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书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两于多年的历史,从存世的草书碑帖资料来看,草书的写法已基本上定型。
草书的有些字形有很多种写法,后人传承了这些写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约定俗成』。草书具有书写简省、快捷、变化多端,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一直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的一种书体。但是草字也和正体汉字一样,也有许多形近字和混写字《异字同写》,如果书家不熟识草书的法度,往往写出来的宇似是而非,张冠李戴,还要闹出笑话来。俗话说:草书不入格,神仙都认不得,看来草书的写法也有一定的规矩。尽管现代于右任、胡公石等人极力倡导草书写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但因国家没有制定一个草书偏旁部首标准的文件,所以草书写法还是难以达到规范化的程度。
编者在编辑整理草书工具书的过程中,发现草书写法有许多形近字和混写字。一九七八年编者曾经编辑出版了一本《草字辨异手册》《上海书画出版社》,该书曾先后六次再版,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为适应广大草书爱好者研究和学习的需要,编者重新编辑了这本《草书形近字汇要》,该书比原来的穴草《辨异手册》所收入的形近字组更完备、更实用。
沈道荣,字首行。1939年4月22日生。湖南临湘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擅长行草书,其作品严谨俊秀,气韵流畅。行草书作品获1995年中国首届“书圣杯”国际书法大赛银奖;2005年荣获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北京书法家优秀作品奖;2011年2月获“老骥伏枥.首届全国离退休老干部书画作品邀请展”金奖等。其书法作品多被国内外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出版的书法专著有20余种,这些工具书,为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书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品目录绪论印度和中亚篇一 佛教的起源与兴盛二 印度佛教艺术的形成三 佛教沿丝绸之路传播四 中亚佛教艺术与石窟中国新疆篇一
毛泽东手书真迹:书信卷 本书特色 毛泽东在奋斗求索一生中的墨迹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承载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丰富内容。毛泽东的手书,既是一部思想史、革命史,也...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知名畅销书作家、哲学家、制作人。1969年出生于瑞士,现居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历史系,获伦敦大学哲学硕士。23岁...
为什么某些建筑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兴奋或者宁静?是什么使得建筑令人愉悦?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在《建筑愉悦的起源》中既提出了
昆剧志-(全二册) 本书特色 ★ 2015年9月1版1印★ 昆曲学不仅仅是曲学、戏剧学,更涉及文学、美学、历史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人文学科★ 《中国...
哈利波特珍藏集-电影版 本书特色 整《哈利·波特珍藏集(电影版)(精)》堪称简明扼要的"魔法世界史",以电影剧照为主,配上简要文字,分门别类地介绍...
SriLankanarchitectGeoffreyBawa,born1919,fusedlocalconstructiontraditionswithmode...
本教材内容包括建筑测绘简史,建筑遗产测绘记录相关问题和古建筑测绘的基本理论、测量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测绘准备工作、单体建
儿童油画棒画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体是孩子的作品,内容包罗万象,从孩子身边常见事物到神秘莫测的外太空、史前世界,充分展现了孩子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根据所绘题...
作为施行的艺术:重构艺术本体论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期当代艺术的兴起,是对艺术范畴的极大扩展,却也令越来越多的欣赏者感到迷惑、困扰,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称作艺术?在...
“白日美人”的幻想是什么?《白日美人》(1967)开启了布努埃尔五十年电影生涯的最后一个篇章。这部电影既含有尖锐的社会讽刺,
“金庸的梦中人”“王家卫眼中的‘第一古典美人’”“梁羽生眼中的绝代佳人”“李翰祥眼中中国电影史上最美的明星”“香港新浪潮
文征明 千字文·悟阳子诗叙·滕王阁序·李令君登君山二首 内容简介 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徵明,後更字徵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
赵之谦篆书节录柳氏叙训 本书特色 本丛书收入清代中后期著名书家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徐三庚、何绍基、胡澍、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等人的篆书作品,其中邓石如、吴...
中国吉祥汉字设计艺术 内容简介 简介《中国吉祥汉字设计艺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丛书中国吉祥汉字设计艺术 目录 一、从汉字的发展看吉祥文字的变化1.刻绘符号2.甲...
楷书-三字经-中华传统文化硬笔字帖 本书特色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
日本著名汉学家羽田亨是在西域历史、语言、宗教以及唐、元等朝断代史的方面都有精深研究的一位大学者。他的学术视野非常开阔,掌
《建筑现象学》为“建筑文化与思想文库”中的一本,从存在现象学和知觉现象学的这两个研究领域的成果和进展进行探讨。从海德格尔
《先秦两汉考古论丛》收录了作者关于先秦两汉考古学的论著52篇,内容包括秦汉陵墓制度,秦汉简牍、铭刻与墓志,汉代礼制建筑与饮
尼采论艺术 本书特色 以往的艺术教育大多以一种艺术史的方式理解文化,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以一种文化史的方法去理解艺术,即我们应该打开或重建艺术背后的那部尘封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