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第1册,讲述先秦及秦的历史故事。
畅销台湾三十余年,获奖*多得历史读物:台湾金鼎奖推荐奖;台湾金鼎奖优良出版品;台湾中国文艺奖章;台湾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评鉴特优青少年课外读物;台湾民生报“校园好书排行榜”票选**名;台北国际视觉设计展插画类金奖。
刘墉、罗兰、林清玄、傅佩荣、林海音、宋楚瑜、郭为藩、侯文泳等一众名家倾力推荐!
吴涵碧女士编著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可以说是及时弥补了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逐渐被大众忽略所造成的缺憾,它不但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丰富而完整的历史知识,就连成年读者,也一样地乐于把这套极具功力,可读性又高的书,放在案头,作为随时补充自己历史知识而又轻松可喜的一份读物。所采史实,皆出自信史,对流传甚广的野史及民间传说,偶有采择,皆指明其非为史实,并以信史与相对照;所选史材避开艰深的历史问题,选取其中意义浅白易懂、富于情趣的故事,务使读者轻松明了其中要义;故事标题皆富于意趣、亲切可观,内容富于情致、浅易畅晓,不以森然面目以待读者;故事皆两千字以内,读者略有空闲即可进入,开卷即有收获。
当下世界,节奏快极,全球连系如一村庄,世事纷繁逾百年前十倍百倍,人置身其中,机会与灾祸此去彼往,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判断与执行,极需智慧。智慧何来?一为“故智”,一为“当下之智”,前者深埋历史典籍,后者浮于当下时势。紧握大地者,方能枝叶参天,读史以求得“故智”,实有非凡意义。对此,成人固然,对于少年儿童,用“故智”开启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读史的兴趣,对于他们的将来,影响尤为深远。
由于历代史籍都是文言作品,现代的孩子不但不能看懂,而且古籍所论,脱胎于古代专制社会,中小学生缺少分辨能力,难免陷于困惑。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但要让他们获得干净的历史智慧,更要像保护宝剑锋锐一样,保护他们的阅读兴趣!这一切,需要儿童历史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在历代史籍的基础上,有极大程度的变易;要求写作者不但要极有爱心,更要富于才华和坚忍不拔的耐心!之前亦有众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其中,把这项工作做得*完备,*成功的,莫如台湾学者吴涵碧先生,她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在台湾中小学生乃至成人当中获得长时间热烈捧读,是极有成就的历史巨作。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为吴涵碧从浩瀚的典籍当中,选取富于教益的人和事,以此为主题,写成孩子喜闻乐见的短篇故事,自远古时代写起,一直写到明代中叶,一个一个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连缀,即成粗线条之中国历史轮廓。全书凡1075个故事,200万言,俨然一部大型的中国通史。创作时间逾20年,所费心力极大。
为了让孩子从小接受真正的历史教育,吴姐姐所采史实,皆出自信史,对流传甚广的野史及民间传说,虽偶有采择,然皆指明其非为史实,并以信史与之相对照。吴姐姐一生埋首典籍,深知历史的严肃性和学术性,讲历史故事时,不曾妄开言论,不曾逞才使气,未曾沾染纤毫意识形态之论调。而见解之持正,论史之谨慎,与中国历代史家所恪守准则一脉相承。所讲故事当中,即使是对于残暴的独裁者,也不吝排列他们的善政和善行,指责与激赏、恶行与善政,并行不悖,让他们获得公正的评价,她希望读者能放下成见,懂得正确全面的认识人和事物。
吴姐姐所讲历史故事,目的并不是在于让小读者成为历史学家,而是以历史开启小读者智慧,使孩子变得聪明。故所选史材避开艰深的历史问题,而取其中意义浅白易懂,而又富于情趣的情节,务使孩子读了便能明白其中的要义。
为了让读者易于走进来,吴姐姐的历史故事,标题皆富于意趣、亲切可观,内容富于情致、浅易畅晓,不以森然面目以待读者。每篇故事皆两千字以内,小读者略有空闲即可进入,开卷即有收获。
历史既是一种智慧,亦是一种情怀。只有在真情怀的指示下,智慧才可能到达它应该到达的地方。吴姐姐有意于让孩子得到历史的真情怀与真智慧,有意于让他们懂得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本民族的杰士。在故事当中,吴姐姐一再展示专制社会所造就的苦难,指示受迫害者固然失去生命,而*高权力者皇帝,也不能成为其中的胜者;当秦桧狡计得逞时,吴姐姐教诲读者,历史的评判从来便是公正的,坏人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当岳飞含冤负屈,死于风波亭时,吴姐姐更是充满感情地告诫读者,中国人不以*终的成败论英雄,而是重视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奋斗精神与节操。这样的论言,穿行文中,皆自然流出,不但极有见地,亦亲切可观。
