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迪斯基(Jenny Diski),毕业于伦敦大学,文章及作品定期刊载于《观察家报》及《伦敦书评》等报刊上,是个创作活跃的作家。著有多部小说、散文集,并有畅销回忆录《溜冰到南极洲》和《火车怪客环游美国》,后者曾获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及J.R.阿克雷自传奖。
译者简介:
胡洲贤,中国台湾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毕业,曾赴美国加州进修翻译。现专职翻译及创作。有《到英国的理由——滨海王国之旅》《火车怪客环游美国》《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等多部译著。
2003年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2003年j.r.阿克雷自传奖
在旅途中,发现自己。
为一窥*熟悉又*陌生的美国的本来面目,珍妮?迪斯基孤身起行,以乘货轮横渡大西洋为序章,坐火车纵贯美国全境;再以纽约为起点和终点,环游整个美国。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往昔回忆、印象片段、萍水相逢的旅伴们千奇百怪的人生故事交织,绘出你所未见的全景式美国风情画。
独在异乡为异客,彻底变成一个陌生人与旁观者,却遭遇了*真实的自己。
火车车轮奏出的一曲灵魂布鲁斯,英国女作家孤独与烟草相伴的环游美国火车之旅。
我们身在火车上,脱离日常的生活。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毕竟此时此刻,我们只是自己口中所说的那些人而已。
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 本书特色 《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是白落梅十年散文精选,《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美文荟萃。 这是散文抒情与诗情画意的美妙融合,它以诗意贯穿全篇...
该书收入了作者对当代海内外数位著名诗人的访谈,访谈对象包括杨炼、北岛、欧阳江河、谷川俊太郎(日本)、张清华、陈超等人。还
路翎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路翎是一个有着辉煌的创作成就而又历经苦难的作家。他的朋友,“七月派”著名诗人、翻译家绿原把他比作《圣经》中的圣徒“约伯”,绿原说...
此书收入现存的十种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①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是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人写本残卷;②元结《箧中集》,用《随
福克纳书信 本书特色 《福克纳书信》包括福克纳有意公开发表的信函以及图书护封上的推荐语、报端广告与启示。福克纳的智慧、知识、想像力、才能和幽默感在本书中得到了充...
伍尔芙日记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不仅为作家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而且还在评论...
《史记文明》内容简介:《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巅峰之作,它不仅记录了从神话时代开始,到汉武帝时代数千年的历史进程,还以生
顾诚著作全集 本书特色 1. 真正的史学大师,顾诚教授生平所有作品结集出版2. 顾诚十年祭,精美珍藏套装全新推出3. 附赠珍贵资料纪念册,含有作者珍贵手稿、照片...
《昆虫记 第五卷》内容简介:《昆虫记》卷五中法布尔将视线集中在鞘翅目、同翅目和螳螂目昆虫身上,通过对甲虫、金龟、蜣螂、蝉和螳
古罗马神话故事-经典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绚丽多姿的神话世界中,古罗马神话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抹去历史的尘烟,它仍以奇幻的故事情节、纯真的...
花是不睡觉的 本书特色 一个美丽女子,几乎有二十年在广播电台做夜晚节目,时日以充满慈悲与爱抚的嗓音滋养了无数破碎的心灵,时日以江南女子的柔婉深情让夜晚充满了诗意...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小说,中国的贵族的风范大量呈现在这部
我在北大六十年 本书特色 《我在北大六十年》:这本书是我在北京大学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了六十年的一个见证,它见证了这六十年里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
缘缘堂随笔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缘缘堂随笔》和1937年初版《缘缘堂再笔》为底本,精选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代表作38篇。子恺先生不仅学贯中...
我们的爸-林海音经典作品珍藏版 本书特色 作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本书收录了她的中短篇小说《我们的...
艺坛雅奏 本书特色 《人世文丛》选编了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漫谈人生的美文佳作。本书为《人世文丛》艺术家卷之一,它收录了孙犁、舒乙、宗白华、盖叫天、巴金、...
国学典藏书系---古文观止 本书特色 书中所选文章能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它应用文,大体上反映了我...
沉默的大多数 本书特色 再读经典,再读文学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 皮面精装典藏版(附赠精美藏书票) 权威版本,摘录王小波经典杂文代表作 天马行空,于举重若轻、特立独...
宋词三百首 内容简介 词,*早称为曲子或曲子词,是一种合乐的唱辞。隋唐时期,来自西域的音乐与民间音乐逐渐融合,形成燕乐,曲子词即是配合燕乐的歌辞。后来,曲子词渐...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简介:这是一九四五年二月我题拙作《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的一首旧诗,没有什么诗味,权且用来作个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