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主旨是在于展示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家与文学家的风采,作者季镇淮要达到的目标,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料,丰富论述,让司马迁这位文化伟人的形象能够更加突出;一是通过那些疏理和说明来反映当时社会情况的某些方面,以便代替那些悬在一边的社会背景的概述,非常值得一读。《司马迁》这本小书并不想把关于《史记》的问题全部解决,因此过去的那些考证、研究,实际需要参考的并不太多。它只是从司马迁出发,初步提出一些对于《史记》的看法。
司马迁和《史记》是不可分的。《史记》的问题,从来很多,过去的考证、研究也是很多的。季镇淮的《司马迁》这本小书并不想把关于《史记》的问题全部解决,因此过去的那些考证、研究,实际需要参考的并不太多。它只是从司马迁出发,初步提出一些对于《史记》的看法。
季镇准(1913~1997),江苏淮安人,字来之。文学史家。1941年于西南联合大学师从闻一多先生研治古典文学。1946年起,任教清华大学;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及系主任。社会兼职与荣誉有:闯一多研究会会长、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名誉会长、近代文学学会顾问等。著有《司马迁》、《闻朱年谱》、《来之文录》、《来之文录续编》,主编《近代诗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近代文学分支、《中国文学通史系列近代文学史》(未出),参与主编《中国文学史》、《历代诗歌选》等。
《金庸传》内容简介:金庸是香江第一新闻健笔,更是武侠小说宗师。《明报》社论是金庸展知识分子抱负的场域,武侠小说则让金庸为华
御霜实录-回忆程砚秋 本书特色 本书叙述了程砚秋一生中走过的坎坷道路,其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以及脍炙人口的“程腔”的创作过程。书中汇集了程夫人果素瑛...
蒋介石在淞沪战场-从忍辱到复仇 本书特色 八年抗日战争,是蒋介石毕生*为关键的一段军政经历,而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伤亡*为惨烈的一场大会战,堪称抗日世...
鲁迅传 本书特色 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他撰写的关于鲁迅的一系列文章,为读者了解鲁迅提供了可靠...
中国皇后全传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新闻记者,中国作协会员车吉心主编,曾获得中国优秀图书奖★ 《中国皇后全传》共1005页,重达...
伏尔泰-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伏尔泰(1694-1778)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我的一生》记录了一个女子真切而细腻的生命成长和艺术成长过程。书中真实地记载了邓肯艺术人生中不同时期内心世界的变化,展露
万里 本书特色 万里同志是老一代革命家,是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如果说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话,那么,他就是高级工程师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
《Hello HarmonyOS!:鸿蒙应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Hello HarmonyOS!——鸿蒙应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是系统地介绍鸿蒙应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内容简介: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房价跌至低谷。一部分房东借机在贫民区置产向穷人出租,
戴安娜画传:戴安娜辞世8周年特别授权传记 内容简介 戴安娜在20世纪的*后10年成为那个世纪的标志性结局。她在一生中通过两次电视直播使这个世界牢牢地记住了她:1...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在常年研究国际竞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的研究总结。
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和纳粹德国之间尖锐复杂的间谍斗争。其中收入的二十七篇故事都是作者亲自处理的间谍
《流水别墅传》这部传记讲的不是哪个人,而是20世纪最著名的别墅。自从1937年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美国宾夕法尼亚的瀑布上高高建
从北京到华盛顿-我的中美历史回忆 本书特色 王冀:他是克林顿、希拉里、宋楚瑜的老师;他“在美国政府机构中地位甚高”,他是中美40年交往的亲历者,历史细节缔造了一...
孽海枭雄戴笠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部从戴笠的童年写起,一直写到戴笠担任特务处长之前20多年间的坎坷经历及思想生活状况;第二部主要反映抗战前戴笠及其主持的...
西门子传-一个发明巨人和国际企业家的人生历程-维尔纳.冯.西门子诞辰200周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维尔纳·冯·西门子(Werner v...
曾纪泽日记 本书特色 曾纪泽(18391890)字刚,湖南双峰荷叶人,曾国藩之子。同治间历使英、法、俄诸国,与俄人力争,毁崇厚已订之约,更立新议,交还伊犁及...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 本书特色 泱泱古国,浩瀚中华。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封建文明高度繁荣的明清,中华民族缔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湮没了黄尘古道,远去了鼓角铮鸣,岁月涤...
如烟如火话周扬 内容简介 周扬,20世纪30年代被鲁迅讥为“四条汉子”之一,那时他才20出头;50年代,毛泽东又严厉批评他“政治上不开展”;到60年代“文化大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