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早早就在美式战斗机的机枪枪管上方安扎下来,用于捕捉目标,用于正式确认敌人被击败的状况,之所以会有这一情况,原因乃在于,从一开始,在瞄准行为中,在步枪的窥测式瞄准具中,在远射火炮的平行瞄准镜中,武器的功能就与瞳眸的功能相混淆在一起。另外,1858年纳达尔首度发明从热气球上拍摄照片,1882年马雷发明连续摄影枪,“一战”期间对于航空拍摄及其译读的系统性工业化,这种种都显示出,以整个地区为范围而实施的摧毁战具有着电影的维度,也就是说,一片风景处于不断震荡之中,必须通过连续的摄影定格来随时加以重建,以电影的方式对各个不确定地带进行跟踪,在此,胶片取代了战区地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舞台的改换。伴随着夜间空袭,探照灯与照明弹的使用,袭击忽然间变成了一整场的特技效果,变成了投放在大气层中的映射,旨在混乱一群受惊民众的心灵。在这种投映中,音声与光亮都带有惊人的强度,随之,便是原子之光将两座城市的影像加以过度曝光。自从这昏蒙的一天之后,战斗中的照明便转化为间接式的,从此,一切都在阴极显像屏的弱光中游戏。这是影像的战争,系列的镜头画面涌现于屏幕之上,是末日威胁的信号,是热核弹头导弹的警世兆示。
《视觉机器》(LaMachine de vision)一书的作者保罗•维利里奥,在这部新著中,提出了战争的感知领域这一问题,探讨军人们以何种方式掌握了对于电影技术的运用,凭之而无休无止地组织与重新组织那致命之对决。
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哲学家让自己沉浸在过去之中,让过去作为现在的遗产和教训而存在;另一类哲学家则紧紧地盯住现在,并将现在作为预言未来的种子而对待。保罗•维利里奥显然是属于后一类哲学家。在他看来,未来的可能性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和机器——而不是制度和观念——的变革上面。这使他完全偏离了观念史的路径。显然,这是麦克卢汉和波德里亚式的传统——尽管他和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战争与电影》,这部维利里奥的代表之作,足以表明这个时代最重要预言家的不凡洞见。
——汪民安
保罗•维利里奥 (Paul Virilio, 1932—)是1970年代以降最富原创力的法国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城市建筑家、随笔作家。1963年,维希留与建筑师克罗德.巴宏(Claude Parent)成立“建筑原则”(Architecture Principe)团体,并发行同名刊物,宣扬建筑的“倾斜功能”(水平与直角被彻底弃绝),曾先后完成两栋建筑作品。1973年起执教于巴黎建筑专业学校(ESA),直到1999年退休。维利里奥的哲学著作围绕着一系列以科技、速度、城市、虚拟、事件、意外及失序为核心的概念群,代表著作有:《领土的不安》(1976)、《速度与政治》(1977)、《消失的美学》(1980)、《批判空间》(1984)、《否定的视域》(1982)、《马达的艺术》 (1933)、《解放的速度》(1995)、《事件的风景》(1996)等。
关...
(展开全部)
一旦愛爾蘭或巴斯克的非法武裝分子們[……]利用謀殺、暗殺與酷刑來獲取廣告效果,並把其如同贖罪獻牲的受害者們的照片提供給媒體作為爆料,在這樣的情況下,內部戰爭的行事就開起了倒車,返向了戰爭的那些致力於精神效應的起源,厭勝術,宰獻犧牲的懾人場景,以及死亡降臨的懾人場景,它們乃是古老宗教所特有的東西,是長老制部落社會所特有的東西,恐怖主義陰險地提醒我們,戰爭乃是一種澹妄症(delirant)的症候,總是在恐懼、毒品、鮮血的朦朧光亮中運行,也在一統性(unanimite)的朦朧光亮中運行。這種一統性本是在盟友與敵人、受害者與劊子手的肉身相搏中獲得印證,但這裡所涉及的不再是同性慾望的肉身相搏,卻是死亡慾望的同質性對抗,是生存權利之於死亡權利的倒錯。
——引自第1页
戰爭不可能脫離魔術性的景觀(spectacle),因為製造這種景觀正是戰爭的目的所在:打敗敵手,這與其說是要把其抓獲住,不如說是要把其誘惑住,是在將其致死之前,先用死亡的恐怖折磨他。
——引自第3页
《从18岁开始出发:一个女孩独闯天涯的成长笔记》内容简介:一个出生在新疆的美丽女孩子,坚信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世界只有爱让我成长”这样...
