文明卷,...
汉学主义: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替代理论 本书特色本书致力于研究汉学主义的典型特征,但是目的不是要曝露对中华文明的成见与偏见,矫正错误和澄清误解,而是要深入到种...
河南抗日战争史 本书特色 《河南抗日战争史》: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河南系列河南抗日战争史 内容简介 发生在60多年前的那场艰苦卓绝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晚清教案交涉研究 本书特色 学术界对晚清教案交涉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为赵树好专著的《晚清教案交涉研究》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借鉴。本书拟在此基础上,拓宽思路,转变...
三国志-崇文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陈寿的《三国志》是记载从三国形成至西晋统一的一部史书,其中主要记载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包括《魏书》三十卷,《...
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 本书特色 出土文献对于古史(包括古代思想史、政治史等等)的研究的重要性已经日渐为学界所注目。对于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可以说是为广大文史工...
明代阁臣群体研究 本书特色 洪早清所著的《明代阁臣群体研究》的学术视野甚为开阔,全文在系统论述明代阁臣群体的历史特征、政治作为、人格特性及权力运作格局等问题的同...
谜一般的犹太人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犹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他们遭受歧视和迫害的原因,犹太人的宗教、文化、习俗,他们中的杰出人物和他们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谜一般的...
微经典--史记 本书特色 《史记》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中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鸿篇巨著,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至为深远。...
大都会-手绘地图中的城市记忆与梦想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以手绘地图为载体,阐释全球各地古老的、年轻的、有活力的,还有那些易成为争夺对...
侗族简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侗族的族称族源、原始社会遗迹、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社会中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侗族农民大起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的加深和...
《Photoshop CS5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Photoshop CS5图像处理的书籍,由浅入深地为读者讲解了各个知识点,配合实
《人工智能工程化》内容简介: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着人类发展,本书将带领各位读者从工程化落地的角度了解人工智能。本书的第1章和第2
民国作家的别材与别趣 本书特色 一个作家留给文坛的形象和呈献给读者作品,是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样才华的结晶——“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