吴姐姐的*大目的,是希望《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能成为大人与孩子全家共读的好书,以实现中国人“忠厚传家,读书继世”的传统。故虽是轻松的历史故事,但行文之中,一叙一议,非惟富于趣味,亦极讲求情致与见地,以抹平成人与孩子阅读兴趣的沟壑。事实上,她非凡的才华与爱心,让她在这一点上取得极大的成功。《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无论是在报纸当中的连载,或是一次次的结集出版,都拥有极广泛的读者,上到老人、教授学者,下到孩子、一般读者,都成为她热心的追随者。《吴姐姐讲历史故事》风行全台数十年,所获奖项灿若繁星,让一代台湾人获得历史的“故智”,也让台湾众多的家庭里老老小小,在轻松愉快的共读之中,获得家庭的温爱。
我社此次引进,做了如下改动:
一、将全书依朝代先后,不改变原文次序,分成四辑,共十五册。
二、将书中所提年号加了公元年予以对照,比如“洪武元年”,改为“洪武元年(1367年)”,以方便读者准确把握年代。
三、将书中部分疑难字加了汉语拼音,以方便读者准确读音。
四、为全书选配了近千幅插图,以方便读者理解原文。
本书篇幅宏大,编辑时间有限,其间错漏,当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不吝批评指正。
中国人故事的开始
人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确实是很长的岁月,但是中国人的故事并不是从五千年前开始,也不是从五万年前开始,而是从五六十万年前开始。
大约在五六十万年以前,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有原始人类的出现。一九六三年在陕西省蓝田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两块头骨,用科学方法鉴定的结果,认为是原始人类的头骨,年代距离现在约六十万年前,考古学家们把这两块头骨的原始人类称为“蓝田猿人”。所谓“猿人”,就是界于猿与人之间的动物,许多科学家认为猿人是人类由猿形演进成为人形的一个中间型,所以可看成是原始人类。
不过,我们只发现蓝田猿人两块头骨,对于蓝田猿人的形态和生活都不太了解。我们比较了解得多一些的是“北京猿人”。
在清朝末年,上海和北京的中药铺里就出现一种叫“龙骨”的药物,中医师的药方里有时也就加上这味药,但却不知道这“龙骨”究竟是什么动物的骨(因为我们还没有人看过“龙”,我们中国人画的龙只是想象中的一种动物形象),有位德国教授把“龙骨”带回德国去,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分析,才发现“龙骨”实在是远古时代哺乳类动物的骨骼化石。从此,许多外国的科学家和中国的考古学家合作,共同去追寻“龙骨”是从哪里挖掘出来的。
考古学家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在北京附近的房山县有个叫“周口店”的小村子,有很多村民都收藏了不少“龙骨”,考古学家们在周口店附近的龙骨山发掘出许多原始人类的化石,这些化石中有头骨、大腿骨、手臂骨、手腕骨和牙齿等,经过详细的科学鉴定,考古学家们宣布这是五十万年前原始人类的骨骼,并且命名为“北京猿人”,又称为“中国猿人”,简称为“北京人”。
在周口店,除了挖掘出来骨骼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兽骨、石器、木灰、果核、植物种子等,让我们可以推测出北京人的生活情形。
北京人的个子不高,男性大约身高一百五十六公分左右,女性大约一百四十四公分左右,他们的前额向后倾斜,眉棱突出,鼻子宽阔,颧骨宽大,嘴巴前突,颈部肌肉发达。
北京人以打猎为生,*主要的猎物是鹿,此外还有牛、马、野猪、象、虎、豹、熊、狼、骆驼等。北京人当然不能仅靠赤手空拳和那些凶猛的野兽搏斗,他们已经知道用石器当作武器,他们使用的石器并非原始的石块,而是用敲击的方法把石块制成像刀的片器,像斧的砍器和像镖的核器。这些石制武器有很大的杀伤力,所以才能猎杀许多凶猛的野兽。
北京人虽然不是我们现代的人类,但他们已经知道用火和制作工具,这是其他动物所做不到的,可见他们已开始具有人类的智慧。
一九三○年,考古学家在发现北京人的同一山顶上又发现了一个洞穴,从这个洞穴中,发掘出很多骨骼和器物,考古学家们鉴定这是大约两万年前的人类,而且已经是真正的人类,不是猿人,于是称这一批发掘出来的遗骸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家庭组织,过着群体的生活,死后有埋葬的习惯,而且还会把死者生前的衣服、饰物和用过的工具一并殉葬。
山顶洞人过的是渔猎生活,他们狩猎的目标*主要是梅花鹿、赤鹿和羚羊,他们也开始会捕鱼。
山顶洞人已知道爱美,他们会缝制衣服,还佩戴一些饰物。此外,他们使用的器具以石器和骨器为主,石器多用燧石、火石、砾石和石英制成,除了片器、砍器、核器之外,还有石珠,似乎是用来作为装饰品。他们制作石器的方法比北京人进步,先把石头敲击成一个粗略的模型,再加以琢磨,所以,山顶洞人的石器看起来比北京人的石器精致多了。他们也使用骨器,常用的骨材是牛骨、鹿骨和鹿角,有些骨器不但表面刮削光滑,而且还有雕刻的纹饰,这似乎是中国人*早的艺术品了。
我们虽然不能肯定说北京人是中国人的老祖先,但是,这种原始人类的北京人的确在中国的土地上活动。山顶洞人已经是真人就是真正的人类,有了初步的文化,同样也在中国的土地上活动。所以,我们可以把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当作中国人故事的开始。
