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是专为新世纪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一个民族一册,共56册。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除了纸媒图书外,又制作成CD和DVD光盘,力图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绚丽画卷与壮美史诗。这是献给伟大祖国母亲的礼物,献给亿万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本册《鄂伦春族》为该丛书之一。《鄂伦春族》由王莉编著。
大兴安岭的一个黄昏,太阳渐渐地沉入了重峦叠嶂之后,参天的桦树林沐浴着落日的灿烂余晖。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少年们正缠着猎手让他们讲述在森林里的奇遇,妇女们围在一起,聊着天,谈着心……这就是森林里的猎民鄂伦春族传统生活的写照。物产丰富的大森林给鄂伦春族带来了悠然的生活,而这种悠然的生活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幸福。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王莉的《鄂伦春族》一起来认识生活在茫茫林海中勤劳、勇敢、善良的鄂伦春族吧。
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 本书特色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一生中出版了三十余种书籍,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如此浩大的工程由他一个成来完成,真令...
文心 本书特色知识是枯燥的,故事是有趣的。把知识巧妙地融进有趣的故事,读故事时习得许多知识,无疑是*理想的学习方法。《文心》就是这一成功方法的典范。夏丏尊、叶圣...
不論你是20歲、30歲、40歲、甚至70歲……都不要放棄尋覓真愛的機會!現在的你,過得幸福嗎?身旁有人陪伴嗎?而陪伴你的那個人,真的是你夢想中愛你、懂你、珍惜你...
比文较字:图说中西文字源流 本书特色 一本为设计师、文字工作者,以及对平面设计感兴趣的人量身写作的关于中西方文字的书;用极具设计感的视觉形式。对比呈现汉字与拉丁...
中国读本-青少年版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海豚出版社出版★ 苏叔阳是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和诗人★ 本书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该书创...
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一辑(总第一五一辑) 本书特色 本辑分为民主斗争、人物述林、军事史苑、抗战纪实、工商史苑、史海钩沉和体坛精英七部分。其主要介绍了潘文华、徐崇...
堪舆术研究 目录 **章 堪舆其名第二章 堪舆与环境科学堪舆术是有关环境的学问/4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和堪舆/5历代的环境破坏/8一方水土一方人/9第三章 堪舆...
京津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 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
《蕉風》可說是「非左翼」馬華文學史的一個縮影。透過它,可以看到一個和左翼觀點截然不同的馬華文學史。《蕉風》誕生於馬來西亞建國前夕,不僅是大馬最重要的華文純文學雜...
一場突如其來的死亡事件,打開了封存在名為「高中校園」的沙盒中,那些難以見光的事物。資優生與普通生的階級制度、少女之間的明爭暗鬥、自以為是世界中心的少年……以「吹...
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 内容简介 从论旨上说,本书着力于从思维及其发展的角度,亦即从深层心理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上,来探究中国前期文化特色产生的必然性,并从与其他...
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我用心中“杆秤”的这两颗“秤星儿”来衡量一下于屏方博士的新著《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十分欣慰地发现:她没有落进上面...
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彭林教授东南大学讲演录 本书特色 21 世纪东西方文化博弈的实质,说到底是中华民族能不能向人类社会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发展模式。...
锦溪三十六顶桥 本书特色 本书稿是一部记江南名镇锦溪镇三十六顶古桥的史话。分“序”“概述”“桥的变迁”“桥的风采”“桥的故事”“附录”,涉及古桥述略...
中国文化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编著的这本《中国文化史》以专题的形式、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条理、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内涵。它把学术性和通俗性生动地结合...
文化的焦虑-朱大可守望书系-(全5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朱大可,入选“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中国文化守望者”,与李敖、余秋雨、...
《说文解字》繁体版 本书特色 ★ 16开箱装,繁体版,重达7公斤,中国书店出版★ 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撰,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注★ 原文以清同治...
菊与刀 本书特色 l 一本研究日本民族性的重要工具,让读者全面了解日本民族的铠甲和软肋。l 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l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
方勤,1969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研究员,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3年5月至今,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
贾宝玉 本书特色“红楼人物百家言”是一套有关人物人物评论的资料汇编,共6种7册,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四位主要人物单独成册,其他人物列入“红楼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