工伤保险法论 内容简介 作者对我国现有工伤保险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了阅读和思考,所撰写的研究综述较为详尽,足以显示此书乃耗力之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既关注了我国工...
苏童,1963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市,童年及其青少年时期在苏州度过。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学习创作,1983年发表小说与诗歌处女作。当过教...
诗人廖伟棠,写诗二十六载,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香港中文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花踪文学奖及香港文学双年奖,是香港艺术发展奖2012年年度作家。...
作品目录池边丹薇大小姐结婚玫瑰阿姨暮男朋友外遇戏又三年一夜· · · · · ·精彩摘录“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也许今晚
Eachstoryiscompleteinitself,soyoucanbegintoreadatanyplaceinthebook.Someare:GARDE...
本名何菲菲.自由漫画家。1985年诞生于地球。从小喜欢画画,毕业于西南大学。没有按照妈妈的意愿成为人民教师,却努力而又懒惰地幻想着自己某天能成为大师。当然最大的...
TheCognitiveBehavioralAnalysisSystemofPsychotherapy(CBASP)isasetoftechniquesthat...
通信原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 本书特色 《通信原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国家精品“通信原理”配套学习辅导教材,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通信工程专业教材通信原理...
楝树-全球环境案例和人类健康之保护神 本书特色 《楝树(全球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之保护神)》编著者闵九康。楝树为由文化发展到科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楝...
法医秦明80后副主任法医师,一线畅销悬疑作家。著有法医秦明系列、守夜者系列、科普书系列。入行较早,经验颇丰,绰号“老秦”。阅尸无数,明察秋毫。一双鬼手,只为沉冤...
约翰·戈特曼享誉世界的“婚姻教皇”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西雅图人际关系研究所所长,从事家庭关系方面研究长达40年,婚姻关系、人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专家,被媒体...
关于作者:秦文君,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选刊》主编秦文君是个把儿童文学创作视为最美丽的事业的...
作品目录“基督教文化译丛”总序 引言 讲述基督教神学的故事 第一部分 序幕 2世纪基督教思想的冲突 第一章 三个制造混乱的异端
遠藤 浅蜊 (えんどう あさり) プロフィール遠藤浅蜊と申します。魔法少女です。いえ私が魔法少女なのではありません。出てくる人達が魔法少女なのです。あと私の好き...
齐宏伟,1972年生,当代著名作家。已出版《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文学·苦难·精神资源》《心有灵犀》《彼岸的跫音》《鲁迅:幽暗意识与光明追求》...
姜立涵,80年代生长于中国大西北兰州,后求学于西南重镇重庆,也曾在英伦虚度几年光阴。职业投资人,曾任职于Merrill Lynch(美林证券)等著名投资机构,现...
薪火集:中国法制史学通论 本书特色 本集子是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硕士、博士生讲课的讲稿基础整理而成的。取名“薪名”,意在薪火相传。由于时间跨跃了20余...
约翰·厄里,获剑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此后于兰开斯特大学任教,曾任该校社会学系主任、社会科学院院长和研究部部长,以及英国皇家艺术协会研究员、社会科学研究院院士、...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量子基金前合伙人,投资家,金融学教授。26岁时只身闯荡华尔街,37岁前赚够一生财富,提前退休。两度环游世界,他准确预测了19...