作者吴涵碧女士,台湾著名学者、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以“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为题,在台湾《中华日报》、《国语日报》开辟专栏,连载历史故事,每周一篇,21年未有间断,本书即这些专栏文章结集而成。
中亚通史-(现代卷)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的独立,中亚问题开始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虽然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研究中亚政...
此书对1979年版《公共选择》作了极大的修订和扩充。除了对重要定理用专节给予了证明之外,还新增了第11章的内容。作者把注意力集
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十年 本书特色 “丝绸之路”内涵广阔,源远流长,更因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成为...
《情感学习》内容简介:★跨越德、美、英、意、法、荷、挪、俄、瑞典等世界各国,考察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与教育手册,展现不同文化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研究》内容简介:《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研究》为论文集,主要对文化产业新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研讨和分析,主要包括
武士刀下的南京-日伪统治下的南京殖民社会研究 作者简介 p>经盛鸿,江苏盐城人。先后毕业 于 南京大学哲学系、历史系,获硕士 学位。现为南京 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本书特色 “张闻天是怎样当上总书记的?”“张闻天这一任总书记当得怎样?”“张闻天是怎样离开总书记岗位的?”——这三...
中文经典100句:史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分我一杯羹、天命不可违、人死不能复生、知臣莫如君、在德不在鼎、众人皆醉我独醒等100个经典名句。中文经典100句:史记...
逝者如斯集 本书特色《逝者如斯集》作者罗家伦先生是民国跨政学两界的重要人物,一生亲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与民国政学两界多有往来。这本《逝者如斯集》半个世纪前由台...
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 本书特色 《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 目录 卫三畏与《中华丛刊》一、前...
日本女作家原百代花了十一年的时间写成了《武则天》,书成时已七十高龄。为了写此书,她自学汉语,读懂弄通了《新唐书》、《旧唐
民国往事 本书特色 1.全书介绍了民国这个风范十足的时代,详细叙述了民国时期文化、社会的发展和重点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再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彩的民国时代。2.珍惜而...
美国创世记/埃利斯建国史作品系列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装帧精美,中信出版社出版。★ 2本精彩历史+2本核心国父传记=美国建国史诗的大师巨献。★ 作者约瑟夫...
明清安徽典籍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明清安徽典籍研究,可供广大读者参考阅读。明清安徽典籍研究 目录 论皖派考据学的学术特点《孟子节文》与朱元璋的文化性格《大明...
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 本书特色考寻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本书收录了陈垣先生1947年9月至1949年6月在辅仁大学讲授“史源学实习”、“...
《乔伊斯评论集:名家论乔伊斯》内容简介:作为”乔伊斯文集”外一卷,正如副书名,本书是一册名家评论乔伊斯的集子。评论人包括庞
《为精英主义辩护》一书是美国已故文化评论家、《时代》周刊编辑威廉·亨利的遗作。在平民主义和平等思潮的影响下,曾经风光无限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选收的是作者近年以中文刊发的有关民国史的部分论文,各文都多少触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些面
人话 本书特色 《人话(可以触摸的民国)》由朱自清所著,朱自清是中国杰出的散文作家,又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朱自清的散文,早期明丽、典雅,后期则洗练、清新,在现代散...
纪连海说甄嬛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纪连海 讲述《后宫甄嬛传》背后的历史真相流潋紫的架空小说和郑晓龙执导的清宫电视连戏剧令亿万饮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